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龙记》看似是以屠龙刀和倚天剑为故事的依托,而实际上,故事真正的主线,却是由第一反派混元霹雳手成昆,挑拨明教和中原六大门派之争,一直到全书的结尾,才在少林寺武林大会当中,由男主张无忌最终和以少林三渡为代表的中原武林相和解,最终天下豪杰一起反抗蒙元,恢复华夏。
![]()
而这一切的起因,是因为明教前教主阳顶天的妻子和她的师兄成昆有私情,成昆报复明教所致。
说到这,有一点很奇怪,既然当时的阳顶天,发现了成昆和妻子的私情,为什么他不当场杀了成昆?难道是因为他打不过成昆吗?
原文道:
圆真森然道:'当年阳顶天武功高出我甚多,别说当年,只怕现下我仍及不上他当年的功力……'”
这一句话就解释了,如果阳顶天没有受伤,神完气足,完全可以击杀成昆。所以,他不杀成昆绝不是因为打不过成昆。
【1】
说起来,阳顶天和成昆师妹的这段婚姻,算是一段孽缘,成昆虽然行事卑鄙无耻,但是,也算是事出有因。
当初,成昆和阳顶天夫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恩爱。关键是,二人早有婚约。
只不过,阳顶天也看上了成昆的师妹,按说这也正常,一家女,百家求。
可是,成昆师妹实际上是不同意和阳顶天结婚的,奈何她的父母看到阳顶天成为了明教教主,所以,就做主把女儿嫁给了阳顶天。
![]()
但是,这段只是成昆的一面之词,实际的情况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倚天屠龙记》与《笑傲江湖》等没有实际背景的金庸武侠著作不同,它的背景明确在蒙元时期,而当时的明教,虽然算是江湖第一大教门,势力强大,但是,实际上则是反对蒙元朝廷的反逆。
如果真的是世家大户,那么,几乎不可能想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这完全等于自己也宣布造反了。
所以,成昆师妹的父母,绝不是因为贪图阳顶天的教主之位,才把女儿嫁给阳顶天的,而是因为他们同样有反抗蒙元统治的意愿。
按照成昆所说,他唯一的弟子谢逊也是在加入了明教,并且成为了明教的四大法王之一的时候,他才知道的。
这其实有些难以自圆其说,当时的谢逊武功比后来还差得远,人又不过二十多岁,何德何能成为明教四大法王之一?
要知道,同样作为明教光明左使的杨逍,少年的时候,就可以击败峨眉派灭绝师太的师兄孤鸿子,这时候的谢逊,比起杨逍来还要差得远。
而且,明教本身就是秘密结社的造反教门,怎么可能对加入的教徒,特别是高层不核实来源呢?
![]()
明教不可能不知道谢逊是成昆的弟子,也就是说,阳顶天可能早就知道夫人有这样一个感情甚好的师兄,他在用提拔谢逊的方式,对成昆示好,奈何这种事情这样示好是没有意义的。
阳顶天虽然对夫人也好,终究年龄大了二十多岁,势必存在代沟。加之,作为教主,阳顶天事务繁忙,为了建设明教,他没有多少时间陪伴阳夫人。
时间久了,阳夫人就想起师兄来,一来二去,有了私情。
最终,成昆的恨意,从对阳顶天转向了整个明教。
【2】
至于阳顶天,他之所以最后没有杀成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因为阳顶天武功虽高,但是成昆也不弱。
如果单挑,阳顶天肯定可以胜成昆,但是当时在密道之内没有帮手,是不是能秒杀成昆其实存在疑问,阳夫人虽然认为阳顶天出手就能杀了她和成昆,终究只是个人判断。
二是因为阳顶天当时因为知道了阳夫人和成昆私会,内息紊乱,走火入魔,功力发挥混乱,实力发挥有限。
![]()
三是因为阳顶天练功岔气之后,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而当时身边除了夫人和成昆,没有其他人,他一死,明教高层势必混乱,他当时只能利用纸笔写下对明教的后事安排,这样就耽误了时间。
