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飞天扣苍穹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的托举下点火升空,开始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1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这是中国建设航天强国的最新里程碑。
逐梦苍穹,筑梦航天,中国航天将不断放飞梦想,标注新的高度。
《太空探索》
扫描二维码阅读
刊物简介:
《太空探索》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宇航学会主办的权威性航天科普月刊,杂志创刊于1981年,前身是科普双月刊《航天》,由聂荣臻元帅题名,1999年改名为《太空探索》。《太空探索》密切关注国内外航天热点、重点事件,及时跟踪重大航天工程进展,并进行全方位的科普性解读。近年来,杂志对中国以及国外的各类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深空探测等活动等进行了权威性、科学性、全方位、多视角解读,确立了航天科普杂志的领头羊地位。
本期精彩导读:
9月17日,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首批航天员凯旋。13时3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安全着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状态良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七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航天员乘组于当晚进入空间站组合体,开始了太空生活。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记录。
《国际太空》
扫描二维码阅读
刊物简介:
《国际太空》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情报性月刊。《国际太空》杂志已成为国内全面、深入和及时介绍世界航天科技最新进展的权威性综合指导类情报月刊,是国内航天期刊中的精品,具有较大影响力。每期《国际太空》都报送给国家发改委、总装备部、总参谋部、空军、二炮、科技部、地质部、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工局、国家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国家减灾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有关单位。
本期精彩导读:
2021年6月11日,国际航天局在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记”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天问一号“饶、着、巡”目标的实现,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大众科学》
扫描二维码阅读
刊物简介:
《大众科学》杂志1980年创刊,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大众科学》以“为大众生活提供科学意见”为宗旨,围绕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及时的报道科学发明、科技事件、科技动向;对科学知识、科学现象、科技前沿领域的发展趋势等,深入浅出地进行科学解读;以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方式,向大众传递最新的、实用的科技资讯和生活科普知识。
本期精彩导读:
此次嫦娥五号落月有四大看点。看点一:“选址准、落得稳”嫦娥五号任务的落月和近月制动一样,有且只有一次机会,必须一次成功。看点二:着陆缓冲“显身手”落月的关键在于平稳二字。看点三:“天黑请闭眼”在降落的过程中,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距离月面较近时,主发动机会激起月尘,容易触发月尘污染星敏感器,从而影响上升器后续的月面起飞。看点四:定向天线“一线牵”落月牵动着国人的心。
《科学中国人》
扫描二维码阅读
刊物简介:
《科学中国人》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主办的高层次科普杂志。自1993年创刊以来,以内容丰富(包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信息量大(关注国内外科教领域焦点和前沿科学),深入报道广大尊重科学、应用科学、传播科学的人士(包括科学家、科技型企业家及政府、教学科研单位高层管理人员)为特色,在我国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两院院士)群体中有着良好的声誉和重要的影响,是了解科教界热点、最新科研动态和前沿科学的读物。
本期精彩导读: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来源:中文报刊部
编辑:鄂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