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尔与吉姆》是一部由弗朗索瓦·特吕弗执导,让娜·莫罗、奥斯卡·威内尔、亨利·赛尔主演的爱情片,于1962年1月23日在法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对挚友同时追求着女孩凯瑟琳,凯瑟琳始终都不愿意在两个爱人之间作出抉择, 这场三角恋最终以悲剧结束的故事。
剧情简介:1912年,异乡客朱尔(奥斯卡·威内尔)在巴黎认识了法国青年吉姆(亨利·赛尔),两人迅速成为好友。他们秉烛夜谈,分享和翻译对方的诗作,还有对女性的品味。二人不约而同地被一具女性雕像的笑容深深吸引。这时候凯瑟琳(让娜·莫罗)出现,以同样笑容掀动了朱尔与吉姆的心扉。朱尔向她展开了追求,并对吉姆说:“这个不行,好吗?”在凯瑟琳的建议下,三人一起往乡间度假。吉姆为了遵守对朱尔的诺言,虽然对凯瑟琳无限欣赏,也都埋在心里。未几,凯瑟琳接受了朱尔的求婚。//一战爆发。朱尔与吉姆要为各自的国家作战。大家都害怕在战场上相遇,杀死对方。好不容易战争结束,两人又再重逢。吉姆当了记者。朱尔请了他到德国乡间居住。他与凯瑟琳已结婚,并生了个可爱的女儿。但不久吉姆便发现他们夫妻的关系并不美满。朱尔告诉他凯瑟琳要离开他:以追求爱与自由为己任的她在婚前婚后都有其他的男朋友。但只要她不离开,朱尔说,他愿意牺牲一切。//一晚,凯瑟琳拉了吉姆往林中谈了一整夜,吉姆终于明白了她的想法。凯瑟琳向朱尔提议让吉姆留下来。朱尔同意了。白天,三人形影不离。晚上,凯瑟琳在吉姆的房间里睡。村里的人都对他们投以奇怪的目光,但对他们来说,那却是他们的天堂之日。凯瑟琳甚至想给吉姆怀一个孩子。但好景不常,当那名想像中的孩子怎样也没有出现时,凯瑟琳很快便变得不耐烦,并故态复萌。吉姆回到巴黎,重新投入一直都在等他的女友娇蓓的怀里。凯瑟琳表现得不安而烦躁,当吉姆最后返回乡间时,她竟拿了一根枪出来,要把吉姆留下,吉姆落荒而逃。//时间不经不觉地过去。朱尔与吉姆又在巴黎重逢,一见如故。凯瑟琳好像变得驯服了,但一次外游,学会了开车的她把吉姆叫到车上:“吉姆先生,我有话要跟你说!”她用与吉姆初见面时的语调说。吉姆坐上车,凯瑟琳向远处的朱尔说:“朱尔,看着我们!”然后把车直驶进湖里。
影片评价:《朱尔与吉姆》在男性情谊的田园牧歌中演绎出男人与女人之间扑朔迷离的爱情丛林,它芜杂、曲折,也偏执。在拉乌勒·谷达尔的黑白影像中,影片不仅散发出诗意浓浓的情调,而且道出的男女感情几尽伤感,充满诗意的图景与残酷的人性沉浮交织在一起,让观众伴随感情的漩涡蹉跎不已。当然该片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特吕费对女性那种爱慕又迷惑的情结由此脱生,导演后续的部分作品中的两性话题都是在它基础上拓展、延伸。影片的节奏掌握在特吕费手里,时而宁静时而摇晃的镜头游荡大街上,有种肆意漂泊的意味。《朱尔与吉姆》也是私人化的,它几乎摒弃了外界因素对人物感情的影响,社会环境像是导演无意的布景,人物关系的纠缠交织独立成章。片中凯瑟琳始终是朱尔和吉姆的中心,特吕费在构图上多次安排了这种主与次的区别。影片的结尾,导演也无法找到治愈男女感情的良药,用“特吕费式结局”留下久久的悲鸣,也借用吉姆的死还原戏剧冲突的极端性,开始回归正剧的叙事,自此他摒弃了曾经所恪守的“电影是生活中各个具体时刻无主次轻重之分的串联”这一极端写实主义主张,回归到情节叙事、回归到戏剧式解构生活。(新浪娱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