夫人妆次:夫人自归阳门,日夕郁郁。余粗鄙寡德,无足为欢,甚可歉疚,兹当永别,唯夫人谅之。三十二代衣教主遗命,令余修习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后,率众前赴波斯总教,设法迎回圣火令。本教虽发源于波斯,然在中华生根,开枝散叶,已数百年于兹。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与周旋到底,决不可遵波斯总教无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为主。圣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华明教即可与波斯总教分庭抗礼也。”
他开始是对夫人表达歉意,后来主要是安排他死后,决不能和蒙元妥协,是必要抗争到底。不然的话,阳顶天担心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付诸流水。
而阳顶天之所以没有杀那两人,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等不到汇其明教高层再安排了,他已经出不了密道了。所以,他对明教的人事安排都写下了。
阳顶天希望阳夫人带着他的亲笔信交给明教高层,他自然不可能不怨恨阳夫人和成昆,但是情急之下,也能选择相信阳夫人了。
今余命在旦夕,有负衣教主重托,实为本教罪人。盼夫人持余此亲笔遗书,召聚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护教法王、五行旗使、五散人,颁余遗命曰:'不论何人重获圣火令者,为本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于此之前,令谢逊暂摄教主之位,处分本教重务。不服者全教共攻之。'”
在这种情况下,阳顶天并没有打算放过成昆,他想让阳夫人带着信函先离开,然后把石门关住,和成昆同归于尽。
![]()
因为阳顶天肯定命不久矣,但是成昆假如真的被关在石门当中,就是要被活活饿死了,阳顶天对成昆的怨恨不可谓不深。
但是,因为阳夫人跪地请求阳顶天饶了成昆,阳顶天情急之下猝然长逝,就来不及执行计划了。这样,才让成昆逃过一劫。
而阳夫人这时候突然感觉对不起阳顶天了,就趁着成昆不注意自尽了。而成昆也就没有留意到这封信函,因此,才留下了这么多的秘密。
而这一切的起因,是因为明教前教主阳顶天的妻子和她的师兄成昆有私情,成昆报复明教所致。
说到这,有一点很奇怪,既然当时的阳顶天,发现了成昆和妻子的私情,为什么他不当场杀了成昆?难道是因为他打不过成昆吗?
原文道:
圆真森然道:'当年阳顶天武功高出我甚多,别说当年,只怕现下我仍及不上他当年的功力……'”
这一句话就解释了,如果阳顶天没有受伤,神完气足,完全可以击杀成昆。所以,他不杀成昆绝不是因为打不过成昆。
【1】
说起来,阳顶天和成昆师妹的这段婚姻,算是一段孽缘,成昆虽然行事卑鄙无耻,但是,也算是事出有因。
当初,成昆和阳顶天夫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恩爱。关键是,二人早有婚约。
只不过,阳顶天也看上了成昆的师妹,按说这也正常,一家女,百家求。
可是,成昆师妹实际上是不同意和阳顶天结婚的,奈何她的父母看到阳顶天成为了明教教主,所以,就做主把女儿嫁给了阳顶天。
但是,这段只是成昆的一面之词,实际的情况当然没有那么简单。
《倚天屠龙记》与《笑傲江湖》等没有实际背景的金庸武侠著作不同,它的背景明确在蒙元时期,而当时的明教,虽然算是江湖第一大教门,势力强大,但是,实际上则是反对蒙元朝廷的反逆。
如果真的是世家大户,那么,几乎不可能想把女儿嫁给这样的人,这完全等于自己也宣布造反了。
所以,成昆师妹的父母,绝不是因为贪图阳顶天的教主之位,才把女儿嫁给阳顶天的,而是因为他们同样有反抗蒙元统治的意愿。
按照成昆所说,他唯一的弟子谢逊也是在加入了明教,并且成为了明教的四大法王之一的时候,他才知道的。
这其实有些难以自圆其说,当时的谢逊武功比后来还差得远,人又不过二十多岁,何德何能成为明教四大法王之一?
