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游旅途记】泡馍的故乡,西安,那个夏天的回忆


西安我去过很多次了,多到已经记不清具体的次数。只记得从钟楼到鼓楼,一路上都可以闻到各种小吃的味道,穿过鼓楼,就是回民街。这里各色美食门店五花十色,来往游客络绎不绝,不过我还是更喜欢约上三五个好友去广济街咥上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泡馍,就上几瓣糖蒜,用西安话说,嘹咋咧!也许关中人幸福的乐趣就在于此。
 
那一次去西安是在夏天,那个时候的西安还没有高铁。从火车站走出来,看到古老的城墙,我忍不住拍了一张照片晒到了朋友圈,分享总是让人感到快乐。不一会儿,一个消息就弹了出来,“哥,你来西安啦?有空一起吃个饭吧”。是一个叫陶莎的女孩发来的,几个月前我们刚刚认识。
 
那是我上一次来这里出差的时候。公交车上,我正在构思一篇论文的框架,突然发现一个高个儿的姑娘站在我旁边一直捂着肚子,我连忙起身给她让出了座位。见她感觉好些了以后,我试探性的问她需不需要帮助,她缓缓抬头,两只大眼睛忽闪忽闪,凌乱的刘海下,脸颊处有几颗痣若隐若现,如珍珠点玉一般。她低声说了一声谢谢,和我一句一句聊了起来,不知不觉竟聊了一路。她今年只有16岁,还是一个高二的学生,每个周五,她都要坐公交从西门外的学校回家。最后,她主动加我好友,还说很喜欢听我讲故事。
 
看到她发来的消息,我没有马上回复,因为我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忙。西安虽为千年古都,却早已失去了往日汉唐雄风,整个城市都散发着慵懒的气息。在朋友的协助下,我还是按时完成了工作。
 
第二天中午,我约了陶莎在南门外的一家咖啡馆见面。几个月不见,她仿佛又长高了许多,一米八的个头,已经快和我一般高了。见到我,她笑的很开心,花一样的年纪,想必是有许多开心的事。我和她聊了自己手头的工作,顺便吐槽了当地某些机构的懒散作风,她哈哈大笑。她也和我说起了自己的近况,她读的高中是市教育局直属的学校,偏向于素质教育,学业安排并不像铁一中、西工大附中那样紧张,高三前甚至有完整的假期。
 
走出咖啡馆,陶莎拉起我的手说要带我去西安最好玩的地方,吃最美味的小吃。永宁门南大街外古香古色的中轴建筑,友谊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巍峨的大雁塔,烟雾缭绕的永兴坊,都留下了我们欢快的气息。她非常喜欢我的新相机,一路上把玩个不停,我们拍了许多照片。她告诉我,夏天最适合吃一碗关中凉皮,加上一个肉夹馍,要上一瓶冰峰,这叫“梦幻套餐”组合。冰峰是一种西安土产的汽水饮料。据说在九十年代,可口可乐和健力宝等饮料行业巨头先后高调进入西安,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搞低价竞争,但西安人并不为所动,冰峰依然是他们的最爱。最终,各路饮料巨头只能铩羽而归,徒叹西安人的执着。那一天,我整整喝了两瓶冰峰。
 
下午七点多钟,已是月上柳梢头,我们又跑又跳逛的很累了,她提出要去我住的宾馆继续听我讲故事,被我义正言辞的拒绝了。我强行把她塞进了回家的公交车,她的眼睛里满是娇嗔。
 
回到宾馆,我连忙洗了个澡,转了一天,衣服都是汗涔涔的。我躺在床上翻起了照片,相机里的她,是那么的格外乖巧和美腻,看着看着模模糊糊就睡着了。
 
突然,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嗡嗡的震动声很快把我吵醒。
 
“您是哪位?”,我还有些疲倦。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哥,是我,陶莎,我到你楼下了,出来接一下我吧。”
 
我看了看手表,已经是晚上九点多钟,拉开窗帘,窗外淅淅沥沥正下着雨。她快湿透了,一头齐肩的秀发上飘满了水珠,慢慢滑落,煞是惹人可怜。我连忙给她披了一件外套,对她说:“你这么晚还在外面,家里人肯定不放心,还下着雨”。上了楼,她告诉我,她和家里说今晚去同学家了。她不喜欢回家,她爸爸总是喝的醉醺醺的回家,和她妈妈吵架,吵完就一直摔东西,有时还指着鼻子骂她……说着说着,朝阳般的脸蛋顿时梨花带雨,趴在我怀里哭了起来,站在门口,我安慰了她许久。
 
她对我电脑里的相册很感兴趣,里面有许多我去过的地方和认识的人。她不停的问这问那,还说想和我一起去傣家竹楼和赛英古镇玩。我困的上下眼皮打架,可她占据着我唯一的单人床,怎么推都不动,我拗不过她。最终,我打了个地铺睡去。第二天清晨醒来的时候,陶莎已经悄悄的走了,什么话都没有说……
 
那个夏天的记忆,已经渐渐变得模糊。
 
后来每次去西安,我都会在南门外的那家咖啡馆里坐一坐,时不时的望向窗外。也许陶莎再也不会出现了,也许下一秒,她就会突然跳到我面前,轻轻拍一下我的肩膀,莞尔一笑:“哥,你又来啦”。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