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污则砍头剥皮,朱元璋铁腕反腐,为何以失败告终?



古道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的老部下(参与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明夏政权的战役,平定两广地区),永嘉侯朱亮祖,以及他的长子朱暹,被朱元璋用鞭子活活抽死了。
朱家人还没来得及给父子二人下葬,又收到宫里朱元璋的圣谕。
大致说:朱亮祖父子二人贪赃枉法,污蔑忠臣,罪不可诛。念及朱亮祖有功,给他留了全尸。但朱暹你们就不用埋了,朕已经命人将他的皮剥了下来,做成稻草人,悬挂于闹市,供民众参观,为贪官警戒。
人皮稻草人,短短五个字,让人胆寒。
但这,只是朱元璋反腐的小小示范。
反腐,朱元璋同志是认真的。

01
朱亮祖,明朝开国大将,建国后继续平定两广。
凭借在两广地区的丰富经验,洪武十二年,朱亮祖被派往广东镇守,可谓位高权重。
但朱亮祖此人,有个致命缺点,骄狂。
建国后仍不改其匪气作风,鱼肉乡民。
当时的番禺县(今广州番禺区)县令叫道同,为人刚正、清廉。
由于执法严厉,道同与当地的土豪劣绅发生了矛盾。
这些土豪吃了亏又拿道同没办法,便拉拢土皇帝朱亮祖,希望他能帮忙从中调节。
朱亮祖收了好处,宴请道同。谁知道同不为所动,还质问亮祖身为朝廷大臣,怎能为垃圾小人当说客。
敬酒不吃吃罚酒,道同彻底惹恼了朱亮祖。
此后,朱亮祖多次干涉道同正常执法,甚至还派当地黑社会,暗中设伏,打了道同一顿。
但道同没有屈服,坚决与恶势力朱亮祖斗到底。
二人的矛盾,在道同抓获恶霸罗氏兄弟时,达到顶峰。
罗氏兄弟是朱亮祖爱妾的亲戚,小妾嘤嘤求情,朱亮祖热血上头,竟敢动用军队包围县衙,强行将人犯给抢了出来,丝毫不把道同放在眼里。
道同忍无可忍,决定告状——给朱元璋发官驿快递,弹劾朱亮祖。
不过道同忽略了两点:第一,朱亮祖在他身边安排了不少人肉摄像头,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第二,朱亮祖有他不具备的优势——军马,这可比驿站的马快多了。
朱亮祖有样学样,火速派了最好的人马,提前到达京城,先狠狠地告了道同一状。
朱元璋是个头脑容易发热的人,一看到朱亮祖的告状信,直接安排人把道同给灭了。

斗倒道同,朱亮祖得意极了,自觉从此高枕无忧。
当然,朱亮祖心里也不是没担心。
他跟随朱元璋南北征战,深知此人对贪官深恶痛绝,而且为人处世,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道同的那封信,一旦送到老朱手里,后果堪忧。
02
不得不说,朱亮祖不愧是老部下,确实了解朱元璋。
道同死了没多久,京城大理寺来人了:奉朱元璋手谕,抓人。
朱亮祖慌了,朱元璋还真为了一个小小知县,对自己下手?
再次出于对朱元璋的了解,朱亮祖十分老实地交出兵权,准备进京请罪。
不过,大理寺的官员并不急于上路,却问他:“你的长子朱暹呢?”
朱亮祖听得寒毛直竖,他知道儿子这次也要遭殃了。
因为朱元璋的人生哲学正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
虽然带着儿子上路,朱亮祖仍心存侥幸:再怎么样,自己也是开国大将,借刀杀个小小芝麻官,最多也就受下责罚,不至于被砍头吧?
这个想法,一看就是朱亮祖钻研朱元璋反腐精神不到位。
朱元璋穷苦人家出生,父母兄弟被饿死,恨透了贪官污吏。
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就在大明高级干部座谈会上,说过一段非常走心的话:
从前我当老百姓时,见到贪官污吏对民间疾苦丝毫不理,心里恨透他们,今后要立法严禁,遇到有贪官敢于危害百姓的,决不宽恕!

