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是985废物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大家好呀,我是向晚。
今天分享的文章来自过稿作者小V,一起来看看吧!
#01
“姐,这下你可高兴啦,小V考上985了,真有出息!”舅舅在饭桌上乐呵呵地对我妈说道。
“是啊,这孩子打小就学习好,又肯努力,现在又考上这么好的学校,你以后可享福吧。”边上的亲戚们连声附和到。
听着这些赞美的话,看着父母脸上骄傲的表情,一股强烈的喜悦,涌上我的心头。
看着窗外写着我名字的巨大横幅,鎏金色的字体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十分耀眼,我也因此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但当我怀着憧憬迈入大学校园后,却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就见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参差。
同班同学有的在高中时就获得了雅思7分的好成绩,有的熟练掌握好几门外语,能与外国人流利沟通,有的手握省级竞赛的奖项。
而和他们一比,我所能想到形容自己的词,只有平庸,而且平庸无比。
还没有真正感受到大学生活,入学考试就接踵而至。
见识了同学的实力后,我更是不敢懈怠,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复习,希望能给自己的大学生活一个好的开始。
然而事与愿违,我拼命努力换来的也只是卷子上醒目的红叉和垫底的排名。
那张轻飘飘的成绩单正是我平庸的证明,我和他们注定不一样。

#02
其实,早在高中时期,身边同学的优秀就在不断提醒我:“你不过就是个普通人”。
当时我是以年级前三的成绩考入高中的,当时,我自诩成绩不错,以为高中可以继续稳坐学霸的位子。
但没想到第一次月考,我的成绩居然跌到了20几名。
这件事情当时给了我很大的打击。
尤其当我看到同桌只花几分钟就做出我一个晚自习才想出来的题目时,每天抄我作业的同学永远霸占年级前三的宝座时,同学因为竞赛直接保送重点大学时,一股挫败感就会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起初我不服气,以为只要努力,就一定可以赶上他们。
但现实最终狠狠地打了我的脸,因为有些差距确实不是努力就能弥补的。
那一阵子,我甚至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看来我真的是很没有学习天分”
“我是不是真的笨啊”……
好在我是个越挫越勇的人,最后高考超常发挥,考上了这所985大学。
也许是长时间的自我打压,当成绩出现时,我感受到的除了喜悦,更多的是一种扬眉吐气——其实我一点也不比别人差。
虽然我明白这个成绩完全是我的超常发挥,它的背后更多的是死板的刷题和大量时间的投入,但好在结果是好的。
我自认为那封录取通知书可以将我和大学同学放在同一起跑线,但结果并非如此,我还是高估了自己。
所以,当类似高中那种无力感再次席卷我的生活时,在阴影的笼罩下,我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我变得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丧失了兴趣,甚至开始自暴自弃,开始尝试接受自己就是个“废物”的事实。
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有的人一出生便在罗马,而有的人一生都在奔向罗马的路上。”

#03
我在电话里哭着向姐姐讲述我的经历,姐姐听了以后,给我讲了她的故事。
姐姐在大学成绩非常好,奖学金也没少拿。
刚毕业的时候也是怀着一腔热血,觉得自己一定能在工作上做出不斐的成绩。
她凭借出色的履历成功进入一家世界前500强的企业实习。
入职以后,却发现这里很多人都是名校毕业,实习经验也十分丰富,而她的履历与同期一同进入公司的同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她拼命努力,每天疯狂加班,最后也没留下来。
“和你一样,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深深的挫败感,我再怎么做也比不上人家。”姐姐在电话那边苦笑道。
“当时,你姑妈让我回家找份踏实工作算了,但我就是不服气,我不想什么都没做成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家。”
“我甚至听了很多关于成功学的讲座,他们告诉我只要努力和坚持,终有一天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为了过上这样的生活,我拼命榨干自己。但每当我看到交完房租后银行卡里的余额时,因为工作连轴转被拖垮的身体,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就会包围我,所以我最终还是妥协了。”
姐姐最后还是回老家了,后来通过教师编考试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
“现在我觉得平凡、普通也没什么不好,现在的我住在小城里,上班有时步行就能实现,没有房租压力,假期就开上车去自驾游,平常还能买点奢侈品让自己开心,我无比喜欢现在的生活和自己。”
“所以比不上别人又怎样,我虽生而平凡,但我最终活成了自己喜欢的样子。”

#04
和姐姐打完电话后,我躺在床上想了很久,渐渐走出了那种失落的情绪。
其实当个“废物”也没什么的。
就像朴树在《平凡之路》中唱道:“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人生不是一场比赛,也不存在输赢。
即使要比,也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
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而是不断去和别人作比较,以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标准去逼迫自己,终有一天,你会将自己逼入绝境。
学会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变的更好。
现在,我已经慢慢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事实了,我不再把目光集中在别人身上,而是更加专注于自己。
小到多记一个单词,大到班级排名上升,都会让我更加喜欢自己。
罗翔老师曾说过:“我们要接受事与愿违,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接受平庸的自己,然后过好自己的一生,其实比什么都重要。”
以上,与你共勉。

END
作者:小V
编辑:向晚
首发:沐向晚
图片:图源网络,侵权致歉
    - 猜你想看 - 
    我看不起用拼夕夕买东西的人
    当我穿越了人海,却发现你已不在
      沐向晚对他绝对是真爱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