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高新区暂停摇号售房的新闻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1月3日,青岛市城阳公证处官方微信发布公告:接青岛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高新区分局通知,暂停执行《青岛市高新区商品房公证摇号售房规则》。
青岛市高新区作为当地最受欢迎的购房区域,在2018年6月,出于维护房地产市场稳定、整治炒房倒号、捆绑销售、价外加价等乱象的目的,推出了《青岛市高新区商品房公证摇号售房规则》。而今天,这项仅仅施行了半年的摇号规则便取消了。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取消摇号的文件只是取消了购房时的摇号规则,并没有取消当地的限购政策。
设立摇号规则,必然是因为僧多肉少,市场太过火热。反之,取消摇号,必然意味着热度已经有所退却。加之最近各类断断续续楼市降温的新闻,例如成都某盘无人认购而取消摇号,楼市“拐点“真的来了吗?
2007年,北上广房价奔逸绝尘,涨幅超过50%。紧跟其后的是严厉的楼市调控,交易冻结,一线城市呈现出有价无市的局面,不久后,万科率先降价。2007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金融海啸席卷全球,贸易缩水,经济下滑,股市跳水。2008年中,楼市跌到了低谷,降价维权,集体断供的事件层出不群。不久后,4万亿大救市如潮水般涌来,打砸售楼部的人群很快转头涌入了抢房团的大军。无独有偶,2014年,楼市降价,土地流拍,断供维权的现象再次上演。不少砖家学者高呼,楼市拐点已至,泡沫即将破裂,房价不久便会一泻千里。不少人纷纷卖房逃顶,但最终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棚改货币化,涨价去库存”的浪潮中,房价很快翻倍。
而2018年发生的一些事件似曾相识。对于最近流行的“拐点论”,到底应该怎么看,阳哥总结了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对于目前的经济状况。受毛衣战的影响,预期的下滑产生了蝴蝶效应,并未触及根本。一旦预期恢复,局面会逐渐扭转,而转折点必然是一些宏观重大决策或协议的达成和落实。
二、对于部分开发商降价。前几天发行的企业债(包括海外)在2018年集中到期,部分开发商现金流十分紧张,再加上限购导致售楼部门可罗雀,降价成为了快速回笼资金的唯一选择。一些前期冒进高杠杆周转导致资金链断裂的开发商必然退出历史的舞台,其近期建筑工程质量恐也难以保证。
三、在人口城镇化、基础建设现代化还没有达到合理水平的情况下,所谓泡沫破裂的“拐点“并没有存在的基础。真正的标志性转折点应该是房地产税的出台,之后的楼市发展会进入新的阶段。
楼市发展的背后,有刚性的政经保证,也有短期风险的释放,周期性的趋势伴随短期的调整才是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