要知道,同样作为明教光明左使的杨逍,少年的时候,就可以击败峨眉派灭绝师太的师兄孤鸿子,这时候的谢逊,比起杨逍来还要差得远。
而且,明教本身就是秘密结社的造反教门,怎么可能对加入的教徒,特别是高层不核实来源呢?
明教不可能不知道谢逊是成昆的弟子,也就是说,阳顶天可能早就知道夫人有这样一个感情甚好的师兄,他在用提拔谢逊的方式,对成昆示好,奈何这种事情这样示好是没有意义的。
阳顶天虽然对夫人也好,终究年龄大了二十多岁,势必存在代沟。加之,作为教主,阳顶天事务繁忙,为了建设明教,他没有多少时间陪伴阳夫人。
时间久了,阳夫人就想起师兄来,一来二去,有了私情。
最终,成昆的恨意,从对阳顶天转向了整个明教。
【2】
至于阳顶天,他之所以最后没有杀成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因为阳顶天武功虽高,但是成昆也不弱。
如果单挑,阳顶天肯定可以胜成昆,但是当时在密道之内没有帮手,是不是能秒杀成昆其实存在疑问,阳夫人虽然认为阳顶天出手就能杀了她和成昆,终究只是个人判断。
二是因为阳顶天当时因为知道了阳夫人和成昆私会,内息紊乱,走火入魔,功力发挥混乱,实力发挥有限。
三是因为阳顶天练功岔气之后,就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而当时身边除了夫人和成昆,没有其他人,他一死,明教高层势必混乱,他当时只能利用纸笔写下对明教的后事安排,这样就耽误了时间。
夫人妆次:夫人自归阳门,日夕郁郁。余粗鄙寡德,无足为欢,甚可歉疚,兹当永别,唯夫人谅之。三十二代衣教主遗命,令余修习乾坤大挪移神功有成之后,率众前赴波斯总教,设法迎回圣火令。本教虽发源于波斯,然在中华生根,开枝散叶,已数百年于兹。今鞑子占我中土,本教誓与周旋到底,决不可遵波斯总教无理命令,而奉蒙古元人为主。圣火令若重入我手,我中华明教即可与波斯总教分庭抗礼也。”
他开始是对夫人表达歉意,后来主要是安排他死后,决不能和蒙元妥协,是必要抗争到底。不然的话,阳顶天担心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付诸流水。
而阳顶天之所以没有杀那两人,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等不到汇其明教高层再安排了,他已经出不了密道了。所以,他对明教的人事安排都写下了。
阳顶天希望阳夫人带着他的亲笔信交给明教高层,他自然不可能不怨恨阳夫人和成昆,但是情急之下,也能选择相信阳夫人了。
今余命在旦夕,有负衣教主重托,实为本教罪人。盼夫人持余此亲笔遗书,召聚左右光明使者、四大护教法王、五行旗使、五散人,颁余遗命曰:'不论何人重获圣火令者,为本教第三十四代教主。于此之前,令谢逊暂摄教主之位,处分本教重务。不服者全教共攻之。'”
在这种情况下,阳顶天并没有打算放过成昆,他想让阳夫人带着信函先离开,然后把石门关住,和成昆同归于尽。
因为阳顶天肯定命不久矣,但是成昆假如真的被关在石门当中,就是要被活活饿死了,阳顶天对成昆的怨恨不可谓不深。
但是,因为阳夫人跪地请求阳顶天饶了成昆,阳顶天情急之下猝然长逝,就来不及执行计划了。这样,才让成昆逃过一劫。
而阳夫人这时候突然感觉对不起阳顶天了,就趁着成昆不注意自尽了。而成昆也就没有留意到这封信函,因此,才留下了这么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