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拥半壁江山的陈友谅,为何会输给朱元璋?



古道
1363年8月底,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鄱阳湖水战结束,天下走势大定。
朱元璋以少胜多,统一江南势在必得。
陈汉皇帝陈友谅,突围时被流矢射中,当场身亡,草率退出历史舞台。
《明史·陈友谅传》评价:“友谅,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说陈友谅是好猜疑,玩弄权术的弑主之徒,被明君朱元璋击败,理所应当。
陈友谅是心黑手狠,胆大妄为没错,但要说他擅长玩弄权术,还真有点冤枉他。
相反,从政治和军事上讲,他还是够狠不够阴,太傻太天真。

▲陈友谅/剧照
01
红巾军四起时,出身渔民之家,曾做过基层公务员的陈友谅,投奔了反元的天完国。
为什么叫“天完国”?请看,“大”上加“一”为“天”,“元”上加“宀”是“完”。
“天完”就表示压倒“大元”,表达了创始人徐寿辉,势要让大元完蛋的朴素想法。
陈友谅投奔天完国后,靠着早年的文书经验,外加有计谋,很快得到当时天完国丞相倪文俊的提拔重用。
倪文俊自认文武双全,而徐寿辉德不配位,没能耐做一国之主,所以他想暗杀徐寿辉,篡夺帝位。
不料很快被人识破追杀,他一路奔逃到了黄州,也就是陈友谅的驻地。
陈友谅大开城门,摆出一副热情招待的模样,可就在倪文俊以为自己逃过一劫的时候,早己埋伏好的刀斧手,突然杀出。
倪文俊就这样死在了他曾经最信任的部下的手中,他的项上人头,成为陈友谅的投名状。
陈友谅由此接管了倪文俊的军队和地盘,以所谓匡扶之功,一跃成为天完国的第一重臣。
陈友谅的权势,甚至比皇帝徐寿辉还要大。徐寿辉驭下能力堪忧,手下各将虽然仍把当老大,但经常是各干各的。所以陈友谅杀倪文俊后得到的部队,实际上就是他的私人武装。
陈友谅想得到更多的武装,于是,他以图谋不轨的名义,干掉了赵普胜。
赵普胜,徐寿辉手下四大金刚之一,善用双刀,人称“双刀赵”。赵普胜手下猛将如云,作战勇猛且精通兵法,在做安庆和池州守将期间,大败徐达,成功阻挡朱元璋方的西进。
杀赵普胜,可谓是陈友谅败亡的开始。
赵普胜和赵普胜和倪文俊不同,倪文俊是“背主”,但赵普胜可没有“背主”,陈友谅对赵普胜痛下杀手,彻底暴露了他是个不讲道义的妄人,跟着他干,小命难保。
天完国其他干将如丁普郎、傅友德,听说此事后,立马溜了,跑到朱元璋处继续当差。
这就不难看出陈友谅的短视,够狠不够阴,天下未定就自毁长城,获利的只能是对手。
反观朱元璋,伯乐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想彻底掌权,一招弃约不战,借刀杀人干掉了郭子兴长子郭天旭,妻弟张天祐,千般算计的狠毒不着一点痕迹。

▲朱元璋/剧照
02
手下能将跑完了,天完国皇帝徐寿辉,真正成为光杆司令,陈友谅手中的棋子。
留着徐寿辉,对陈友谅来说,不仅不会有什么威胁,反而有说不尽的好处。
例如,如果陈友谅聪明点,完全可以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惜陈友谅不懂乱世中韬光养晦的妙用,他设伏杀掉徐寿辉,而后匆匆等位,完全没意识到,当下乱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才是制胜关键。
反观朱元璋,精明地躲在傀儡皇帝小明王背后,号令群雄,直到大局已定,才送小明王“上路”。
陈友谅的匆匆弑主,带来了很多恶果。
首先,置自己于道义有亏的窘境。元末群雄逐鹿,也要打着除暴安民的口号,陈友谅弑君自立,以下犯上,非儒家社会能容。
另外,原来徐寿辉旗下的几只队伍,虽各干各的,但好歹认同徐寿辉为“共主”。徐寿辉一被杀,旗下队伍分崩离析,有实力的将领,更是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自立或者投奔朱元璋等其他红巾军。
其实,陈友谅和朱元璋,都是能吃苦,能打仗,能战斗的枭雄。但俩人差别之一,大概就在这人心争取和权术应用上。
元朝末年,就是《大秦帝国》所说的大争之世。大争之世,争什么?无非就是争两个“人”,一是人才,二是人心。谁能笼络更多的人才,争取更多支持,谁就能赢得天下。否则,就只有出局。
朱元璋把自己当成一个权衡天下的上位者,乱世之中懂得韬光养晦,先戴仁善面具,后露阴毒獠牙,论拿捏人心,再无二人。
陈友谅虽然称帝了,心理上还只是计较一战输赢的狭隘将军,大局观是不需要的,仁义是不存在的,人心是杀出来的。这些致命缺陷,让陈友谅即便手握六十万大军,依然不得人心,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推荐阅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