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认识莓辣这么久了,你加上我们酷且话多的AI小助手了吗!欢迎添加微信号:(meilameila666),立刻获取进入莓辣专属社群的钥匙,更有1v1答疑,票圈热辣话题互动,偶尔也一起搞搞事。
大家的春节假期过得怎么样呀!想象中回到家里的温情脉脉,是不是又已经消耗得一点都不剩了呢?特别是唠唠叨叨嫌弃家人的妈妈、吐着瓜子皮一边八卦又一边阴阳怪气的七大姑八大姨?
表情包:“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处境”
等一下,当我们又在进行一年N度家人亲戚吐槽大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中的一些人也许正在经历生命中的重要时期?
“不就是更年期嘛,我懂的,懂的~”
可是自认为很懂的我们,在面对更年期女性的时候,为什么就只剩下“不和她们一般见识”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在我们看来,更年期女性会无理由等于“毫不讲理的中年大妈”?
01.
怎么突然就“更年期”了?
“更年期”,听起来像是加在人身上的诅咒——
不管以前是温柔和蔼还是风风火火,只要意识到自己即将步入四十岁,就要开始紧张,担心随时有一天变成别人口中多疑敏感、爱发脾气的“大妈”。
和“家里东西找不到就喊妈”一样,“更年期”到来的年龄阶段也保持全国统一,这主要和绝经时间有关。
-家里东西找不到了”
“-妈!!”
更年期不是凭空出现、安给“中年妇女”的又一个污名。医学中,它的另一个名字叫“围绝经期”,是指女性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一年,整个阶段平均会持续大约四年。
绝经过渡期是从绝经前生育期走向绝经的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月经开始改变,可能不再准时,可能频繁出现,也可能是经期血量发生变化。
最后一次月经通常需要用12个月的时间来确认。也就是说,某次月经结束后,如果12个月依然没有出现下一次月经,基本可以确认绝经。
画成图大概就是这样滴
图源:微博@妇科杜欣医生
所以,更年期作为女性必经的生命历程,是因为绝经才存在的。
围绝经期一般发生在45-55岁之间,这是一位女性从成年进入老年的必经阶段,也是从生殖功能旺盛过渡到非生殖期的年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女性经历着身体与心理的双重变化。
“更年期来了”(《伦敦生活》剧照)
02.
“喜怒无常”不是“更年期”的全部
可是,绝经或即将绝经不是身体变化吗?更年期女性情绪不稳定难道只是大家的错觉吗?身体变化和情绪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抑郁、焦虑,或脾气变坏的确存在,但这并不是正处在更年期的人希望出现的结果。
围绝经期带给人最主要的变化是体内雌激素的减少,除了月经不再规律乃至绝经,雌激素水平下降也会经过一系列过程影响人的神经内分泌,进而影响情绪。
图 女性内生殖器
虽然抑郁或焦虑情绪不等于抑郁症、焦虑症,不过不少调查都显示,更年期女性的抑郁风险较其他人有明显提高,约为2.5倍,绝经期焦虑也同样普遍存在。
身体变化也是雌激素下降的结果,比如更年期最突出的表现——潮热。
这是一种毫无预兆突然降临的感觉,发生时会瞬间觉得面部潮红,全身出汗,甚至“像用汗洗澡”,可以明显看到脖颈间出现的一层细密汗珠。
比如这样(《欲望都市2》剧照)
有不少网友分享过和更年期妈妈共处一室的体验:“一家人都觉得冷,但妈妈还想要把空调温度调低”。
还有各种各样的其它健康问题,比如阴道干涩、记忆力下降、骨质疏松……这些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反过来影响更年期女性的精神和情绪,又成为她们抑郁、焦虑和失眠的原因。
与此同时,她们可能正在经历退休、子女离家读书工作等一系列重要的人生变动,突然减少的社会支持同样让她们一时间难以适应。
03.
躲不过,但也可以不用“硬撑”
“更年期躲不过,只能硬熬了”,特别是对于许多亚洲女性来说,这种带着消极色彩的想法常常出现。
“是的,我进入更年期了”(《致命女人》剧照)
不过,面对更年期也并不是毫无办法。
目前缓解更年期症状的最常用方法是激素替代疗法(HRT),身体没办法适应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那就借助外界补充和替代,激素的事交给激素去解决,不需要“谈激素色变”哦~
另外,在一些发达国家,激素替代疗法已经被广泛了解并使用,所以不必过分担心。
“只是些荷尔蒙激素”(《欲望都市2》剧照)
但是,切忌自行补充激素!一定要在正规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后遵循医嘱!!
