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某书激情冲浪的我突然被这样一篇笔记吸引。
图为 小红书笔记
本来只是想点进去看看大家对这组图片的摄影技巧、调色等方面的评价,没想到评论区几乎都在讨论一个词——“男性凝视”。
奇怪,凝视这个动词还分男性女性吗?在不知道这个词具体是指代什么的时候,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惑。
而且“凝视”这个本来就带有地位差异的概念再加上男性这个性别,让这整个词看起来就像父系社会下权利不平等的产物。
图为 歪倒的天平
在一番学术搜索以后,首先要明确的是,男性凝视(male gaze)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并不能单纯地总结为男性看向女性。简单来说,其实男性凝视相当于以男性视角看待事物。
通常,由于男性权威的主导,人们会把男性凝视认为是“自然化”的,使之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中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观看行为,也使得女性很容易成为目光“暴力”的对象。
劳拉 ·穆尔维曾用“男性凝视”来批评传统媒体对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呈现,认为其是用视觉巩固父权制度的运作。
而今,随着当代社会开始关注女性的成长,也有许多女性或女性主义的人,用他们所熟悉的形式慢慢改变这样的现状。
*观前提示:本文为社会文化探讨,文中提及的“男性”和“女性”为父权制语境下的抽象概念,并非针对具体的男性/女性个体。更多概念解释推荐阅读《第二性》、《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厌女》等书籍。
01.
艺术中的凝视
在同样的艺术主题的创作中,不同性别或对女性有不同观念的艺术家可能会对产出内容有不同的选择。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们来看西方绘画历史上的一幅画作:苏珊娜与长老,猜一猜,这幅画的作者是男是女?
图为 《苏珊娜与长老》
这幅作品中,苏珊娜位于画面右侧中心处,洁白的皮肤、曼妙的身材和旁边的衣物都在彰显着女性魅力。虽然画面旁边有两个人好像在偷看,但画家把他们放在并不显眼的位置上,还是让人觉得整张画侧重于展现女性的姿态。
概括一下:很美。
但这个故事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故事其实讲述了苏珊娜洗澡时,有两位长老在一旁偷窥并企图和她发生性关系,苏珊娜奋力反抗,却在事后反遭两位长老诬陷。在苏珊娜即将遭遇刑法之际,她向上帝祈求,最终,上帝派智者以理帮她洗刷了冤屈。
上面那张图的男性画家丁托列夫用画笔描绘的美好的场景,让人几乎快要忘记了这其实描述的是一个性侵的场面。
而在女画家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的画作中,苏珊娜很明显的展现了一种抗拒的姿态。
她一边用手挡住自己的胸部,一边伸出手想要隔开两位长老和自己之间的距离。这幅 《苏珊娜与长老》 也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紧张之感,同时苏珊娜的神情及动作赋予了画面更多的冲突感。
图为 阿尔泰米西娅《苏珊娜与长老》
同样也是阿尔泰米西娅的作品,另一个主题《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斯》也被很多画家进行了创作。一直以来,暴力冲突是绘画的热门主题之一,所以朱迪斯杀死大将赫罗弗尼斯的场景能成为许多艺术家创作的题材也不奇怪。
在她的作品中,以女性角色为核心,将男人置于画面中央,使得画面中的冲突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
飞溅的血液和从画面中透出的女性力量将暴力和复仇的主题以直观粗暴的方式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大量血液流过床单的细节也让整幅画面显得更加生动真实,也更具戏剧感。阿尔泰米西娅用她的画笔塑造出了两个孔武有力的女性英雄角色。
图为 阿尔泰米西娅《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斯》
对比以上几幅作品可以发现,在以往这样的艺术形式中男性凝视更注重外在,也注重如何使观众感到愉悦。他们为了迎合当时被男性霸占的艺术界,只关注如何将其更好地包装成“商品”,博得眼球。
而女性画家更多地是从内心出发,更多元地注重画作人物情绪的表达和题材事件的刻画。她们保持着面对世俗的纯真和勇敢,有时还会从自身出发,在创作中增加自己的主观情绪使得整体氛围感更强烈。
02.
媒体上的凝视
在媒体的展示中,女性往往是一种次要客体的存在 ,而男性则相反,他们往往成为了主体,仿佛在这个被性别不平等所支配世界里,男性和主动的画上了等号。
劳拉 ·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提到,男性视角的看有两种:视他人为性刺激对象的看和自恋的看。
比如:女性裸露性感的服装造型、只配打辅助的角色定位、时不时牺牲自己只为成就男性的戏码加成...
