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实权单位排名



‍‍‍‍‍‍▲李正阳题
本平台常年面向全球征集文稿、视频、漫画等,不限题材和体裁。若是全网首发(可声明原创),请务必注明!欢迎投稿(荐稿)!👉联系我们 加入最新的老乡群、文学群、信息交流群
我国的行政层级为金字塔结构,不同部门在不同政府层级有不同的称呼,例如财政在中央级叫财政部,在省级叫财政厅,在普通地市则叫财政局(副省级城市市直部门为副厅级,但为和省厅区别,也以财政局自称)
不同层级的单位接受本级政府的指挥,同时业务上受上级部门指导。说人话就是财政局接受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其升迁、人事任命都是市委市政府说了算,财政厅只是在业务上予以下级财政指导,控制力和影响力比市政府弱很多(公检法、税务等垂管部门例外)。
本文以普通地市为例来说,地市一般为厅级行政级别,市委市政府为正厅级干部。下设市级部门、区县为正处级单位,其一把手为处级,中层干部以科级居多。

    
TOP 1    市委(市政府)办公室
这是两个部门,但同属一类,这两位科长分别对应市委书记、市长的秘书及身边工作人员,也就是各类小说中传说的二号首长。
“两办”下设的秘书科有许多,从一秘、二秘到六秘、七秘都有,分别对应不同的市领导和办公厅内部分工。但最引人关注的肯定是一秘,因为主要领导的地位和意义毕竟在那。
仕途上,委办的人远超其他部门,如果其自称第二的话,绝对没有部门敢称第一。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般书记或市长调动前后,作为其心腹大秘也有一个不错的去向,其中以区县一二把手最佳,也有不少去市直部门任领导职位。
不过作为代价,该部门的劳累程度和牺牲程度也值得特书,上至领导的每一篇讲话稿,下至几十上百家单位的公文来往,主要领导的电话、职务、姓名全部要掌握到滚瓜烂熟。领导休息了你也得继续工作,别说996,甚至007也不在话下,一句话,一切为了工作,一切为了出彩。
TOP 2   市委组织部
顾名思义,主管体制内人事工作。核心科室为干部一科、干部二科……干部五科。此外机构改革后原来由人社部门承担的公务员管理职能,全部交给了组织部管理,就连机构编制部门,虽然是党委机关,也成了组织部隶属管理的机构。
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无论是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还是一般的办事员、科员,都是由组织部管理。这种管理,是从机构设置、编制约束、人员调配、领导职数设定及配备等全方面的管理。在编制方面,组织部话语权非常大。
当然,从提拔干部的程序来说,组织部绝大多数人包括科长在内,基本没什么话语权,只是认真贯彻好“组织”的意图,至于“组织”怎么考虑,那是绝对的秘密。但就干部提拔的信息掌握和相关故事来说组织部任然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在组织部工作的奥妙在于,想提拔一个人你说了肯定不算,但是想使坏,比如在他简历里突出某些缺陷,让领导产生顾虑是轻而易举,所以组织部的人员地位很高。仅次于两办。
TOP 3   发改委
体制内有句行话,要资金不如要项目,要项目不如要政策。毕竟很多时候有钱办不成的事太多了,比如投资立项、用地审批、选址规划等都不是钱能解决的。而发改委,就是集资金、项目、政策于一身的小政府。
例如某开发商房地产开发楼盘,都需要先去发改委备案,再大一些的工业项目,需要发改委核准,这一关过不了,后面的就别忙了。发改负责了对政府投资的项目工程进行评估和规划,跟踪和确定资金到位情况等。说句题外话,发改一直是是腐败的高发区,某时间节点落马的上亿资金一半以上出自发改。
发改的权利和仕途出路都很广,无论是去地方任一方大员还是实职市直都大有可为。
TOP 4   财政局
财神爷,财神爷,不论体制还是业界,什么是实权?除了签字权最大外,这种人、财、物的经手办事权,也是实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其中,预算科和国库科是财政局的两大核心科室,笼统的说,预算管支出,国库管收入。这其中,以预算实权为最。
虽然制度上早就规定了,涉及到资金的审批和拨付,都要集体决策,或者局长、分管副局长 签字(特别小的资金科长可以签),大部分工作人员只是照章办事。但具体操作上,各单位的开支申请首先要经预算科审核,不合格就打回去重填。审核好后什么时候才能交到副局或局长手中,副局长或局长签字后,什么时候拨付,是快一点还是慢一点,那都得看其工作效率(心情)了。
【链接👇】不老蔡山
涂海桥 | 蔡山的传说
一桩轰动广济的S人巨案
梅亚东 | 黄梅蔡山摘星楼修复纪实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投稿邮箱】1655281212@qq.com
👉本平台长期招募编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