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世纪到16世纪,在伊凡三世和瓦里西三世的努力下,俄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全国的经济文化也处于恢复和发展之中。1533年,瓦西里去世,他留下了一个面积达到28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家,以及种种的社会矛盾。当伊凡四世继位后,国家内部的矛盾已经上升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艰苦卓绝的政治斗争中,伊凡四世通过铁血、恐怖的手腕来为俄国的命令掌舵,最终让俄国这艘古老的大船驶向了东方。一,伊凡四世:一个性格扭曲的沙皇
瓦里西三世期间,俄国基本实现了统一,但是俄国内部的社会矛盾开始暴露了出来。这些矛盾主要有:一,农民、农奴和土地占有者(贵族、教会)的矛盾。当时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教会占据了,还有大部分被大贵族占据;二,君权和大贵族的矛盾。俄国的贵族分为大贵族(波雅尔)和小贵族两类,大贵族也就是血缘贵族,他们的权力是世袭的,包括原来各罗斯公国的王公。小贵族是封地贵族,类似地主。俄国统一后,贵族势力强大,处处限制君权的扩大;三是教会和君权的矛盾。教会占有大量的地产,控制了俄国的经济命脉,同时也反对君主专制的建立。
1533年,瓦西里去世前立下遗嘱,指定只有三岁的儿子伊凡为继承人,格林斯基和别列斯基成为辅政者。瓦西里刚一去世,各大贵族就陷入了权力斗争之中。伊凡的童年时代就一直生活在政治斗争的阴影下。
最初是伊凡的母亲叶莲娜摄政5年,她继续推行了瓦里西三世的中央集权措施,限制贵族和教会,修建防御工事抵御外侵。摄政期间镇压了安德烈等贵族的叛乱。1538年,她突然去世,据说是被大贵族毒害的。此后,俄国朝政由叔伊斯基控制,他大肆剪除政敌,杀害了众多大臣。叔伊斯基还经常到皇宫中威胁恐吓伊凡。1543年,格林斯基开始掌权,他唆使伊凡放狗咬死了叔伊斯基。
在这种险恶的政治环境下长大的伊凡有了扭曲、变态、冷漠无情、孤傲多疑的性格。最喜欢的“游戏”就是爬山克林姆林宫的塔楼,将猫从塔楼上扔下,看着猫被活活摔死。
1547年1月,17岁的伊凡正式加冕为伊凡四世,并成为了俄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称沙皇的君主。沙皇的本义就是古罗马的独裁者——凯撒,在罗马帝国时代,凯撒这个称号就是皇帝的意思。伊凡称帝,标志俄国从贵族政体转为君主专制政体。
二,前期的政治改革:以温和手段加强了中央集权
伊凡继位那一年,莫斯科很不安定。当年6月,莫斯科出现一场火灾,导致2.5万所房屋被烧毁,8万人流离失所。人们认为大火是格林斯基家族引发的,于是攻入了克林姆林宫。在这场起义中,格林斯基家族的势力从此衰落,他本人最后被伊凡四世处死。从此,伊凡真正掌握了俄国的最高权力,开始了加强集权的政治改革。
伊凡四世
首先,伊凡四世组建了最新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1549年,他将拥护改革和沙皇专制的贵族和教会上层人士集中在自己的周边,形成了“重臣会议”,也被称为“近臣杜马”。当年2月,伊凡四世又召开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缙绅会议,会议主要是俄国的大贵族、小贵族、教会、市民等阶级的代表参与。从此之后,缙绅会议成为了俄国最高的决策机构,俄国的等级君主制建立。