所以,在早期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女性角色经常成为了男性角色或男性观众的性欲对象。
随着更多女性逐渐想要摆脱长久以来的被动位置,许多影视作品中的凝视开始呈现出去色欲化的状态。例如,在《梦华录》中,导演并没有让服装成为女性凸显身材的工具,服饰的整体造型呈现出唯美且与场景相呼应的效果。
图为 梦华录中柳岩的穿着
不仅是视角的改变,还有凝视主体的转换。
现在许多影视作品、综艺节目中,女性也可以作为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些作品被称作为“大女主戏”,例如国产剧《大宋宫词》、《司藤》等。
图为 司藤
在影视作品中,以女性为主题的凝视变成了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的同时,也在建立起女性的独立欲和自由欲。但纵观国产的大女主剧,不难发现,制作人们都还在探索削弱男性凝视和控制贩卖女性焦虑的边界。
不少影视作品或短视频剧本就会因为女主角圣女心过强,而遭到了观众们的吐槽。此外,他们还要避免落入披着以“女性为主体”的外衣,实则本质还是男性凝视的观念中。
03.
日常生活中的凝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艺术是束之高阁的,凝视也就和平时产生不了联系。但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男性凝视的产物也十分常见。
很多女生在穿着牛仔裤时都会有没有地方放东西的烦恼。有研究发现,女士牛仔裤的前侧口袋比男性的平均短48%。
图为 数据比较
许多女生都对这件事情习以为常,也习惯于在穿这种牛仔裤的时候背一个小包。但其实,在时尚杂志没有推崇手提包之前,女士的衣服旁边也是有很大的布口袋的。
当第一条女士牛仔裤诞生时,口袋比男士的小了大约1/4,自此以后,为了显示身材和穿着舒适,女式裤子的口袋成为了时尚的牺牲品。
现在,以白幼瘦为主导的审美取向慢慢侵蚀着许多女孩的观念。手臂有点粗,臀有点塌……好像每个女孩都能在自己身上找出一些自己并不满意的地方。
可是这种审美的流行趋势的发起者是女生吗?
牛仔裤的设计者站在女士们的角度考虑过吗?
如果希望穿有口袋的裤子的女生,就真的不能选择牛仔裤了吗?
如果大众时代的流行趋势改变了,女式牛仔裤的口袋还会这么小吗?
大张伟在一档节目中也调侃过这样的话题。
图为 大张伟说的话
好像女性生活一直在被男性凝视的审美所束缚,但到底怎么样才算美呢?
国外的社交媒体上有一个名为girlgaze的账号,它展示了许多不被主流媒体认为是美的形象,鼓励大家尊重个体差异,形成多元审美的同时记录身边的人和事。
图为 girlgaze的账号
就像这个账号所展现的一样,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对审美定义的权利,如果要让女性凝视在日常生活中更常见,那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抛开之前的固有思维。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中提到:“男子重行动而女子重外观……她把自己变成对象——而且是一个极特殊的视觉对象:景观。”
长期以来,景观化的男性凝视被视为是正常的,好像女性在影视中、在生活中、在哪里都从来无法彻底摆脱父权社会的阴影。
慢慢的,许多女性开始从“凝视”的性别意识出发,去关注女性的成长,企图打破女性被构建成景观的视角。但关于女性凝视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其也并不是站在男性凝视对立面的概念。
正如应该被反对的不是性感或者“白幼瘦”这些特征本身,而是反对把这两个词作为女性的标签,以及把性感色情化的想法。任何词都不应该用来定义女性,也不应该让所有人都要朝着同一个审美方向一股脑走到头。
图为 不要评论人家的身体
当然,在现在的审美环境中,我们必不可少地会受到影响,甚至“顺从”男性凝视。但我们也应该知道,这不一定是女孩自己的错,更不是她们要“媚男”,要“擦边”。
那我们究竟如何摆脱男性凝视,又该怎样拥抱更多元的审美呢?
大家见到过什么“反男凝”的形象吗?
生活中的女性凝视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自己的看法~
参考文献:
[1]姚月洁. “性别的凝视机制: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化认同.” 美与时代:下半月 6 (2011): 59–62.
[2]陆绍阳 杨欣茹. “俯视手掌的权力:重回男性凝视的网红直播视频.” 新闻爱好者 2 (2017): 53–55.
[3]吴颖. “‘看’与‘被看’的女性——论影视凝视的性别意识及女性主义表达的困境.” 浙江社会科学 5 (2012): 145–148.
[4]陈影. “世纪之交中国女性电影中的‘女性凝视’研究.” 安徽大学, 2018.
[5]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男性凝视
p.s. 如果想互动但不想留言被放出,可以写上【请勿精选】哦~
编辑:坚定购买大口袋裤子的白菜
/ 莓辣进三次小黑屋了55 关注小辣防走丢 /
/ 往期精彩 /
··· 你还可以从这里找到我们 ···
莓辣大助手企微
微博
@莓辣MAYLOVE
@莓辣-色阿
bilibili
@莓辣MAYLOVE
小红书
@莓辣MAYLOVE
ID:719667895
抖音
@色阿和莓辣ers
··· ©️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违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