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它有何作用?



今天早上,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到了下午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与天和核心舱完成对接,历时6.5小时。
这是天和核心舱发射入轨后第一次和载人飞船对接(之前对接了货运舱),而神舟十二号的三名宇航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可以进入核心舱按计划实施任务。
同时,这也意味着,距离我们中国自己独立建设的空间站——天宫空间站建成又近了一步。
这次的三名宇航员将在这里待上三个月,他们会对核心舱进行一些日常维护,出舱活动和作业,以及一些科学实验,还有重要的一点是验证长期驻留的保障技术,为将来的载人任务做准备。

图注:天宫空间站的组成
在接下来的总共8次任务中,核心舱将继续对接两个实验舱(问天号和梦天号),以及陆续的3次载人飞船和3次货运飞船的对接,预计到了2022年11月,整个天宫空间站搭建完成并进入正式运营状态。
有意思的是,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很可能会在2024年的时候退役,到时地球轨道上将只有一个空间站,那就是咱们国家的。
因此,天宫空间站对于全人类来说意义重大。
但是,当我们回顾中国航天的历程,用互联网流行语就是“鬼知道我们经历了什么”和“连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

图注:国际空间站的组成
很多人对于国际空间站并不陌生,它是由美国主导,16个国家共同参与建造完成的超级项目,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人造“天宫”,不过参与国家基本都是发达国家为主。
亚洲国家中,除了日本之外,登上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还有韩国和马来西亚各一名,而美国有152个人去过,其中包括6名游客,但就是没有中国的宇航员。
据说我们是有过多次申请参与这个项目的,但是都被拒之门外。

图注:神舟一号发射
国际空间站是1998年开始正式建设的(1998年发射曙光号,类似我们的核心舱),其实这个时间段我们的航天技术并不算落后了。

图注:神舟一号返回舱
要知道1999年我们的神舟一号就已经成功实现往返了,而到了2003年,我们的神舟五号就载着杨利伟往返太空了,我们是第三个自主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如果航天事业有个国际排名的话,那个时候我们都能排进第三。

图注:返回舱中的杨利伟
即便如此,我们的宇航员还是被国际空间站拒之门外,有点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满满敌意的味道。
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打造了一系列自主研发和知识产权的火箭,载人飞船,货运飞船。
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升空,打通了天地往返之路开始,到今天神舟十二号发射和对接成功,中国航天人从来都不辱使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历经22年总共12次飞行,100%的成功率。
神舟十二号与核心舱的成功对接,代表着中国空间站最重要的拼图也已经成功完成。

很多人可能还会好奇,这个全部由中国自主打造的空间站是否会只满足于中国宇航员和科学家呢?
其实,我们搭建空间站是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下,所以天宫空间站将会为所有联合国成员开放。
当然,现在已经有27个国家的42份科研项目申请进入天宫空间站,但是空间站的空间有限,我们不可能让每个项目进入。
目前,只有17个国家的9个科研项目符合我们要求,并拿到进入天宫空间站的门票。

有意思的是,美国也团队申请了,只是他们的项目并没有符合我们的要求,暂时被中国空间站拒之门外。
考虑到2024年现在的国际空间站很可能退役,美国宇航员进入中国空间站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是这次他们确实项目不符合要求。

接下来是非常紧密的发射期,今年还有2次,而2022年有6次,到时整个中国空间站将建成,我们拭目以待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