第二,就是编撰新的国家法典。1550年,新的法典编撰完成,因此被称为《1550年法典》。法典总体上是对伊凡三世时期的《1497年法典》的继承和发展,并且对农民和农奴的控制更加严格。新法典最大的特色是削弱贵族的权力,如加强了沙皇政府的权力,削弱贵族总督的权力;将司法权集中于中央,废除了王公在领地的司法权;废除了地方食邑制度,推行官僚制度,地方官员由地方选举产生,对沙皇负责。
第三,中央政府机关的改革。他废除了伊凡三世时代庞杂的机构,设置新的政事厅为具体行政部分,类似于中国的“部”,如军事政厅、封地政厅(管理地产)、外交政厅、财政政厅、治安政厅、刑事政厅,在新建并的地区设立中央政府代表的综合政厅,如喀山政厅、西伯利亚政厅。这些政厅的长官基本都是中小贵族担任,这就防止了大贵族势力的膨胀。
第四,经济方面的改革。伊凡四世的经济改革主要是削弱教会和贵族的经济势力,在经济上增强中央集权。主要的措施有:废除了教会、修道院不纳税的特权;重新丈量土地,重新确立税收的标准;给中小贵族特殊照顾,使得他们势力提升,有利于限大贵族。但是伊凡四世的经济改革严重加强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使得俄国农奴问题越来越严重。
伊凡四世
第五,军事方面的改革。首先,伊凡三世撤销了军队中的腐败无能的大贵族将领,提高了中小贵族的地位;颁布兵役法,规定大贵族和中小贵族在统一标准下服役;组建3000人的射击军(火枪兵),这是俄国第一支常备步兵军队,专门保卫莫斯科和沙皇,类似于中国古代的禁军;建立了第一次炮兵部队,让炮兵成为了独立的兵种。火枪兵和炮兵的建立,增加了沙皇的军事实力,为沙皇的权力扩张提供军事保障。
第六,宗教方面的改革。宗教方面的改革主要是限制宗教的经济实力。1551年,伊凡四世提出取消教会的地产,没收其土地,结果遭到了教会的拒绝。后来教会和伊凡四世达成了妥协,允许将瓦里西三世捐赠给教会的土地收回,并且之后任何捐赠土地必须经过沙皇的同意。三,伊凡的恐怖政策:让俄国走向深渊
伊凡四世的改革在当时是符合俄国的历史发展的,他主要是通过提高中小贵族权势的方式来抑制大贵族和教会的势力,最终加强中央集权。伊凡四世亲政的前期,国家总体比较稳定,改革能够得以推行。然而在后期,由于对外战争频繁,国家处于多事之秋,大贵族企图恢复过去的权力,伊凡四世的改革陷入了僵局。在这样的局面下,伊凡四世开始推行了恐怖政策,人们也因此将伊凡四世称为“伊凡雷帝”、“恐怖的伊凡”。
恐怖政策的起因是立沃尼亚战争引发的。1558年,伊凡四世为了打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控制西欧出海口,于是挑起了立沃尼亚战争。战争之初,俄国军队节节胜利,很快占领了立沃尼亚。但是瑞典、立陶宛、丹麦等欧洲强国不愿意看到俄国崛起,于是纷纷对俄宣战,这场战争变成一场国际大战。俄国陷入了僵局,难以取胜。于是大臣阿达舍夫和西西维斯特便和立沃尼亚签订了停战协议。伊凡四世听闻后大怒,认为两位大臣背叛了自己。1560年,伊凡四世借口两位大臣毒死了皇后,于是将他们关押在狱中折磨而死,还有多人受到牵连。
采西斯城堡曾经是立沃尼亚骑士团最坚固的堡垒
此后,伊凡四世亲自率领军队进攻立陶宛,但是战争再次陷入僵局。许多前线将领选择投降、叛逃。伊凡四世怀疑这些都是大贵族的阴谋。于是他迅速回到国内,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处死了一批大贵族。伊凡的这种不讲理的政策导致更多的贵族叛逃。一些有识之士上书伊凡,希望他恢复理智,停止屠杀活动。但是伊凡四世看了这些信件后,对贵族更加怀恨,更大的大屠杀正在酝酿。
1564年,伊凡四世在卫队的护送下转移到了莫斯科郊外的亚历山大罗夫村,朝政委任给了大主教阿法纳西。他给莫斯科写了两封信,一封寄给阿法纳西,主要内容是谴责大贵族的叛国行为;另外一封信是写给莫斯科的市民,主要目的是为了安抚他们,希望他们不要惊慌混乱。在信中,他宣称自己要退位。伊凡四世的行为在莫斯科引发巨大的轰动,市民们要求伊凡回来执政,并且支持他实行独裁。而大贵族们则陷入了恐慌,因为他们感到一场更大的屠杀即将到来。
