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战将丁盛的传奇人生(上)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铁血战将丁盛的传奇人生


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大授衔,开国少将一共有802位,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军中虎将,从能打仗这个角度看,丁盛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十几年前,我国有一部电视连续剧《亮剑》风靡一时,影响力至今不衰,剧中丁伟的原型就是丁盛少将。

尽管这部电视连续剧的主角是李云龙,丁伟只是陪角,但丁伟的谋略才干一点也不逊色于李云龙,特别是他的战略眼光和天才的战术指挥,甚至还略强于李云龙。
丁盛作为我军历史上著名的勇将、战将、猛将、悍将,可谓是戎马一生、战功赫赫,深受毛主席的信任和厚爱,无论是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对印自卫反击战中,都打出了经典的案例彪炳史册。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丁盛接替进京担任总参谋部部长的黄永胜,出任广州军区司令员,成为我军历史上罕有的以少将军衔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将军,在这期间,仅有龙书金、丁盛、李德生等极少数将领获此殊荣。
追忆丁盛将军的戎马一生,其成名之作是解放战争期间的衡宝战役,军事巅峰之作是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的瓦弄大捷。

丁盛是江西于都人,17岁就参加了红军。丁盛一开始在红军中担任通信兵,他从团通信兵做起,一直做到军通信兵,后来更是担任了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的通信班长。
可别小看红军时期的通信兵,他的作用却非同一般,在战场上负责扛着联络旗,各部队以旗为号,“旗进人进,旗退人退”。
在第三次“反围剿”中,丁盛所在的团负责攻占山头,全团发起冲锋,他就紧跟在团长的后面。
当部队冲锋到一半时,突然停止了进攻,原来团长不幸中弹牺牲了,联络旗也倒了下来。眼看胜利就在前方,丁盛二话没说,从地上扛起联络旗就一个劲地往前冲,最后把旗帜插到了那个山头上。
战士们看到联络旗重新出现,顿时士气大作,随即向山头发起猛攻,最终大获全胜。战后丁盛也成了大名人,无论是领导还是战友,都夸他联络旗打得好!
1933年,王稼祥身负重伤被送到苏区后方疗养,丁盛率领通信班奉命跟随护送。王稼祥在治疗养伤期间,十分喜欢聪明伶俐的丁盛,空闲时就教他读书识字,并且把他送到后方黄公略的学校中学习。
后来王稼祥更是亲自修书推荐丁盛到三军团中任职,由通信班长直接越级升为卫生队的指导员。
红军长征到遵义后,红3军团缩编,丁盛被调到红12团2营4连当指导员。
在攻占娄山关战役中,4连表现非常出色,丁盛带头冲锋,凶猛异常,率先撕开了敌军的口子,最终红军一举攻克了娄山关,战后丁盛被战友们誉为“丁大胆”。

丁盛在带队冲锋时腿部负伤,这是他第一次指挥战斗,也是第一次负伤。
毛主席在《忆秦娥.娄山关》中,记录了红军指战员勇猛鏖战的壮烈情景: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丁盛的骁勇善战,也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特地询问彭老总:“那个连的连长叫什么名字?”
彭老总说:“连长的名字不清楚,但那个指导员我知道,战士们都叫他丁大胆。”
导师一听到这个绰号,也笑了,说:“晓得了,晓得了,当年那个打旗子蛮好的小老表嘛!”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丁盛被抽调到红军大学学习。
1936年红军东征后,丁盛由于战功突出,又一次被越级被提升为红29军2团政委。
这样,丁盛没有担任过排、营级干部,从班长跳升为连指导员,又从连指导员跳升为团政委。
(待续)

往期推荐
开国中将苏静:“全能型”将军的革命人生
百炼成钢——秦基伟
精神引领 典型示范 久久为功——学雷锋典型报道六十年述评
“中国第二敦煌”:天下第一彩色连环壁塑(上)
用大型壁画弘扬时代主题——访京郊壁画圣手曹文忠大师


长按扫码投稿
gonggao555@163.com
《百年强国梦》征稿启事

扫码关注我们
百年强国梦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总监制丨张爱生
总编辑丨张铁林
策划丨徐颖
统筹丨田甜 陈锋
编务丨刘小阳 孙德安
设计丨张帅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