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得少,我有罪?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大家好呀,我是向晚,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过稿作者小V,一起来看看吧!

去年暑假,当我穿着小吊带和超短裤去赴朋友的约时,突然传来了我妈制止的声音。
“你不能这样出去,你真的是长大了,我管不住你了是吧?”
“怎么了,我穿衣服碍着谁事了”
“你这样太暴露了,不安全。”
“哪不安全了,我同学她们都这样穿。”
“我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你这样穿肯定不行,你要不就别出去!”
又一次因为穿衣服,我和我妈吵了起来。

那次争吵后,我和我妈一直处于冷战的状态。
后来,她主动打破僵局,试图通过说教来让我接受“不能穿成这样出去”这个现实。
我妈告诉我,当初楼上的一位租户就是因为整天穿短裙、吊带这种衣服,后来在地铁上被摸了一下。
虽然当时在乘客的帮助下,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也报了警抓住了那个人。
但是自从那天她哭哭啼啼地被警察送回来后,小区里的人就开始对她指指点点,每天见了她都要在背后说上几句刺耳的话。
“就是活该,谁让她穿这么少。”
“她天天裙子那么短,不摸她摸谁。”
……
终于有一天,这个女生再也无法忍受这些流言蜚语,选择从这里搬走了。
我妈一再表示,不让我穿吊带和超短裤出门只是怕我遭遇和这个女生一样的事情。
我听了以后,只感到十分的不理解。
为什么每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时,大多旁观者为什么都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受害者呢?
而且穿着不暴露就真的能十分安全吗?
写到这,我忽然想起了去年的唐山打人事件。
在这起事件中,那些受害者们的穿着既不“少”,也不“露”,但却仍然没有躲避野蛮人的骚扰和殴打。
印度也曾有记者对被性侵的受害者在当天的穿着做了调查,无一例外,全都是大街上随处可见的穿着。
如果说“暴露”的服装会给女性带来危险,那这些事件中的受害者又是因为什么遭受了侵犯呢?


这样看来当下所提倡的“穿衣自由”不过是废话罢了,女性从未真正地在穿衣上得到自由。
前不久,“神仙姐姐”刘亦菲因为一组照片登上了热搜。
照片中的她,穿着短上衣搭配超短黑色皮裙,而内搭则是一件运动bra,造型可谓是非常性感、火辣。
然而这样的一身靓丽又不失性感的穿搭却让有的人看不下去了。
有人在评论区直言:“刘亦菲胖了”,还有人更过分,说穿成这样就是低俗。
其实我不是很理解,穿成这样就要被说成低俗吗?                  
这样看来,想要穿什么、不穿什么看起来好像是由自己决定的,但现实却因“受害者有罪”“造黄谣”等种种原因,为这个自由加上了很多枷锁。
忽然想到一句话:“女性就像是活在楚门的世界里,一言一行都在显微镜下面被评判甚至歪曲。”
她们被凝视、被批判、被物化……
穿的性感会被骂、身材好被说成是低俗、穿热裤就不是好女孩……
在发生女性被猥亵、性侵事件时,她们作为受害者还要遭受旁观者的横加指责。
而这些无端的指责和赤裸裸的恶评还让一些女性患上了“美丽羞耻症”。
来,我来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名词。
所谓美丽羞耻症,就是每当打扮地非常漂亮,就极其局促不安,以至于不敢出门见人。只有穿上非常普通的衣服,才敢出门。
穿衣是女性的权利,追求美丽同样是女性的权利。
但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误解、谩骂,就这样轻易扼杀了本该属于她们的一切。


热依扎作为曾经因为穿着被骂的女星之一,曾公开在节目中回应这个问题。
她认为女生穿衣服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自由或不自由,“穿衣自由”压根就不应该成为一个被大众讨论的话题。
换言之,选择穿怎样的衣服就像是吃饭、喝水、睡觉一样,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这是女性本该享有的权利,而不是被当作所谓“自由”成为他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最后,想送给所有女孩一句话:“与其被定义,不如自定义。”
去穿你想穿的衣服吧,因为我们穿的漂亮不是为了取悦任何人,而是为了取悦自己。

END
作者:小V
编辑:向晚
首发:沐向晚
图片:图源网络,侵权致歉

更多粉丝福利,可加入【沐向晚】读者群呀。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