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认识莓辣这么久了,你加上我们酷且话多的AI小助手了吗!欢迎添加微信号:(meilameila666),立刻获取进入莓辣专属社群的钥匙,更有1v1答疑,票圈热辣话题互动,偶尔也一起搞搞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天夜里,在纽约哈林区的某处酒吧中,人们身着各式各样的装扮。或自信优雅或狂放张扬,在舞台边缘伴随音乐节奏的起伏,向着台中央一步步地走着。
TA们宛如模特一般神情高贵,随着鼓点摆出一个又一个的Pose。
图为:《姿态》
这是美剧《姿态》(《POSE》)中所勾勒的众多Ballroom(舞会)场景的其中之一。
抓马的服饰与婊里婊气的对话,是很多人看到《姿态》时的第一印象。
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也深深地被剧组华丽的服化道与夸张的派对盛景所震撼,因而渐渐对那个光怪陆离的舞会世界产生了十足的好奇。
舞会是性少数的狂欢还是底层们的盛宴?
今天就让我们回到上个世纪,从舞会中的House(家族)、 Community(社群)和Categories(项目)开始,一起了解关于Ballroom的前世今生。
*注,由于发源文化的原因,为避免翻译造成的词不达意,本文将包含较多英语名词。
01.
Ballroom(舞会)是什么?
Ballroom文化诞生于Drag Ball(变装舞会)受20世纪前中期的哈林文艺(黑人文艺)复兴影响。
但自从变装舞会在纽约举办起,便一直以白人的标准来审美,肤色与种族歧视的现象层出不穷。
1967年,名为“Miss All—American Camp”的一场变装皇后选美大赛上,Crystal Labeija在颁奖时公然指责评委的不公与冠军的内定,TA也因此决定举办以非裔拉丁裔为主导的舞会。
图为:纪录片《The Queen》
“Miss All—American Camp”赛后的Crystal Labeija
图为:Crystal Labeija
靓丽的妆容,豪华的服饰,恰逢七八十年代电子音乐的兴盛,人们随着节拍与主持人的串词在舞池中放飞自我。走秀舞蹈,TA们在台上尽情地表达着自己。
我对那个年代充满了遐思与幻想,殊不知当舞会的繁华与喧闹结束,这些灰姑娘们伴随着凌晨钟声悄然落幕。
昙花一现的美丽过后我才发现参与Ballroom的很大一部分人在当时都身处无家可归与食不果腹的生活危机之中。
最初的Ballroom参与者主要为非裔拉丁裔的跨性别女性与男同性恋以及少部分的顺性别女性与亚裔。
当时,很多人面临着肤色种族或是性别性向等某方面或多方面的歧视,这让TA们处于社会歧视链的底层。
图为:纪录片《巴黎在燃烧》
02.
House(家族)
——被原生家庭所抛弃的TA们相互依存
TA们不仅是处在社会歧视链的底端——在社会的偏见与压力下,除了主流社会的漠视,TA们还会被原生家庭所抛弃。
在Ballroom文化发展的那个年代中,无论是TA们的家庭还是社会都无法去理解认同TA们的性别与性向。
父母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家族的耻辱,而社会则以宗教来打压。突如其来的艾滋瘟疫几乎成为了宗教抹杀TA们的有力证据。
图为:《姿态》中虚构的House of Abundance
图为:现实中1989年的House of Magnifique
社群内有许多的年轻人时常遭受来自恐同恐跨人群的暴力与威胁,因而TA们当中的很多人在当时都身无分文只能被迫流落街头。
与此同时,社群中有一定声望与地位的人便自发地开始组建家族(House)来收留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
帮助TA们学习如何在这个充满偏见的世界存活下去,力所能及地给予TA们一些温暖与关怀。
图为:世界上的150个主流家族
TA们在House中不必再担心受到无端的指责与谩骂。
家族为TA们深埋下一颗关于爱的种子,在与自己选择的家庭相处的过程中这颗种子在TA们心中慢慢地开枝散叶,弥补了TA们原生家庭中所缺失的包容与理解。
家族中的TA们相互依偎,彼此守候,给予又汲取着能量与支持。
家族为TA们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安全空间,让TA们能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危机与风险,也能在舞会中赢得属于House的称赞与荣誉。
图为:由VICE拍摄 VoguingShanghai所翻译的短片:
《一位跨性别女性的离世是如何影响到底特律的舞会社群》
03.
