考研中的焦虑情绪可能会全程伴随我们,刚开始考研的时候可能只是偶有焦虑,毕竟此时才刚起步,往往到后半程会越演越烈,按照普遍规律来看,9月左右容易达到高峰期。那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排解焦虑情绪呢?
焦虑的原因
考研焦虑的原因大家都比较类似,主要会有以下几项:
1、学习进度不理想。考研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活动,一般到了某个时间段,应该达到某种学习效果,往往到了8,9月的时候,应该是2轮学习快要结束的时候,但是如果你落后太多,肯定会焦虑。
2、学习效果不确定性。虽然你学的很认真,进度也还可以,但是周围人也都差不多啊,无法确定自己学习的效果怎么样,是不是比别人好。
3、对考研这件事的看得很重,太在乎了。花了大半年的时间投入考研,沉没成本很大,可能甚至无法接受失败的可能性。
4、身边人对你的期待。身边人都知道自己在考研,想在最后露个脸,但是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5、目标很高,不知道还是否应该继续,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要不要换个学校。
这里只是一部分,当然还有其他焦虑因素,不一一列举。
排解焦虑的几个办法
1、如果你在8月后还是一个对考研迷茫的人,那你应该制定一份详细且切实可行的考研计划才行。而不是继续漫无目的,没有节奏地乱学一通。
学习的计划制定可以自己在网上查查,或者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应该有最终的大目标,每阶段的小目标,最后要具体到每天的学习任务,看多少书,看多少课,背多少东西,英语和政治怎么弄。只有你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做才有可能达到最终的总分大目标以后,才能较好地排解学习方面的焦虑情绪。如果你每天都在完成自己制定的任务,自然焦虑就少了。
制定了学习计划应该坚决不打折扣地完成。
2、减少和别人的学习进度攀比。有的同学痴迷和别人比进度,比别人快就沾沾自喜,觉得可以松口气,比别人慢就整天焦虑。殊不知每个人情况不同,进度没有太大可比性,只要你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就可以了,被人带偏了往往只能带来焦虑。别人的目标可能是400分以上,你也需要考这么高吗?或者别人囫囵吞枣地学习所以才比你快呢,你也想揠苗助长?
3、保持松弛有度的学习节奏。不要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面,应该还是留出自己喘气的时间,比如说每周给自己放半天假,或者每天给自己1,2个小时的娱乐锻炼时间,用来跑步,看书,打球等等娱乐活动。这些时间不是没用的,可以在你学习累了之后,给你的精神和身体充电。那么身心能够得到放松,就不会一直崩着处于一个焦虑的状态。即便是在职考研也应该尽量创造条件。
4、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调整。激素分泌,身体条件的改变也会对自己内心产生很大的影响,考研的过程中也应该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应该有适当的锻炼,也应该保障一日三餐的规律,饮食应该营养均衡。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身体条件一直都是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身体舒服了,焦虑情绪也会减少。
5、考研的目标可以适当调整。8,9月的时候其实已经大概可以看出一个人知识掌握的水准了。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准适时地调整考研的目标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点尤其针对考学硕统考的同学。过高的考研目标确实会给人很大的焦虑情绪,尤其是当自己觉得很难达到的目标怎能不让人焦虑倍增,所以还是审时度势吧。
6、尽量摈弃外界信息的干扰。比如说身边人对你的期望,同班同学这会已经找到了工作,而你还在为一个不确定的目标奋斗,这些事都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小的压力。有条件可能换到都是考研党的寝室,或者直接搬出去。
切忌
1、娱乐放松过度。时间都花在娱乐上了,手机平板不离手,焦虑确实是没有了,考研也差不多走远了。
2、和外界完全隔离,闭门造车。这也是不可取的,矫枉过正。还是应该实时关注考研的动态,和研友有适当的交流,鼓励。
3、计划和目标经常变化。这样也是不行的,最多根据情况适度调整一次左右。
最后想说的是,只要你在考研的过程中,焦虑的情绪是无法消灭的,上述一系列的建议和方法只是排解一下焦虑情绪。
焦虑过多肯定影响我们同学考研和身心健康。但是我们也需全面看待焦虑情绪,适度焦虑带来的压力,会鞭策我们,让我们继续前进。
希望大家继续坚持下去,考研已经过去了一大半,再坚持一会就要胜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