如果不打算使用激素,这里还有一些其他建议:
更年期可能出现月经紊乱,这是正常的,但如果发现经期时间明显延长、血量明显增多、绝经后又发生出血,或其他不同于以往的状况,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清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子宫内膜癌等)。
如果身心严重不适,对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也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一些医院已经有了专门的更年期门诊
直接去看妇科也是可以的哦
注意补钙。雌激素减少是女性骨质流失的重要因素,骨质疏松也因此成为了更年期女性的主要问题。可以适当补充钙片和矿物质,均衡饮食,在做好防晒措施后多晒太阳。
适当的运动可以缓解身体不适、舒畅心情,比如广场舞、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认识些“老姐妹”,一起聊天跳舞,减少孤独感。
像这样做操伸展也很不错
如果担心尴尬,不想和子女或另一半讨论更年期,可以和身边同样在更年期的其他人聊聊,比如同学同事、亲戚朋友,或者一起跳舞的姐妹。
一项针对中国女性的研究发现,和实际的更年期状态相比,对待衰老的态度对更年期症状的体验更加重要。
所以,是躲不过的更年期,但也可以是更加积极的更年期。
04.
身边长辈好像正在更年期,那……
莓辣知道点开这篇文章的你大概率还是工作党或者学生党,这里也为你提供了一些关心更年期长辈、和她们相处的建议:
更年期身心变化有很多,我们可以不要只关注情绪变化这一点,这有可能加重对“更年期妇女”的污名,同时,尽量回避可能爆发的冲突和争吵,要知道,大概她们原本也不想这样。
像刘星这样说“你更年期”肯定是不可取的!
(况且,谁规定她们要永远温柔和蔼、不可以发发脾气呢?)
更年期长辈时常感觉腰酸背痛、关节乏力,所以,能不让她们来做的家务可以尽量自己承担。
我缩在沙发上,而妈妈在拖地——
世界名画:《我妈在拖地》
督促她们做运动或是冥想,这样可以缓解抑郁焦虑,减轻失眠状况。
一些处在更年期的女性对空气条件十分敏感,在不常开窗的冬天,尤其应该注意室内通风。
更年期是必经的生命阶段,但也不需要讳疾忌医,可以提醒她们,感到不适时,不是只有忍受和煎熬一种方式,还应该及时就医检查。如果她们愿意,你可以陪同就医。
多和她们聊聊天,这样就会发现,因为她们情绪起伏受到困扰的不止有你,还有她们自己,她们比想象中更需要你。
很多时候,我们第一个了解到的不是医学意义上的“围绝经期”,而是早已经被妖魔化的“更年期”。大家给“更年期妇女”贴上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却不愿意了解更年期的真实体验和它的出现原因。
但是,一段必经的生命历程又怎么会有对错之分呢?
去掉强加给更年期的价值判断,需要真正了解它。
不如就从现在开始,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正在经历更年期的女性,然后和她们一起看吧:)
参考资料:
[1]孙艳格,张李松.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基层版)[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1):1317-1324.
[2]吴小英.更年期话语的建构——从医界、大众文化到女性自身的叙述[J].妇女研究论丛,2013(04):87-94.
[3]马丽爽,陈长香,李淑杏,窦娜,陈秀玲.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及抑郁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03):354-355.
[4]丁香医生-更年期的「疯」,是妈妈在求救. 2021.05.09. https://mp.weixin.qq.com/s/aKymdR3h6Q10_QzUNoW4xw
[5]Shea Jeanne L.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women's midlife symptom-reporting: a China study.[J]. Culture, medicine and psychiatry,2006,30(3).
ps: 如果想互动但不想留言被放出,可以写上【请勿精选】哦
责编:过年更嫌弃熊孩子的小蓝
/莓辣被关三次小黑屋了55 关注小辣防走丢/
/往期精彩/
··· 你还可以从这里找到我们 ···
莓辣小助手 meilameila666
微博
@莓辣MAYLOVE
@莓辣-色阿
bilibili
@莓辣MAYLOVE
小红书
@莓辣MAYLOVE
ID:719667895
抖音
@色阿和莓辣ers
··· ©️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