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政治大将”——谭政


点击蓝字
了解更多

我军“政治大将”——谭政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屈辱史,但同时也是一部关于无数革命将士的成长史。有一句话说得好,岁月安好,只是因为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正是因为有了那些老革命家的艰辛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无比美好的幸福生活。本篇,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将谭政的传奇人生。
在新中国的十大开国大将之中,谭政将军很有特点,他是毛主席的第一任秘书,一生几乎没有独立地指挥过一次大战,战功不显,但他却资历很深,靠手中的一支笔,胜过了千军万马,对军队的政治工作贡献突出,一度深受毛主席的器重,特批为开国大将,并排名第五,仅次于大名鼎鼎的陈赓大将之后,被人誉称为“政治大将”。那么,他又有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谭政,1906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市楠竹山村一个书香门第,与开国大将陈赓一样,都是出自于龙洞镇。谭政的祖父是晚清的一名秀才,在当地也是一位非常有名气的士绅,他的父亲更是在当地十里八乡有名的教书先生。在6岁时,谭政与陈赓一起同读于父亲开办的私塾,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他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3年,谭政来到县立东山学堂读书,在这里,他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籍,开始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深受启发,革命的新思潮,开始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并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各种爱国活动。
1926年,毕业后的谭政,怀着满腔热血回到了家乡,原以为能有一番作为,但是,在那个封建思想残余还比较浓厚的地方,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他只好在七星学校谋到了一个教师的职位,每天靠写文章和教书育人打发日子。不久后,他与好友陈赓的妹妹喜结连理,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志向,每天读报了解时事动态。
1927年,当他读到《北伐宣言》后,心里的火种再一次被点燃,北伐军一路打到了湖南,北洋军阀溃不成军。他看到这高涨的革命形势,内心非常高兴,精神大变样。
刚好在此时,他的好友陈赓已在驻武汉的国民革命军担任特务营营长,派人携信到老家,接他这个妹夫到武汉参加革命。他接到陈赓的信后,决心投笔从戎,他依依惜别心爱的妻子,与来人一起同奔武汉。
在陈赓的介绍下,谭政加入国民革命军。由于文化水平较高,是个小“秀才”,就在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特务营当了一名上士文书,并开始学习打枪射击等军事技能,不久后,又被提拔为指导员办公所准尉书记。
1927年,谭政随警卫团,参加了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的秋收起义,经过三湾改编后,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1团团部书记,并于同年10月加入了共产党。

为了解决红军部队过冬给养问题,谭政随部下山攻打茶陵,担任红军部队政治部宣传员、分队长等职。后又调任红四军前委秘书,成为了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跟随在毛主席身边工作,协助他起草报告。
1929年,谭政担任红四军军委秘书长、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等职,随部向赣南、闽西进军,参加了攻打长沙战斗,发展和巩固根据地。后又参加了攻打广东梅州战斗,并在1930年,担任了红12军政治部主任兼教导大队政委,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
红军打了大胜仗后,谭政针对红4军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问题,向毛泽东汇报了军队内部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作风问题,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注意,认为要把红军建设成为一支战斗过硬、作风过硬的钢铁部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促成了“古田会议”的召开。
1933年,谭政出任红22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漳州、南雄、水口、宜黄、安乐等战役。后又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并协助张发奎指挥了新田夜间战斗,改任红一师政治部主任,随军长征。
在长征途中,谭政担任红一师政委,发挥了开路先锋的作用。在战斗中,他与红一师师长一同率部,出其不意向敌人周边的新田据点发起猛烈进攻,为红军撕开了敌人的第一道封锁线,使得全军得以顺利的从王母渡、新田圩通过。
在国民党军队立马集结湖、粤两省,红军面临危局时,谭政率领的红一师临危不惧,连日作战,甚至主动出击敌军。经过多日的激战后,将国民党军的封锁线击溃。
毛泽东大为赞叹地握着他的手说“没想到,你这个文官拿起枪打仗,也打得很不错呀!你们这些开路先锋前两关开得不错,可是后面的开路任务更艰巨啊!”。他率领的红一师在长征期间,屡立战功,时时刻刻发挥着开路先锋的作用,为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作出了巨大贡献。
红军到达陕北后,他担任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他撰写了大量论述部队政治工作的文章。
他写的《关于红军中心的政治工作意见》,以我军从政治工作,从土地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转变,对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其他人民抗日武装的政治工作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尤其是谭政写的《关于军队政治工作问题》的报告,是继“古田会议”之后,关于人民军队建设和军队政治工作的又一重要历史文献,直至建国后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46年,谭政担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主任,参与领导创建和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斗争,协助罗帅领导部队政治工作。及时起草发出指示,深入前线进行政治动员,开展战评和立功运动等,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战斗取得胜利做了大量工作。
1948年,谭政担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时至辽沈战役前夕,他着重抓了以诉苦教育提高阶级觉悟为主要内容的新式整军运动,又经过充分的政治动员,部队战斗情绪空前高涨,这为辽沈战役和解放全东北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平津战役的紧急动员大会上,谭政亲自作了政治大动员,要求东北野战军全体指战员在战役中,要虚心向友军学习,自觉照顾友邻部队,并起草发出了《关于平津作战政治鼓动的指示》,针对北平是文化古都,和天津是商贾大城市,以及外国使馆和领事馆,而容易引起涉外事件等特点,注重抓了部队严格执行城市政策和严守纪律问题,主持创定了《入城须知》、《约法八章》等规定,下发部队。
天津攻克后,谭政出任天津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亲自检查部队在天津执行纪律情况。1949年,谭政担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率领四野向华中、华南进军,在罗帅生病缺席时,挑起了领导部队政治工作的重担。
在进军途中,谭政领导部队开展以团结爱兵等为中心的政治工作,在提出“打到江南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鼓舞下,部队情绪高涨,斗志昂扬,很快就突破敌人的长江防线,占领了武汉,解放了广州。
随后,谭政又担任中南军区第四野战军政委兼干部管理部长,参与指挥了剿灭国民党残部和大股土匪,实施民主改革的艰苦斗争。
建国后,谭政担任过国防部副部长、总政治部主任、中央军委顾问等职,他在主持全军政治工作期间,把精力倾注于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在1955年大授衔时,没有大军功的谭政,却被毛主席力荐:“谭政的名字,必须出现在大将名单上!”因为他是我党我军从事政治工作年限最久,资历最深的人,他的工作比一些冲锋陷阵的猛将更加重要,起到了一辆汽车“大邮箱”那样的作用。
“虎父无犬子”,在谭政将军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子女也是成就非凡。他的长子谭泽代,也跟父亲一样,选择了参军报国,贡献突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次子谭竟生也是一名军人,靠自己的努力打拼,成为了解放军的一名高级军官。女儿,谭星明也是毕业于名校,定居美国。

1988年,谭政病逝于北京,享年82岁。谭政毕生致力于政治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不朽功绩在三军,终生遵循立党为公,坦坦荡荡。毛主席说“谭政——”谈政”,这是对他一生功绩的高度概括和最好评价,对后人起到了极大的鞭策和启迪作用。
往期推荐
最年长的大将——张云逸
杰出的红军将领——段德昌
空军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
海军司令——萧劲光
元帅资历的周士第上将


gonggao555@163.com
扫码投稿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百年强国梦

扫码关注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