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华 | 黄梅歌本,民间文学的重要形式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黄梅是块钟灵毓秀的土地,文化积淀深厚,各种流派的文化茁壮成长,像如雷贯耳的黄梅戏,黄梅桃花,岳家拳等。黄梅民歌包括山歌、渔歌、秧歌,由此而形成的歌本,也是最受大众欢迎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之一。
黄梅民歌唐时起,宋时兴,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世代流传到如今。在民间流传至今的长篇歌本不下百种。如《掉银记》《乌金记》《紫竹记》《双思情》《陆英姐传奇》《秦雪梅吊孝》《黄氏女对金刚》《粱山伯与祝英台》等。
黄梅歌本的艺术特色主要有: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意境清新。抒情叙事、浑然一体。感物即事、自然流畅。歌中不仅描绘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形象画面,而且寓情于景、借景传情,形成了情景交融、清新优美的意境。

传统黄梅歌本在形式上一般是每句七个字,每段五句,一二四五句顺口或押韵,有固定的曲调唱和。无论是念或唱,都琅琅上口,抑扬顿挫。流传千百年的黄梅歌本,完全是由劳动人民创作,多在山野田间传唱,是劳动人民发泄情绪、缓解疲劳的重要方式。
它具有展现民俗文化、传递思想感情、记载族群记忆和响应时代要求的价值与功能。反映出了黄梅人勤劳勇敢、重情讲义、敢于反抗不公的文化性格,是了解黄梅民间文化的重要窗口。
黄梅人大部分自中原南迁而来,移民群体的本质,使得这一族群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兼容南方文化的多元文化融合体。黄梅歌本作为民间文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既有古代中原之“国风”、江南“吴歌”之余韵,又有黄梅本土文化特色。在保留着中原民歌热烈感情的基础上,又多了些婉转与含蓄的吴风楚韵。
从民间文学视角出发探究可知,黄梅民歌具有抒情性、即兴性、乡土性的特征。黄梅歌本常常对着高山原野、蓝天白云无拘无束地歌唱,恰似一条情感之河从民众的心底流出。或在秧田薅草时,或在夏夜乘凉时,人们借着悠悠飘洒的旋律,尽情地抒发着欢乐与忧伤、喜悦与哀愁。
即兴编唱是黄梅民歌基本特征,如《双思情》写到情姐门囗的池塘边,槐树下,小河傍即兴吟唱:情姐门前一口塘,里栽杨柳外栽桑,有朝一日狂风起,桑不缠柳柳缠桑,郎不缠姐姐缠郎。/情姐门前一棵槐,攀槐远望把头抬,娘问女儿望么事,儿望槐花几时开,口不做声望郎来。/郎在河中撑竹排,姐提菜蓝下河来,郎把竹篙打姐水,姐把罗裙两分开,爱玩大哥上岸来。
在没有任何外在约束的情况下,空旷的山野或无垠的草原,成为人们自由舒展尽情歌唱的宽阔舞台,随意与自发这一特征体现得十分鲜明。如,新打脚车四部头,架在情姐屋山头,油树龙骨柞木爪,枫树坐板软悠悠,车得河干水断流。民间歌手的文采乐思往往像潮水般奔涌而出,出口成歌,你来我往,机智风趣,对答如流。
因为黄梅歌本主要在黄梅及周边地区流行,因而在语言上多使用特色浓郁的方言土语,使用本地区最脍炙人口的音调,形成所谓“山歌不出乡,各是各的腔”的乡土性特征。大量黄梅方言在歌本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梁祝》中:

祝:六程来到一河边,河边有只打鱼船,只有船儿来拢岸,哪有岸儿来就船,倒转乾坤地做天。
粱:贤弟说话太缠绵,哪有岸儿来就船?倘若狂风大浪起,船儿自绕到岸边,贤弟何必许多言。
祝:七程来到一山洼,洼中一园好西瓜,摘个西瓜分开看,里面瓜瓤放红霞,吃了有味莫偷瓜。
梁:贤弟说话好一差,不抢金银不盗马,过路瓜果随手摘,不过口渴当杯茶,纵然有味不偷瓜。这些歌词的淳厚质朴,绝无矫揉造作,较少艺术加工,透出浓郁的山野之风,散发着醉人的泥土气息。
可以说,情歌是民歌内容最主要部分。抒发内心情感是歌本最主要的功能,抒情成为歌本在各种民歌体裁中最突出的特征。就内容和性质来说,情歌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种属于自我陶醉的,唱时未必有对象,单独一人随口啍几句来调剂心情,如《陆英姐传奇》:奴是东海一锦鳞,万里海疆任驰骋,奴是湖中白莲藕,连禾带藕万丈深,那个凡人采得成?/奴是笼中猛老虎,藏在密林难近身,奴是天上娥眉月,月里梭罗根如盘,那个砍得奴动身?/奴是瑶池莲花心,偏爱学堂好学生,奴是江中风波浪,万里奔腾到海滨,那个扰得奴的身?
二是属于男女间调情的,这是主要部分。如《双思情》:情姐生得白如银,四身匀称真爱人,走路犹如风摆柳,落座好似观世英,一日不见哥断魂。/情姐生来白如晰,洋毛帕儿勒齐眉,十指尖尖捡豆子,两眼晙晙无厌时,二人思心在肚里。/情哥不用苦来缠,奴家仙花未开园,有朝一日花开了,送哥一朵不要钱,只要哥好水也甜。/情姐说话句句甜,顺风三日要开船,捡起船儿又来驾,捡起农活要插田,十冬腊月再来缠。/我劝哥哥莫慌张,时不逢春花不香,花香要到二三月,到时哥哥进奴房,奴与哥哥结成双。
三是属于戏谑和调情的歌词,即男女之一方以戏谑态度先向对方唱一首歌,对方如有反应则互相以歌调闹讥讽对方,巧妙委婉地试探他心爱的姑娘,如无反应,可知对方是一个老实可欺或不会唱歌的人,那就更可以放任起来了。

如:一阵雨来一阵风,漂亮妹妹怕老公, 肚里心事不敢讲,蚊子咬了不敢动, 两个无缘一场空。/连姐连到半夜深,窗子外面站成了坑,舌头舔破窗户纸,双脚累的打颤筋,看姐开门不开门。/心肝肉来我的人,要我开门万不行,等你一更你没到,等到二更吹熄灯,要你等到大天明。
黄梅民歌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如: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线来寻。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
黄梅民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有很强的艺术想象力,是了解黄梅民间文化的重要窗口。

作者简介
黄仲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农学、医学、文学,现居广东。
【链接👇】悠悠南风里
金银贵 | 大武汉第一个公厕的故事
我20多岁,在陌生的城市努力着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