果然,朱亮祖的结局,不太好。
洪武十三年,朱亮祖与长子朱暹,被押到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没有跟他废话,亲自动手,上来就用鞭子抽了朱亮祖。
侍卫们一看皇帝都亲自上阵了,纷纷加入动手队伍。
朱亮祖与他的儿子朱暹,就这样被活活鞭死。
之后,朱暹与其他犯事的广东土豪,被剥皮悬挂在闹市,供众人参观,以为后世警戒。
朱亮祖父子堪称朱元璋反腐的首个下酒菜,无意中创造了两项记录:第一个被剥皮做成稻草人的朝廷大员;第一个被当廷打死的大臣。
不过他并不是最后一个。
此后,朱元璋对待贪官污吏的态度越来越严厉。

03
朱元璋放大招:群众可自行“上访”检举贪官,有能力者,还可扭送贪官,送至京城审理治罪。
如果有人胆敢阻挡,那就别想活了,不但自己要被处死,还要株连九族。
这绝对是中国法制史上的创举。
可惜,操作性不强,真正实行的百姓不多。
但没关系,老朱有大杀器——检校。
这个检校,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锦衣卫,专门“察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比后世的某委管得还宽。
对于检校的举报,朱元璋很重视,哪怕奏报时间是半夜,也能立刻起床办理。
就此,大明帝国的反腐制度,在举报端算是环环相扣,再无漏洞。
剩下的,就是怎么处置贪官了。

04
朱元璋对贪官的处置,一个字:杀!
弑杀的老朱,杀人手法花样百出。具体怎么杀,全看他当时心情。
比如抽肠(....)、刷洗(先用开水浇,再用铁刷子刷)、秤杆(用铁钩把人吊起来风干)等等。
杀人的门槛也很低,一开始他宣布,凡贪污60 两银子以上者,杀无赦!
60两银子,按照明初物价,折合人民币四五万。
多么?不多,但足够狠。
然而执行一段时间后,反贪效果却并不好。
气得朱元璋红了眼,扬言只要官员贪污,不论多少,全都死啦死啦的:
我想清除贪官污吏,没有想到早上刚杀完,晚上又有人犯事。那就不要怪我了,今后凡是贪污受贿的,不管多少,一律杀头
人死了还不算完,相当一部分官员死了被做成人皮稻草人,继续为大明帝国站岗放哨。
为了加大震慑的效果,朱元璋下令,在每座县衙的大门和二门之间,特别增设了一个土地祠,专门用来剥人皮,制稻草人。
恐怖至极!

05
这套反腐组合拳下来,官员到位速度,明显跟不上被砍头的速度,引发了地方官用工荒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再次创造性地发明了一项措施——“戴死罪”。
所谓“戴死罪”,就是戴着死罪办公。
换句话说就是死刑不可更改,但先不砍你,给老子站好最后一班岗,直到继任者赶来赴任。
所以明初的县衙、府衙,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堂上的官,戴着脚镣手铐,对着同样戴着镣铐的犯人,升堂断案。
不可谓不荒谬。
反腐都反到了这种程度,效果怎么样呢?
答案是不怎么样。
从洪武元年一直反到洪武十八年,朱元璋悲哀地发现,贪官越杀越多,杀不完。
尤其到朱元璋死后,明朝的贪污现象愈发严重,到了明后期,腐败索贿已经成为不成文的规矩。
朱元璋就不明白了,这些饱读诗书、重视礼义廉耻的家伙,怎么就不贪不休呢!

06
其实,在古道看来,主要原因不外乎两点。
一是朱元璋忽视制度建设与完善,过分重视严刑峻法,而严刑峻法的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
例如朱元璋规定,凡是贪污皆是死刑。那么贪一两银子也是死,贪一万两也是死。
同样都是死刑,只要没被发现,多贪点早享受,如此下来,根本不可能遏制腐败,反而会助长贪腐之风。

二是,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老朱的铁腕反腐,其实败给了人性。
老朱认为,饱暖思淫欲,人一旦钱多了,欲望需求就大,就会产生奢靡之风,不如就让官员拿低薪,人穷了,自然也就没欲望没需求,就可以清廉了。
如今看来,这样的想法太可笑。
你不能让人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这不人性!
要维护专制皇权,大明统治者只能选择用腐败换忠诚。
惩治腐败,必然带来官员不愿衷心办事,忠诚于明的问题。
这是大明的问题,也是历代君主制王朝无法解决腐败的原因。


推荐阅读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