果然,第二年年初,在市民的支持下,伊凡回到莫斯科。他已经拥有了讨伐叛乱的最高权力,任何人都不能干预。他回到莫斯科后,立即命令在全国建立沙皇特辖区。特辖区位于俄国中部,占据俄国面积的一半,囊括了俄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特辖区,沙皇拥有绝对的权威。而大贵族则被规定,必须限期迁徙到特辖区之外的普通区。很显然,伊凡四世向彻底消灭大贵族阶级。
为了执行这个政策,伊凡四世又成立了一支沙皇特辖军。这支军队主要由中小贵族组成,他们最初只有1000人,后来扩张到了6000人。特辖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沙皇铲除政敌,甚至连和沙皇意见不同的贵族都被杀害。著名的罗斯托夫家族和雅罗斯拉夫家族在恐怖期间基本被屠杀殆尽。在七年的恐怖政策期间,全国大约有4000名大贵族遭到杀害,受牵连的无辜群众超过万人。
列宾笔下的嗜血暴君伊凡四世杀子图
不过这些贵族的屠杀和对诺夫哥罗德的屠杀比起来都不算什么。诺夫哥罗德是俄国最大、最繁荣的城市。在分裂时代,这里建立了共和国。因此,诺夫哥罗德反对沙皇的专制,甚至希望独立。1570年,伊凡四世为了消灭诺夫哥罗德的分裂势力,在这里进行了连续6个周的大屠杀,距离城市300公里内的地区都被洗劫一空。从此之后,诺夫哥罗德衰落了,成为了一座极不起眼的小城市。
诺夫哥罗德的索菲亚大教堂
伊凡四世的恐怖政策,使得贵族对君权的威胁基本被铲除,从此俄国开始向绝对的君主专制时代过渡。但是伊凡四世的大屠杀也带来了严重的代价。大屠杀造成了经济严重破坏,而农民的赋税被提高了10倍。最终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大量减少,饥荒到处发生,瘟疫横行。伊凡四世去世后,俄国很快陷入了内乱,农民战争蜂起,外国的入侵从四面八方涌入。不久之后,莫斯科大公国的统治就被罗曼诺夫王朝取代了。
结语:
在伊凡四世恐怖政策之前,俄罗斯虽然受到了拜占庭和蒙古带来的专制思想影响,但是还并未建立专制体制。当时的各罗斯城市都是因为商业而兴起,商业文明在罗斯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伊凡四世的改革,使得拜占庭东方式的制度得以推行,蒙古恐怖式的统治得以建立。从此俄罗斯的文明发展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向,它脱离了西方,迅速走向了东方。
此时的西方正在发生剧烈的社会变革,但是俄国对这一切并不关心。此后的100年中,罗曼诺夫王朝继续朝着东方前进,他们将疆域推进到了太平洋沿岸,将伊凡的专制模式法制化了。当彼得大帝在100年后回看西方时,才发现俄国的西方的差距已经是一个时代差距了。尽管后来俄国试图赶上西方的发展,但是始终无法填补这个时代形成的巨大鸿沟。
如今,俄罗斯依然无法融合西方,除了拜占庭和蒙古对俄罗斯的影响深刻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伊凡四世改革带来的影响吧。
欢迎关注公众号:文史北斗。本人喜欢历史,文化,文学,诗词等,自从毕业以来一直在阅读,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多有创作。我创立了的“文史北斗”,主要在于深度解读历史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欢迎你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