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风云】屈死的权相,脱锚的纸钞


阿合马,何许人也?《元史》中并无其详细生卒年的记载,但有记录显示他是弘吉剌·按陈送给察必皇后的陪嫁奴隶,而察必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从这一点来推断,其年龄当与元世祖相当,两人自幼便已相识。阿合马早年便能言善辩,精通财赋,“以言利有宠于帝”,与忽必烈的这一层关系也为阿合马日后在政坛大显身手埋下了伏笔。
 
公元1260年,正当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汗位剑拔弩张的关键时期,阿合马升任开平同知兼太仓史,负责燕京亿万库,清算钱谷事宜,官职相当北京市副市长兼国家财政与粮食局局长。而后阿合马又升任中书省平章政事,中书省相当于国务院,最高长官中书令是由太子担任的虚职,于是平章政事成了中书省的实际领导,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总理,掌揽朝廷行政大权。
 
阿合马虽深受元世祖信任,但由于其出身卑微,为蒙古贵族所鄙视。要知道,蒙古部落实行奴隶制与种姓制度,奴隶是最卑贱的阶层,而阿合马就是奴隶出身。为了顺利的推行政令,阿合马培植出了一批足以与蒙古官僚贵族相抗衡的势力。于是,权贵们以此为由在忽必烈面前大力弹劾阿合马,称其“举贤不避亲”,然忽必烈并不为所动。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阿合马的的第一把火就烧到了不良官吏的头上。元朝建立初期,朝廷的各级官吏没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因而形成了层层剥削压榨的风气,上级压榨下级,基层官吏盘剥百姓,吏治混乱,社会动荡,民众苦不堪言。阿合马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实行缩减编制,按阶发俸的新政,裁撤冗官和多余政府机构,并定期对官员进行钩考,整顿吏治。
 
阿合马的第二把火,在于改革税制。对于新建的帝国来说,税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盐税,但市场上民间私自买卖食盐的情况非常普遍,大大减少了国家盐税的收入。于是,阿合马开始推行食盐官营制度,并增设纠察队严厉打击私盐贩运,惩治与国争利之徒。国家常年对外作战,仅凭盐税收入很难支付巨额军费。因此阿合马决定扩大税源,将过去豁免征税的僧侣、道士、工匠等作为征税对象,并严厉打击权贵偷税漏税的现象。此举触动了元朝贵族和官僚们的奶酪,此前他们从事的商贸敛财活动凭借权势与地位从不缴税,如今阿合马的强硬政令让他们因纳税而损失不菲。阿合马的铁腕为帝国财政增加了巨额的收入,却也得罪了众多的蒙古权贵阶层。
 
阿合马还有第三把火,推行矿冶。阿合马非常重视自然资源的开采,尤其是铁矿和石绒,在钧州、徐州等地兴办冶铁,设立专管机构。大量的生铁被铸成农具,与农户交换粮食达5万石(一石等于100斤),以应军需。石绒是一种硅酸盐类矿物,可用于制造纺织物,如石棉绳、石棉带、石棉布等,为军民两用之物。石绒的大量开采和纺织物的生产与销售也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满足了忽必烈穷兵黩武的需要。忽必烈对阿合马的执政能力非常满意,《元史纪事本末》中记载:“见阿合马行事时有成绩,帝由是益奇其才,专委任之,所言无不从”,后擢升其为荣禄大夫。
 
阿合马在任的又一得意之作,便是统一货币。早在公元1260年阿合马担任财政局长时,他便在统治区推行了中统元宝交钞,简称中统钞,这是一种分为铜炒版和纸钞版的货币。为了构建这种新货币的信用,阿合马创立了以白银为锚定物的货币发行制度,即在各路设立钞银平准库,每发行一张交钞,必有对应面额的白银作为储备,手持交钞的任何人都可以在帝国各个地方兑换等额白银。此外,阿合马规定盐税、茶税等税收通通缴纳中统钞,确保其流通价值。很快,这种交钞(大部分为纸钞)便在元朝统治的地区流行了起来。
 
1276年,忽必烈攻灭南宋,如何统一南北的货币体制这一难题摆在了阿合马的面前。南宋政权在濒临灭亡时期超量发行的会子、关子这两种法币,如同解放前国民党在统治区发行的金圆券一样,毫无货币信用可言,造成了江南地区的恶性通货膨胀,百姓深受其害。阿合马很快颁布法令:会子、关子通通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兑换为中统钞,这一法令对南宋百姓大有裨益,没有任何锚定物的法币换成以白银为锚的中统钞,怎么说也算是一笔划算的买卖。这一措施很快将原南宋统治区的经济形势稳定了下来。
 
阿合马虽然在忽必烈建元初期为帝国的经济稳定和财政收入呕心沥血,居功至伟,但因为其铁腕政策把蒙古权贵得罪了一个遍,尤其引起了真金太子的不满,朝中官僚与贵族早就想除之而后快,只因阿合马有忽必烈护佑而无可奈何。
 
公元1282年三月某日,忽必烈与真金太子去上都巡视,益都千户王著与一名自称法师的逃兵高和尚带队组成了一支80人的流民队伍,谎称为太子的队伍回京师参加佛事,在夜间进入大都,并要求中书省、枢密院大小官员来面见太子。阿合马不知有诈,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及留守司一众官员来到东门迎接太子,只见伪装太子的人将阿合马叫至马前,大骂阿合马奸佞,命左右杀之,王著随即用袖子里藏着的铜锤砸碎了他的脑袋,一代理财名臣当场殒命。
 
阿合马死后,蒙古权贵对他的弹劾与谩骂如潮水般涌来。为平息众怒,忽必烈下令对阿合马“发墓剖棺,戮尸于通玄门外,纵犬啖其肉”,百官交手称赞。至此,阿合马被扣上了各种莫须有的帽子,彻底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元史奸臣传》中这样描述这位权相:“阿合马在位日久,益肆贪横,阴牟交通,专事蒙蔽,逋赋不蠲,众庶流移”,指其横征暴敛,但描述抄家时却仅仅用“子侄皆伏诛,没入其家属财产”一笔带过,反而长篇累牍描述其家中两幅画中的内容,指其含沙射影,意图谋反。
 
阿合马如此不受权贵们待见,除了他强硬的税收政策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是一个地位低下的色目人(除蒙古族和汉族以外的人)。《马可波罗游记》中对阿合马之死做了详尽的记载,书中认为阿合马的死因主要为民族问题。在高贵的蒙古贵族眼中,奸诈贪婪是色目人的本性,卑贱之徒岂能凌驾于上朝皇族之上。
 
没有了阿合马的银锚制度,中统钞的发行再也不受节制。为了加大对蒙古权贵的赏赐来维持政权稳定,忽必烈下令大肆印制中统钞。随着中统钞的“脱钩”,可怕的通货膨胀再次袭来,平民的财富被洗劫一空。
 
谁能解决忽必烈眼前最头疼的问题?一名汉人早已经蠢蠢欲动。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