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去过云南的人,
恐怕都不会只去一次或者一个地方。
除了昆明、大理、丽江,这里还有
太多物超所值的小众目的地,
它们或隐于山丘,或藏于路的尽头,
是云南不曾被打扰的部分。
《国家地理》推荐过的冷门古镇,
与建水不曾多让
这是个几乎没有被改造,
和商业化的原生态的古城,
全是热情朴素的本地人,
几乎没有游客。
不仅山水人文兼备,气候宜人,
均温20度左右,
每一次呼吸都是一场治愈。
还有全国最好吃的豆腐,
物价也感人,过桥米线在10元以下,
每天过得都是像神仙一样的安逸日子。
这座许多人没有发现更没有探索的小城,
就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
石屏县
一座宝藏旅居小城,
建水自驾30分钟即可抵达
小城石屏,养在深闺你可识?
去石屏之前没有抱很大的希望,
然而一到就被惊艳住了。
它有着大理、丽江
那样“云南式”的生活节奏和古城情调,
却没有沾染上太多商业气息。
极具年代感的建筑,
植被旺盛到爬满墙头,
打牌下棋的老人们三三两两......
仿佛一下就开启了时光机,
把人拉回了七八十年代。
这就是冷门小众的石屏,
一个对游客来说可能陌生的城市,
甚至很多云南人都不太了解的地方。
但去过后却觉得,
这座被严重低估的云南历史老城,
它比隔壁的建水更值得探索,
藏着历史、揣着文化、还有盖不住的美食。
这是一座活化石般的文化古镇,
它拥有1200多年的悠久岁月,
沉淀了厚重的历史底蕴!
这里文墨气息浓厚,人才辈出,
有“文献名邦”、“文学南滇第一州”
等盛誉,甚至出现过
“五步三进士,对门两翰林”的说法。
云南唯一的状元袁嘉谷,
便是出生于此。
他从封建王朝的状元,
做到现代高校的教授,
在云大执教十余年,
是激励后人拼搏进取的“偶像”。
这里整个城市就是,
一座明清建筑博物馆,而且所有,
文物、古建参观都不需要门票。
它至今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
有各级文物保单位达25处,其中
企鹤楼和陈氏宗祠还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也许历史光环已随时光慢慢褪去,
但无论是0商业化的古城,
还是秀丽唯美的高原湖泊,
抑或是花样繁多的豆腐,
这个小众目的地都能让你收获满满~
你能在这看到
不输大理建水的风景,
随手一拍就很出片。
别看石屏低调,但这里也有
建水同款法式复古风情的米轨,
有徐霞客也称赞的云南第四大湖泊,
完全不输洱海,而且人还少。
你能在这尝到
国内最好吃的豆腐,
比建水豆腐更让人魂牵梦萦。
这里制作豆腐已经有600多年历史,
当地人能用它做出200多种美食,
烤豆腐、包浆豆腐、豆腐干、豆腐丸子……
一日三餐连着吃还觉得不过瘾。
你更能在这像本地人一样,
悠悠哉哉的过慢生活。
隐藏在喧嚣闹市之中的石屏,#新手扶苗计划#
仿佛外界的繁华都与它无关,
人们永远那么悠闲,聚在街角拉拉家常,
公园里孩子们自由的玩耍。
如果你是铁路迷、美食控,
或者就是累了倦了,想过慢生活,
那么你一定不能错过这个低调的滇南小城。
石屏,未曾被许多人发现的宝藏旅居小城!
石屏,一座你来了还没离开,
就已经开始准备下次多来几天的地方。
四季如春的它,
无论何时来,你都不会失望!
因为在这里,你可以。。。
住进0商业的原生态古城,
享受慢下来的悠闲生活!
石屏古城是了解石屏必去的地方,
也许因为交通不便,游客鲜少,
古城的一切与旧时并无多大差别,
古建筑、民居也保存得完好。
建于清代的玉屏书院,
现在改成了县博物馆。
你一进门就能看到造型精致的龙门,
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工艺精巧细腻,
鲜花古树环绕着建筑,清幽又古朴。
相比建水,
石屏的文庙小而精致,
但接地气很多。
棂星门下,大成殿前,
老人们围坐一起,
象棋、麻将、扑克尽享开怀,悠然自得。
文庙后的尊经阁被改造成了大方咖啡,
老板小姐姐的烘焙手艺比咖啡还绝,
这里也成了本地人在古城最常去的地方。
在石屏古城完全
能改变你对古城的印象,
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商业业态,
有的只是石屏人最日常的小日子。
不必照着地图,
随心意钻进一条条小巷中,
你就能偶遇意想不到的风景线。
古城的小巷黄砖土墙,穿行其中,
你能遇到很多老旧的瓦房,
杜鹃和很有年代感的窗棂相互映衬,
屋檐上画着细腻的红色花纹,
让人有种回到八九十年代的错觉。
不时有孩子打闹着跑过,
老头老太们闲坐拉家常,
豆腐铺子飘出勾人的香味......
一切是那么祥和,有着
让你不自觉就沉静下来的力量。
注:图文部分摘自童颜问路,若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承接含以上行程团队定制活动,详情请咨询户外小管家,联系方式见文末。
活动咨询
大董:18621119869
饭饭:13585776791
朵朵:13671966068
电话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