Community ——舞会中的社群
我最开始了解Ballroom的时候,发现在Ballroom里面,会用与主流文化大有不同的性别语言。
各式各样的性别群体避开社会的规训,彰显着TA们的魅力与热情,舞会也渐渐建立起了独有的社群性别体系。
在舞会场景下TA们通常会使用以下这些Ballroom的性别标签:
图为:纪录片《巴黎在燃烧》所拍摄的Ballroom部分社群
Femme Queen(FQ)
即指派性别男性而性别认同为女性的跨性别女性,需要特指的是无论是处于什么阶段的跨女,是否进行手术是否服用激素,在她认同自己性别为女性的那一刻起便称作为Femme Queen。
Butch Queen (BQ)
即顺性别男同性恋与双性恋,与衣着和性别气质无关,只要仍以男性的身份生活便是Butch Quuen。
Drag Queen(DQ)
介于FQ与BQ之间的一类性别,即没有进行跨性别,但是通过妆容与服饰来展现女性气质的男性,需要特指的是DQ通常需要遮蔽自己所有的男性体征而不是仅仅只穿着裙子和高跟鞋,若非如此在舞会的语境下仍应称其为BQ。
Butch/Transman
即指派性别女性而性别认同为男性的跨性别男性,其身份认同条件与FQ一致。
Les
即顺性别女同性恋,其身份认同条件与BQ一致。
Woman/Man
即顺性别女性/顺性别男性
*注:FQ和Woman在舞会中属于两个不同的性别标签,并非是不认同跨性别女性是女性。而是舞会在项目的分组中希望社群中无论是跨女还是顺女,都能在Ballroom中有属于自己的展现空间,都能得以被看见。
Ballroom语境下的Drag Queen不同于现在大家所了解到的Drags(变装艺术家)。
Ballroom中有属于Drag Queen的项目但它并不一定是变装表演。
图为:大家印象里的Drag Queen
DQ在Ballroom中是一个性别身份,因而舞会中的DQ不一定是化着浓妆身着华丽服饰表演的艺术家哦。(也并不是说舞会中就没有变装艺术家哦~)
图为:实际上Ballroom里的Drag Queen
换句话说,引用舞会社群中的传奇家长Luna的话:
"Drag is something you do,Ballroom is something you live(变装是你做的事,舞会是你的生存)”
04.
生存与反抗
——舞会中的Categories(项目)
介绍完舞会的由来和参加舞会的人们,下面来和大家聊聊,舞会到底是干嘛的,舞会中具体有什么项目(Categories)。
Realness(真实性)
在上世纪70、80年代,性少数群体仍被主流社会以有色眼镜看待。
而有色人种的社区又十分推崇阳刚气质,这使得黑人与拉丁裔性少数群体的身份一旦被发现,TA们就十分有可能遭受到暴力与霸凌。
因而性少数群体需要在主流社会下进行伪装而不被辨认出其性少数的身份,以此来避免遭受伤害。
常见的项目有:
BQ展露出传统男性刻板印象中阳刚气质,使得能够在社会中以直男形象生活的 ButchQueen Realness;
图为:ButchQueen Realness
以及FQ展露出传统女性刻板印象中阴柔气质,而不被发现是跨性别女性的FemmeQueen Realness。
图为:FemmeQueen Realness
除此之外,社群中的人在肤色,性别性向等多种歧视构成的交叉性歧视下,TA们当下不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城市中产或是跻身社会名流于TA们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
因而Realness的项目主题也可能会是高校学生、社会名流或者是巨星。Realness也成为了舞会中的TA们对于不可触碰美好生活的一段幻想。
图为:《巴黎在燃烧》中的高管Realness
图为:《巴黎在燃烧》中的女大学生Realness
图为:《姿态》中的皇室Realness
所以说:“Realness的设置则为TA们提供了一个能够练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被发现身份的机会,是TA们自我保护的有效手段。”引用自 House of Kawakubo的推文
Voguing
(诞生于Ballroom的一个舞种)
在1970sDisco(迪斯科)音乐风靡全球之际,舞会中的人们随着音乐中鼓点的起伏摆出一个又一个Vogue杂志中的模特的姿势。
“定格、转身、下坠”,人们跟着电子音乐的节拍“竞相争艳”,Voguing因此诞生。
图为:纪录片《巴黎在燃烧》
图为:索尼Sony 《Deep in Vogue》
作为诞生于Ballroom的舞种,Voguing是众多Ballroom社群前辈一生的心血与结晶。
