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谱写红色传奇——大将陈赓
★
3月16日是开国大将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陈赓
逝世60周年纪念日
陈赓大将身经百战,智勇双全
具有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
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
他在30多年间革命道路上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
凭着超人的机智和勇敢
多次化险为夷、闯过难关
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被传为佳话美谈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陈赓受命参加中央特科并担任情报科长。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国统区,身处谍海密战波诡云谲的上海滩,陈赓怀着对党的赤胆忠心,深入龙潭虎穴,历经生死劫难,在隐蔽战线屡建奇功,忠实履行了保卫党组织特别是中央机关安全的神圣使命,彰显了一名共产党人忠诚无畏、大智大勇的英雄本色。这段隐蔽斗争的传奇经历,为陈赓大将波澜壮阔、辉煌精彩的非凡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28年4月,陈赓化名“王庸”,担任了中央特科首任情报科长,并成为隐蔽战线的奠基者和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陈赓临危受命,隐蔽身份,在华洋杂处、五方辐辏的上海滩,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各种势力之间。他凭借着超群智慧和灵活机变,结交三教九流的“朋友”,并设法与他们混熟。很快,豪爽风趣、世情练达的“王庸先生”名声鹊起,各方人士都亲切地叫他“王先生”或“老王”。这给他的情报工作带来很大便利。在与各色人物言谈交往的过程中,陈赓获取到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打开了局面。
陈赓化妆成工人的便装照
1931年9月,陈赓告别了上海滩没有硝烟的隐蔽战线,投身到与敌人浴血奋战、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中,在戎马倥偬中成长为威震天下的一代名将和著名军事家,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国防军队建设立下了彪炳史册的卓越功勋。
侦察敌情机智脱险
1925年6月上旬,滇军总司令杨希闵和桂军总司令刘震寰部,勾结北洋军阀,企图推翻广东革命政府,发动了叛乱。革命政府东征军指挥部派陈赓渡过珠江侦察敌情。
陈赓遂脱掉军服,换穿西服,租了一艘小艇北渡。船到江心时,两岸的军队突然隔江对射起来,那猛烈的枪声把划船的姑娘吓得神慌意乱。陈赓镇定自若,给她讲革命道理,使姑娘鼓起劲头,很快把船划到沙面。
和秘密革命机关接上头以后,陈赓由沙面进入广州闹市区,碰到几个敌人正在沿街散发反共反苏的传单,还有一捆一捆的大量传单丢在地上没有拆散,他就捡了几千张“反动传单”带回沙面。自此每趟外出,他就带一些在身上,假扮作散发传单的人,遇到戴红帽子的滇军要搜查,就塞过去几张。仅三天时间,他就摸清了广州敌军主要设防情况。
当陈赓完成了任务正往回走,与一股举着“拿获共产党就地正法”的牌子的滇军军官学校的队伍迎面相遇。这时他身上已没有“反动传单”,正要躲开,却被他们捉住了。
因敌人怀疑他是黄埔军校学生,准备把他交军法处审讯。陈赓就骗敌人说自己是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敌人哪里相信,带他到学校里去对证。学校的门房对叛军的无恶不作十分憎恶,因此当即承认陈赓是该校学生,使他得以脱险,安然返回河南。
根据陈赓提供的准确情报,东征军于1925年6月12日发动进攻,经过一昼夜的激战,一举消灭叛军,广州革命政府转危为安。
受伤掉队绝境逢生
南昌暴动失败后,起义军被迫撤离南昌,1927年8月24日,在兵力上占优势的敌军乘势疯狂出击,陈赓为了保存实力,被迫下令撤出战斗。撤退时,陈赓走在最后,不幸左腿两处中弹,无法行动。见敌人的追击部队蜂拥而来,他赶忙脱去身上制服,从山坡上滚下去,掉进一条野草丛生的田沟里。不久,有几个敌人走下山坡来搜索。为了避免被敌人发现,陈赓把腿上的血抹了一身一脸,以迷惑敌人。当敌人走近的时候,陈赓仰面朝天,咬紧牙关,屏住呼吸。结果敌人上了当,只在他身上踢了一脚便走了。
下午4点左右,叶挺带领的部队反攻上来,陈赓被战士们用担架抬着进入已被我军占领的会昌城里,见到了周恩来、叶挺等许多同志。然后,陈赓带着伤随起义军向福建的汀州、上杭一带挺进。
汕头治疗险情不断
1927年9月30日,起义军被迫放弃汕头。撤离之际,在汕头一家日本人开办的博爱医院里接受治疗的陈赓对我军撤退的事全然不知。
次日清晨,国民党军队开进城来,街上已看不到起义部队的踪影。医院的日本人来下逐客令,指着陈赓说:“你是共产党,我们对你的安全不负责任。”这时,医院里有个护士李小姐赶紧站出来帮陈赓说好话,并叫他给了日本人一些钱,但仍无济于事。于是这位李护士和医院的一位清洁工人便偷偷地把陈赓搬到工人住的房间藏起来。当国民党军队到医院来搜查时,没能发现陈赓。时隔不久,国民党军队又来医院搜查,李护士就把陈赓藏进厕所里,再一次救了他。
