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小组:网络社群的新兴力量



  豆瓣小组:
  网络社群的新兴力量
媒介文化与传播

一、豆瓣小组是如何
成为网络社群的?
   豆瓣小组是豆瓣网为聚合用户而提供的一项功能,豆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需求组建小组,召集其他具有同样兴趣或需求的用户加入并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分享。用户通过使用豆瓣小组功能,加入到不同的社群中,首先满足的是自己的兴趣需求和个人身份的认同。


考进985、211大学却面临失业的人们的去处

想要早日退休、实现财富自由的人们的聚集之处

二、豆瓣小组的独特之处
豆瓣小组相比其他社交媒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保留了网络论坛时代的特质,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和更高质量的内容。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已经占据了传播阵地的情况下,豆瓣小组逆势而上,成为一个看似“格格不入”但意义独特的网络论坛“遗迹”。
    豆瓣小组通过引导用户以另一种方式进行交流和分享,吸引着最新最活跃的年轻群体,为全网输送流行热梗,为普通人提供更大的“被看见”的可能性。

三、豆瓣小组内部的
权力结构
 小组内部的权力结构和社会层级主要是由组长、管理员和意见领袖等角色构成的。组长和管理员拥有小组的管理权力,规定了小组内部的一系列规则,并因此形成小组内部简单的社会层级和群体规范。意见领袖则在小组内或是积极活跃或是发布的内容质量较高而被其他成员认同。这些角色在豆瓣小组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对出现违规内容的帖子进行删除封禁,将内容质量高的帖子设置为“精华”,一篇又一篇精华帖构成了小组内容的核心。


四、用户建立身份认同
和集体感的机制
    小组成员可以通过参与讨论、分享内容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观点,从而与其他组员建立联系和互动。同时,豆瓣小组也提供了一种自我展示和认同的平台,成员可以通过在小组中发表高质量的内容来获得其他用户的认可和赞誉,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在小组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此外,豆瓣小组还有一些知名度较高、难以加入的“踩组(现句号组)”等特殊小组,这些小组成为了一种身份象征和社交资本,在其中成为成员也会带来更多的认同感和集体感。
五、UGC传播模式
    小组成员可以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经验、学识、看法等,与其他成员的评论和交流结合起来形成一项完整的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等多种形式,丰富了社群的话题交流,带来了多样的风格和价值观。同时,社群成员对于这些内容的反馈又反过来鼓励了更多的内容生产,人们在表达和交流中得到满足。此外,豆瓣小组也会与其他平台进行合作,在豆瓣小组中进行宣传和推广,从而将网络社群文化传播至更广泛的人群中。最终,豆瓣小组所构建的媒介文化通过社群成员之间相互分享和转发等方式不断扩散和传播。

图1  ·  微博超话#阳光信用#

图2  ·  豆瓣小组“丑东西保护协会”
    不同技术支持和媒介风格下所形成的网络社群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微博超话与豆瓣小组具有明显的结构差异和文化差异。在微博超话中(图1),成员之间存在等级区别,超话提供了每日签到的功能,等级与签到次数相关联。而豆瓣小组(图2)则更加注重内容生产和UGC模式,鼓励用户分享自己的经验、学识、看法等,并通过评论和交流来形成一项完整的内容。此外,在不同媒介风格下所形成的网络社群还可能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层级、群体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
    总之,不同技术支持和媒介风格下所形成的网络社群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文化氛围,这些特点和文化氛围也反映了不同平台或媒介对于用户需求、行为习惯以及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理解和反应。


六、网络社群文化的
传播与渗透
    网络社群文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相互交流渗透并传播至平台外部。例如,社群成员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豆瓣小组中的经历和感受,从而吸引更多人加入该小组或者类似的小组。此外,豆瓣小组也会与其他平台进行合作,例如与电视剧、电影等娱乐产业合作,在豆瓣小组中进行宣传和推广,从而将网络社群文化传播至更广泛的人群中。同时,一些意见领袖或者知名用户也可能会在其他平台上发表自己对于某个网络社群的看法和评价,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网络社群文化的影响力。
- THE END -
参考文献:
罗淑贤, 崔悦. “格格不入的遗迹”:豆瓣小组传播特色研究[J]. 今传媒, 2022, 第30卷(2):112-115.
刘思飞. 浅析以豆瓣小组功能为基础构建的网络社群[J]. 山西青年, 2020, (16):10-11.
制作:2150375 姜奕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