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铁血战将丁盛的传奇人生
下
三
1962年时,中苏关系剑拔弩张;败退台湾的蒋逆在美国支持下,狂妄叫嚣“反攻大陆”;之前国内刚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得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严重考验。
这时,印度的尼赫鲁政府认为中国内外交困,在中印边境疯狂地武装挑衅,袭击我哨所,枪杀我军民,不仅把东段非法占据我国领土的马克马洪线作为已定国界,占领了属于中国的9万平方公里土地,又在中段侵占了阿里地区的2000平方公里,还把西段的巴里加斯划入印度版图。
这样一来,印度共侵占中国领土达12.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一个福建省。
尽管中国政府和边防军民一忍再忍,但印度尼赫鲁政府却认为中国软弱好欺,不仅丝毫不知道收敛,反而得寸进尺,更加猖狂地在边境挑衅。
1960年4月,周恩来总理飞赴新德里,同尼赫鲁举行边境问题高级会谈,尼赫鲁态度无丝毫转变,反而再次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
1961年,中国政府多次向尼赫鲁提出和谈建议,并实行隔离政策,均被一一拒绝。
进入1962年,局势越发紧张。印度当局错误估计形势,在美苏两个世界超级大国的支持下,向我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进攻。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毛主席在忍耐多久后审时度势,终于在一次会议上表态说:“先祖传下的960万平方公里不能在我毛泽东手里就少了,打是不可避免喽,打不打得赢呢?打不赢也不能怪别人,只能怪我们自己。”
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既然印度尼赫鲁当局把事情做绝了,休怪中国政府利刃出鞘。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不仅敢于斗争,更善于斗争,问题看得透,对策拿的准,更重要的是,毛主席会用人,会用兵。
1962年10月,毛主席批准丁盛将军为中印边境东线总指挥,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治委员,全权负责东线对印反击战的指挥,并再次用丁盛将军名字命名东线指挥部:“丁盛指挥部”,简称“丁指”。
中央军委和导师第一次成立“丁盛指挥部”(丁指),是在1959年,丁盛率麾下130师、134师,奔赴雪域高原,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物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平息了西藏上层宗教人士分裂祖国的武装叛乱,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社会的和平稳定。
面对中印边境的尖锐形势,丁盛将军凭着直觉,就预感到毛主席又要用他了,这就是将帅之间的心有灵犀。
丁盛将军麾下的54军,有130、134、135三个师,都是能征惯战的虎狼之师,个个求战强烈,但丁盛将军预感中央军委和毛主席可能用130师。
果不其然,毛主席直接命丁盛率130师出征,毛主席对能打必胜的将军和部队了如指掌,由此可见,毛主席用人用兵已经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130师当时是简编师,兵员只有满编师的一半稍多。他们接到命令后,立即放下手中的生产工具,拿起战斗武器,边集结、边组织、边动员、边开进,利用一切空隙,边展开战前练兵,在军长丁盛的带领下,士气高昂、杀气腾腾地向中印边境开进。
印军已经在侵占我国领土的有利地形上构筑了工事,储备了大量物资,摆出了“1”字长蛇阵,头部对准我方,蛇尾对着印度境内,既便于进攻,又便于防守,还便于补给。
而丁盛率领的130师,千里奔袭,从四川到西藏,再翻过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每个战士负重50-70斤,其困难和艰苦程度是超出平常人想象的。
130师的士兵主要以四川籍为多,他们虽然个头矮小,身材精瘦,但是他们瘦小的身躯里能爆发出多么大的能量,谁也猜不出。
川军的厉害,日本人、美国人都领教了,这次轮到印度人了。
印军自以为“1”字长蛇阵万无一失,但是丁盛用兵的凶狠之处,就是善于把部队主力坚决用在敌人的侧后,用在敌人的软肋要害上,实行切断、分割、包围,最后予以全部歼灭。
中央军委原定于“丁指”麾下部队11月18日对瓦弄之敌发起进攻,但丁盛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果断决定提前对敌发起攻击,军委批准了“丁指”的方案。
11月16日凌晨4时40分,中印东线瓦弄战役打响,丁盛根据印军布势前重后轻的特点和地形情况,采取了从两翼开刀,迂回侧后,包围分割,各个歼敌的战法。
丁盛采用少量的部队在正面进行佯攻,牵制、迷惑、消耗印军,而130师主力则由西藏几个勇猛彪悍的猎人当向导,在董占林师长的带领下,向印军的“蛇腰”、“蛇尾”勇猛穿插,斩杀下去。
当日下午14时,战斗结束,仅仅10个小时左右,就干净利索地全歼印军主力第11步兵旅,仅有印军第4军军长卡尔中将和第11旅旅长,带领部分人员乘直升机逃跑。
此役一举收复了被印军非法占据的我国领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史称“瓦弄大捷”!
瓦弄之战,我军参战部队在丁盛的指挥下,共歼灭入侵印军库马盎第六营、廓尔喀第三营、道格拉第四营全部、锡克营大部和第11旅直属分队等1256人,其中击毙道格拉第四营中校营长以下754人,俘虏库马盎第六营及廓尔喀第三营中校营长以下502人,击落、缴获印军飞机各一架,缴获51口径以上火炮62门,各种枪支809枝,炮弹1万余发,枪弹100余万发。
战后,丁盛将军发出誓言:“只要有我丁盛在,印军就休想侵犯我们的国家;只要有我丁盛在,敌人就休想在中华民族面前张牙舞爪!”
瓦弄大捷,是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关键之战,也是最后的收官一战,把印军王牌第11旅 ,这支曾在蒙哥马利元帅麾下参加过二战,并且在北非击败过德军王牌部队“沙漠之狐”隆美尔元帅的部队接近团灭!
54军也因此名声大振,成为印度人的梦魇,直到今天,在印度军队一些模拟演习战中,“敌方”的番号还有54。
瓦弄大捷,不仅打疼了印度,也敲打了美苏,震动世界,引起当时海外报刊的热议。
美国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将中国打印度比喻成:“就像小刀切黄油一样”。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更是由衷感叹:“印军真是胆大,敢惹中国陆军”,并且对来访的记者说“谁想跟中国陆军打仗,一定有病!”
西德的《世界报》称:“简直像风卷残叶那样击败印军。”
法国报纸上甚至评价,中国军队和印军作战,充其量只是教训一下,印军根本就不是中国军队的对手。
连身在香港的老公知金庸都拍案叫绝,在《明报》上评价道:“史无前例,潇洒之极!漂亮之极!”
(完结)
往期推荐
开国中将苏静:“全能型”将军的革命人生
百炼成钢——秦基伟
精神引领 典型示范 久久为功——学雷锋典型报道六十年述评
“中国第二敦煌”:天下第一彩色连环壁塑(上)
用大型壁画弘扬时代主题——访京郊壁画圣手曹文忠大师
长按扫码投稿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扫码关注我们
百年强国梦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