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自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
作者系联盟成员王萌特邀撰稿人黄小仙儿
原创版权,转载授权请联系微信号:xiaopfangfans
胖哥推荐:
是不是我们经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殊不知我们沉浸在二手车业务当中的很多人,惯性的认知错过了很多提升的机会!
比如我们认为用户应该知道行驶本和驾照的差别,我们认为用户知道车辆VIN是啥玩意?我们认为用户当时这款车是什么年款配置?
我们认为员工应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员工应该知道公司发展对自己的价值,员工应该懂得感恩和努力,结果呢?
有时候,站在外部角度才能更好的审视全局,才能更好的发现自己的问题!
不谋全局者不足某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二手车人该如何把握全局的大局观,然后再落地执行,逐步迭代呢?
今天和大家推荐黄小仙儿同学的第四个思维故事!
故事4:和建筑师学习外部视角!
作为一个只在4S店里呆着的二手车人,我带着体制的视角去看待二手车业务的时候,我看到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而我这一节要给你分享的,是怎样做好4S店的二手车业务,或者换句话说,怎样呈现出你的服务交付,让客户感受更好,成功率更高!
这个话题聊得有点大了,但其实,4S店里的二手车业务相对明确,包括分工明确,业务类型明确,还有就是薪酬制度明确。
面对日益变化的二手车买卖模式,我曾经想过三个问题:
1,在4S店内收车有拍卖平台接收,就不需要传统商家报价“拐棍”了?
2,有些做得好的某某二手网都是上门评估,不需要专门驻店的二手车评估师?
3,现在很多客户都是通过官网买车,就不需要展厅了?
您先别着急下结论,今天我们来听听一个日本建筑大师,青山周平的故事。
青山周平是在北京胡同里生活十几年的日本人,他一直在中国设计建筑, 青山周平在回忆当时改造一处胡同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
起初他对建筑的想法是功能,但后来他发现,现在很多建筑的功能都被替代了,但是人们在建筑里赋予记忆是不可替代的,然后把这个情感线索,运用到他的设计中。
就是在改造老宅的时候,把旧的砖瓦保留下来,把这些旧物融入到改造的设计中,这个既可以给房子的主人在建筑里既能碰到自己的某一个记忆,有能感受到活在现在。
后来,青山周平还大胆想象,把在胡同里生活的感受融入到他的设计,比如说,设计盒子社区,就是把一个完整空间间隔开一个一个小格子,格子外面是公共的区域,大家可以在自己小格子保持私密和自由,又可以在格子外与朋友玩耍,形成一个共享社区。
青山周平老师的视角很开放,是一种外部视角,对我非常有启发,他从一个日本人的视角去看中国的胡同,那是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碰撞。
就像我开篇说到的,我是一个在4S店里呆久了的二手车人,对于外面二手车商的视角有不一样,但是,要做好二手车评估收购,销售,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交付”。
而我们很多二手车人的所谓“交付”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没有站在用户的角度,外部的视角去看交付这个问题。
那要做到好的交付,就得有人的考虑,有人的活动,就是服务,那提供服务就得有场所,那到最后,要做好二手车业务,要有提供良好服务的场所,而这些场所设计我们应该换成用户角度去思考。
比如用户在我们4S店买新车,都有个交付仪式,大家习以为常。
卖二手车难道就没有“告别仪式”?为什么葛优在电影非常勿扰里面的“离婚典礼”深入人心,我一说你就想起来画面,那是因为换位外部视角的一种艺术表现。
二手车业务不是一个短期的投资,这个工作要做好,把时间尺度拉长,像我这样花上好几年,甚至十年的功夫,思考时间前后的变化,站在用户的外部角度去观察,方能潇洒应对。
好了,今天的建筑师思维的思维模型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做好二手车这个业务,不管你是半路出家,还是一开始就把这个当作自己的终身事业,都需要不断学习,多思考,经常接触陌生的东西,训练自己外部视角。
再者,要把这个成功的事件尺度拉长,莫急。
跟着胖哥有吃有喝,跟着胖嫂免费洗澡,我是不是又淘气了?
作者简介:
各位二手车行业的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伍车学府创始人,二手车小胖,各位圈内小伙伴的好兄弟,的徒弟黄小仙儿!哈哈,大家是不是很惊喜?
我是个还算漂亮从业十多年的女汉子,被师傅发掘出来的“金子”!
在他的不断鞭策下,给大家整了一套最新的其他行业与我们二手车行业相结合的创新思维模型课程,这里面都是各个行业的经典故事和案例,有趣有料有干货,千万别错过哦!
我们作为共同学习者,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一起进步,互为表里。相信,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让我们不断前行吧!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