此后,李护士一面照顾陈赓,一面四处找船。直到10月初的一天,才找到一只小船,用这只小船把陈赓一直送到开往香港的轮船上。刚上轮船,就有一伙国民党士兵前来搜查,当要盘查陈赓时,李护士机智地说,是她们医院里的病危患者,需要由她伴送去香港转院治疗。敌人遂放过了陈赓。
赴沪求医有惊无险
1932年9月5日,在新集西北胡山寨战斗中,陈赓右腿负了重伤,仍坚持坐在担架上指挥作战。10月中旬,他伤势日益严重,不能跟随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组织上决定让去上海医治。
陈赓在太行山
一天晚上,陈赓来到一家饭铺里刚住下,就碰见民团来查店。民团问他来自哪里,他回答说:“从樊城来买桐油的。”又问住在樊城哪条街,他没有去过樊城,只知道那里滨临汉水,就顺口回答说:“在河街上。”虽然樊城确有一条河街,而且是桐油商贩聚集之地,但他口音不对,引起了民团的怀疑。民团准备次日把他带到南阳城里去,遂安排了4个团丁在饭铺里住下,他们睡了一圈,让他睡在中间。陈赓见势不妙,就掏出20块银圆交给店老板说:“我有8块钱在柜上存起来。”老板见钱眼开,受了贿赂后连忙提醒说:“这里抽的、喝的都有……”陈赓买了鸦片烟和酒,请团丁们享用,结果把他们灌醉了,昏睡过去。半夜时分,他在店老板的帮助下逃走了。
陈赓历经千辛万苦,走了数日才到郑州。这天他刚住进一家旅馆,就突遇一个在黄埔军校时的同学。当时此人已是胡宗南部的高级军官,一见面他就问:“你不是陈赓吗?”口才出众、会说许多方言的陈赓,镇定从容地摇摇头,用上海话回答说:“阿拉弗姓陈。阿拉是从上海来格挞做生意格,侬这位长官认错了人伐!”那人听了这浓重逼真的上海方言,竟信以为真,深表遗憾地说:“可惜你是上海人,我那个朋友是湖南人,跟你生得一个样子。”
两人分手后,陈赓赶紧搬离这家旅馆,乘火车离开了郑州,于11月初抵达上海,在当地党组织的帮助下,住进爱多亚路骨科医院治疗腿伤。
1941年,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前右)和参谋长周希汉(前左)在攻打榆社前小憩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但蒋介石却耍两面派手法,指使国民党军队大肆抢夺胜利果实。
智斗王靖国
国共和谈开始后,陈赓作为军调部临汾执行小组的中共首席代表,率团赴任。
谈判时,美方贝尔上校提出所谓“关于中共方面拆毁铁路的事”,国民党方面的代表王靖国连连点头。
陈赓见状,马上提醒他们:军事调处执行部和字四号命令已明确规定,凡交通线工事须立即拆除。八路军平毁的是工事,不是交通线。现在,八路军正集中铁路职工全力修复已遭破坏的铁路。
贝尔问王靖国:“这在四号命令上已经写得明明白白,王将军为什么要提这样的问题呢?”
王靖国赶紧辩解道:“他们越过了13日零时线,还打死我们的人!”但马上又改口说时间是23日。
陈赓马上提出建议,对此事应该由执行小组三方代表实地调查。王靖国以下雨为由,拒绝前往,但陈赓坚持前往,贝尔只得认可。
当天下午,执行小组驱车冒雨赶往15里外的鹅舍村调查。问当地居民,居民们摇摇头,说根本没听见枪响。问王靖国所部,他们说兵营既没有少人,也没少枪。
第二天例会上,贝尔对前一天的事“表示遗憾”,同时重申临汾执行小组第三号命令,督促双方部队各守原防,恢复1月13日午夜位置并拆毁交通线工事。
王靖国抢先发言说:“这个规定和二号命令相悖,暂时用用的话……”
“我们愿意遵守。”陈赓打断他,“这里有份报纸,请看一下。像这样的文字出现在执行小组眼皮底下,不知王代表如何解释?”王靖国赶紧解释说:“这个,是属下不慎……”
陈赓紧跟着又拿出一份证据。王靖国急忙翻开一看,竟是自己和阎锡山签发的向解放区进攻的命令,和一个己方被俘师长的口供记录。
王靖国理屈词穷,只好先说“中共盗窃我方军事机密”,继而开始咳嗽,掏出一块大手帕捂住脸,连连说“头痛”,狼狈离席而去,再没有出现。
陈赓
挫败阎锡山的监视和窃听
陈赓回到随从人员住的大房间后,发现窗外有阎军哨兵探头探脑,便命令随行人员采取保密措施,更让大家“上街买纸,把窗户糊上”。
阎锡山于是换了新花招:在中共代表团驻地隔壁房间架了电台,窃听我方情报。哪知我方通讯人员都是反窃听“高手”,经常改换发报频率。
敌人往往费尽气力刚刚找到我方频率,可发报又结束了,收到的那点信息根本无法译出内容。敌人只好开始疯狂干扰,但是仍旧拦不住红色电波飞向侯马,飞向延安……国民党方面想查看我方使用的通讯设备,但无从下手,于是请贝尔出马来探听虚实。
贝尔找到陈赓,想参观通讯设备,陈赓爽快答应。
陈赓见对方检查完毕,便让报务员打开机器,收发报机立刻传出一片刺耳的啸叫。贝尔问:“这是什么?”陈赓指指隔壁房间:“你应该问问他们。是他们制造的干扰。贝尔上校,对方如此蔑视和谈协议,干扰我方电台的正常工作,是否需要我提请执行小组会议商讨呢?”
“不用,不用。”贝尔边说边向外走去。当天夜里,美国人便命令阎锡山的干扰部队从隔壁挟着机器设备撤走了。
陈赓大将雕像
陈赓大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
一位具有传奇色彩
个性鲜明的军事领导人
他的一生,在我党我军的历史中
留下了厚重而特殊的一页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网、人民网
往期推荐
打造无农药、无化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农业
中国农民画与新时代(一)
“我军楷模”:开国上将李天佑
中美军队最惨烈一战(上)
抗日壮举:盘山莲花峰七勇士
长按扫码投稿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扫码关注我们
百年强国梦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