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城,而放弃老城?老城区将何去何从?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每次写武汉新城或者是长江新区的时候,总会有一部分站出来说,三环内都没搞好为什么要发展郊区;
还有人说中心城区到处老破小、搓板路,不能为了卖地又搞个新城;甚至有人说掏空老城,得不偿失。


确实,随着城市逐步发展,曾经是农田的地方慢慢都竖起了高楼大厦,道路宽敞,气派十足!
而曾经繁华的城区部分地方由于建筑老化、城中村未拆迁等各种原因,导致这些地方破败不堪。
于是部分人就很抗拒武汉发展郊区,规划新城,认为应该先把老城处理好,不应该抛弃老城区。那么武汉真的抛弃老城了吗?老城区将何去何从?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谈谈为什么武汉热衷开发新城。
01新城开发成本比老城低

其实不管是武汉,还是其他城市,开发新城的本质原因就是因为老城区的拆迁成本远远高于新城。
首先是资金成本,老城区都是老建筑楼,人口密集,地处繁华地带,越繁华的地方拆迁所需的资金就越大。
而新城规划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农田荒野,少有村庄,人口不是很多,拆迁补偿所需要的资金比老城区少很多。
除非是城区某个地段特别好,开发商能快速有效的回本,不然大部分的开发商更愿意投资新城。
另外就是时间成本,前面提到了老城区人口密集,这就意味着相关拆迁工作就会很复杂,只要一户人家不愿意,就可能导致整个项目无法推进。比如武汉11号线二期,就是被各种拆迁卡脖子。

而这种情况在新城却很少,毕竟人少,拆迁沟通不是很困难。除非是补贴的价格非常不合理,一般很多人都会同意,很少有卡脖子的情况。
相对而言,新城的开发时间更多,项目更快完工,比如光谷东的11号线一期,修的就比老城区的二期快多了。
最后在规划空间上,老城区本身已经发展比较成熟,能提供开发的地方不是很多,就算有些地方拆迁了,也只是一小块地方一小块地方,不利于连片规划。
但是新城不一样,新城是一张白纸,可以全面统一进行布局,规划空间很大。
如果你是城市发展的决策者,你是会死守三环,还是迈出三环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呢?
02旧城改造焕发新生机

看到这,很多人会说难道老城就应该被放弃吗?其实武汉并没有放弃老城区,在建新城的同时,也在通过旧城改造的方式,让老城也焕发新生机。
在2015年之前,中心城区确实很多地方进行大拆迁,特别是在满城挖的时候,城区很多老破小都夷为平地换成了崭新的高楼大厦。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可以一拆了之,很多地方压根就无法拆迁。

比如一些民国时期留下来的历史建筑,这些地方的建筑属于文物级别,即使再破再旧也不会拆,只会通过翻修维护,改造成文化创意园或者文艺街区。
比如汉口租界以及武昌昙华林这一块。
然后就是早期单位分的福利房或者是早期建设的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房屋存在破败、环境不堪等情况。
对于这类房子,虽然有一些地方有相关拆迁的规划,但是迟迟没有开发商接盘,也只能暂时旧改。
比如相关部门会对电网、水网以及小区外围的路网等基础配套进行改造,加强消防措施。

而那些因城市发展而遗留下的城中村,一部分拆迁了,没拆的基本上要么拆迁成本过大,要么地段不好,暂时并没有相关拆迁计划,只能进行棚户区改造。
所以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不是武汉不发展老城区,而是有些地方确实没有办法拆迁。
武汉能做的,也只能是提升这些地区的一些基础配套,改善老城区居民环境,让老城区也焕发新活力。
///

任何城市都有老城区和新城区,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但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发展并不矛盾和冲突,因为新城在发展的同时,老城也在换新颜。
新旧交替才是一个发展中的城市该有的样子,即使是北京和上海,在繁华的大厦背后,也有一些看似破旧矮小的房子。
有人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水泥森林是武汉,狭窄幽长烟火气十足的街角小巷也是武汉。
小编觉得也许正是因为新旧交替,才让这座城市显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因为新城和旧城的融合不仅见证了历史,也推动了时代发展。
-END-
编辑:筱攸
图片:网络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