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板说|二手车生意,为什么“做不大”?


本文首发自中国二手车自媒体联盟
作者系伍车学府原创作者二手车小老板宇进
授权转载请联系:15901186951

大家好,我是二手车小老板儿。
这周二手车行业数据发布的一周,虽然结果与想想中差别不大,但背后的逻辑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就如今天的标题“二手车生意为什么做不大”,这是我看了相关报道之后的一点思考。
 
先来看点相关报道,数据来源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4月14日,2021汽车流通行业蓝皮书论坛暨2020~2021蓝皮书发布会在武汉举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以“二手车发展状况及趋势”为题着重分析了二手车流通领域的市场现状及发展,探讨过去一年里二手车行业的变化。
客观看待,市场格局未成型
 

目前,国内二手车仍以个人交易+经济模式为主,其中4S集团占比为8.2%,车商销售占比为36.6%,个人交易占比最大,为55.2%。
个人交易占比高是因为部分“背车”行为没有分捡。对比美国二手车流通数据,美国汽车市场上,二手车交易新车经销商、二手车经销商和私人交易之间的占比大约是5:5:4,而且最近的几年的比例都比较接近。
 

目前国内二手车经销、经济规模都不大,2020车商营商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库存规模低于30辆的占比为83.5%,库存100辆以上的占比仅2.6%。车商人员规模超过10人的占比仅为14.2%。
 

目前国内二手车交易市场+小车商为行业主流形态。交易量2万辆以下的市场占比为90.6%,交易量大于10万辆的市场占比仅为1.4%。
从百强交易市场发展状态反映出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升,年交易2万辆以下的市场在逐年减小,2019年,百强交易市场中已没有2万辆以下的市场,其中5~10万和10万台以上的市场在逐年增加。
 
还有很多,怎么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到汽车流通协会的公众号去查看。
无论是从数据上看,还是从实际出发,我们都会发现二手车商虽然交易数量庞大但单独个体的规模都很小。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我今天想从一个观点着重的去说一下!
二手车企业没有“职业经理人”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职业经理人“,并不是说这个职位没人担任,而是指企业内缺“职业经理人”这样一个真正的关键角色,或者说,企业这个职位上的人没有真正起到本来的作用。
 
当然,这个问题再其他行业也同样存在,只是二手车行业尤为突出罢了。
 
从实际走访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是老板一人独大为主,合伙人吵架为辅的基本框架。
有人会问了“职业经理人“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
且不说大一些的公司,会将CEO、总裁、总经理等职位及责任划分的很清楚。
我们的经销商(4S店)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基本都是职业经理人在进行打理,个别的小型集团才会有老板参与经营管理的现象,所以二手车行业的老板们想要做大做强,选择让职业经理人来进行营业管理是一条必由之路!
 
比如常见的一些问题,都需要职业经理人来进行处理。

(当然,刹不住车的职业经理人也可能是灾难!)
老板的想法很多,但底下人理解不了又执行不了,这时就需要职业经理人来把老板的想法进行拆解,变成可以执行的动作、可以实施的方案、甚至是可以用来考核的KPI。
 
老板偶然的机会获得了大批量且稳定的车源供应渠道,想着如何扩建展厅、招募人才大干一场,但结果与自己想想的相差甚远!
根源在于流程化、体系化的建设方面过于薄弱,这也是职业经理人施展才华的地方。
职业经理人在二手车行业的用武之地有很多,但在前期有三个最为主要的特点
l 解读者
l 缓冲地带
l 标准化
 
解读者刚刚我们也提到了,能够具备组织思维,一方面真正理解老板战略决策与打法,另一方面构建企业的组织运行系统,系统化地理解与拆解这些战略理念,转换成可执行的一二三四,与此同时,不断检查与赋能,向上向下及时沟通。

缓冲地带
沟通技巧不是每个人都会的,A和C之间可能说不了几句话就吵,但有了B人的加入,许多事情就变得可以沟通了。
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也可以是制度流程的执行。
以前员工跟老板理论,建议被采纳的机会也有,但大概率的是被干掉。但职业经理人从中协调,就能很好的完成上传下达的作用。
理解老板意图传达到各个本门,将员工一些真正的诉求反应给老板,这个中间过渡的作用往往是被我们所忽略的。

标注化
标准化、流程化不光是指制度和流程更在于人员的的标准化。
比如,我们都希望找到能力出众的业务人员,但真有这样的人出现了,老板往往更揪心,担心的不再是业绩,而是人员。这人走了怎么办?
这人拥有公司这么多客户资源,被挖概率有多少。但在这些问题出现前,更早出现的则是,搞特殊化。
员工知道老板离不开他,迟到、早退、当面顶撞上司等等等等……
但考虑到业绩更多的老板大多会选择短时间的隐忍,但这又触犯了管理上的大忌。
而职业经理人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将人也能标准化。
 
而我自己的判断则是,在未来几年二手车职业经理人将逐步的普及化。

首先,趋势向好!
虽然,总是拿欧美等成熟汽车市场的新旧车销售数据作为参考感觉都是老掉牙的事情的了,但中国二手车市场确实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这是个不争的事实。
2011年全国二手车相关注册公司15万家,从业人员70万左右,2021年全国二手车相关注册公司45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00万人,从交易规模到人员规模都是整体看好,当然竞争也是日益激烈的!

其次,电商疲软!
本来是过来颠覆行业的二手车电商,目前看还是被行业颠覆了。
互联网人在其他行业能够披荆斩棘开拓出一条新路并能走的长远这件事,在二手车行业可能未必走的通。
原则众多情况复杂但从目前的表现来看,电商一年不如一年的情况已经上演了。
最后,国家政策!
以前说二手车解除限迁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
中央重视程度不比从前,政策放开指日可待。
此外,二手车商品化、税收标准化、二手车出口等政策也将一一落地!
 
基于这几点肯定会出现一批成长速度块、规模扩张快的二手车商。
而且是以地方性或者是区域性为代表的一些二手车商。
此时,对于二手车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就会变得越发明显。

纵观中国,春秋战国、三国两晋、五代十国那么多割据军阀势力,除了头目本身厉害以外,哪个不是高明的军师辅佐才能走的更远~
有人说电商入局几年后,现今的二手车市场环境又回到10年前的状态,我是不能苟同的。
在我看来,很多车商朋友们已经做好了正规化转型的准备,除了局势上的向好,政策上的辅助、更需要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帮你打理二手车买卖才是关键。
 
哪个老板想找人?哪位人才想找老板?欢迎找我聊聊!
我的责任:撮合你俩,当“人贩子”赚点佣金~做一个合格的“中间商“!
———END———

推荐阅读:






休息,休息一会!
下一篇就快来啦!
推荐一个学习交流二手车的新地方,各位要关注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