Voguing作为社群的语言,在舞会中人们借此来讲述自己的人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现自己的态度。
Voguing历经几十年Voguer们的发展也日渐丰富,衍生出了三种不同的舞蹈风格:Old Way、New Way、Vogue Fem
图为:Old way/Pop dip spin
以具有定格感的一个个Pose闻名也是Voguing最开始的样子
图为:New way
展现身体的延展度与柔韧性
图为:Vogue Fem
强调阴柔与女性特质也是最广为人知的Voguing风格
虽然如今各个Voguing的风格迥异,但是何种风格的Voguing对于社群而言都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舞蹈而已,一代代的Voguer们都借用Voguing尝试在主流社会中发出一些不同的声音。
Voguing承载着社群里每一个人反抗歧视对抗偏见的勇气与自信。
图为:美剧《姿态》
因而,如果仅为资本利益将Voguing从它的语境中剥离出来,不尊重Voguing背后的文化意义,则对于Ballroom社群而言是一种剥夺和蔑视。
Runway(台步)
在Runway环节要求参赛者宛如模特一般展示自己的服饰,表达TA们骄傲的一面。
参赛者可自行选择All American Runway,即男步,充满英气的台步与凌厉的定点pose。
图为:All American Runway
或是European Way,即女步,充满个人特质的猫步以及定点pose。
European Way
事实上Ballroom中的Categories还有非常多,例如Body(身材)、Face(面貌)、Sex siren(性感)、Bizzarre(奇装异服)、Label(名牌)……
图为:Body(身材)
图为:Bizzarre(奇装异服)
图为:Face(面貌)
不论是什么Categories,都有着其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
*注:受篇幅限制难以对项目进行一一列举,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国内的Ballroom平台去了解,也可以期待下我们之后的科普文哦~
Ballroom文化是由黑人拉丁裔性少数群体所创造的文化。在上世纪70s80s的纽约,TA们遭受着肤色与性别的双重歧视乃至暴力,为社会主流所唾弃与伤害。
但TA们自始至终没有放弃自己对自己的认同与肯定,热烈且鲜艳地在舞会中绽放着生命。
Ballroom作为TA们最后的乌托邦,TA们在其中反抗发声而又团结依存,TA们被原生家庭视为耻辱,却在舞会中尽情释放着自己的魅力,为自己的家族捍卫荣誉 。
时至今日,Ballroom文化在世界各处落地生根。在中国,Ballroom的场景近几年来蓬勃发展着,中国的舞会社群迸发着TA们的生机与活力。
图为:常驻上海的中国首个Ballroom文化平台VoguingShanghai
图为:广州第一个跳Voguing的队伍Vonders
图为:主要驻扎在西南地区(成都、重庆和武汉)的Dramababy
但当某一天大家有机会进入到那个五光十色,张扬自由的舞会世界时,不要忘记在Ballroom发展史上每一代的人们,对于平等与主流社会的反思与抗争。
图为:美剧《姿态》
👍转发/点赞/收藏/留言
让更多人了解和走进五光十色的Ballroom
滑动查看国内社群定期举办的Ball
VS每年的Voguingshanghai Ball
Vonders每年的Vonderland Ball
Drmababy每年的Dramababy Ball
「❤️特别感谢国内的Ballroom平台/组织:VoguingShanghai、Dramababy和Vonders以及House of Kawakubo的Father 八子以及Tinora对本文的建议与帮助。」
参考文献:
[1].House of kawakubo——Voguing与Ballroom简史
[2].Vonders——Ballroom并非人人变装
[3].VoguingShanghai——DragQueen的倩影,Ballroom中不可或缺
[4].纪录片《巴黎在燃烧》
编辑:希望大家都live,work,pose!的
雕雕和海蒂
不停练catwalk的阿莱莱
/ 往期精彩 /
··· 你还可以从这里找到我们 ···
莓辣小助手 meilameila666
微博
@莓辣MAYLOVE
@莓辣-色阿
bilibili
@莓辣MAYLOVE
小红书
@莓辣MAYLOVE
ID:719667895
抖音
@色阿和莓辣ers
··· ©️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