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大家好呀,我是向晚。
今天是母亲节,在这里先祝妈妈们节日快乐。
而今天的推文主题也是与妈妈有关的,来自签约作者芷萱,一起来看看吧!
01
因为前几天不太注意饮食外加熬夜,我左侧的牙齿隐隐作痛,本想着吃点消炎药忍忍就过去了,却还是被妈妈催着去了诊所。
我独自坐在诊室外,等待着叫号。
寻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坐在我旁边的是一对男女,男人怀里还抱着一个小女孩。
我心中了然原来是一家三口,怀中的小孩目测大概五岁左右,小声地问着父母会不会很疼之类的问题。
“都怪你不仔细盯着她刷牙。”男人对身边的妻子说道,他的声音虽然压得很低,但是还能听出埋怨的语气。
孩子的妈妈坐在一旁低头不语,眼中满是自责和愧疚。
02
我回想着那个男人说出那句话的时候,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
这句话的隐含意义是“因为你是妈妈,所以照顾孩子就是你一个人的责任”。
在大多数人的固有印象中,当一个女性进入妈妈这个角色后,她理所应当地要放弃自己的一切。
她的需求、偏好、理想、恐惧,通通要排在孩子的后面。
甚至是她们的名字,也慢慢没有了。
换句话说,当一个女生成为妈妈时,她注定要牺牲一部分“自我”。
妈妈们被迫接受着“贤妻良母”“贤良淑德”的赞美,甚至一度被捧上了超人的神坛。
“妈妈是超人”,一句经常被大家挂在嘴边的赞美,她们必须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努力工作、照顾家庭,孝顺老人、陪伴孩子,这些事情都要面面俱到,可能才会被人称为“好妈妈”。
而一个男人接送孩子上下学,偶尔给孩子讲故事,就会成为大众眼中的“好爸爸”。
这个社会让妈妈变成了超人,却从来没有问问她们是否愿意成为超人。
那些溢美之词看似是对妈妈的一种褒奖,其实也是一种无情的枷锁。
关于孩子的一切,都被加注到妈妈身上,而爸爸却可以理所当然地缺位。
每当一个妈妈有什么做的不妥地方,好像随便一个人都能跳出来指责她一下。
并扔下轻飘飘的一句:“天底下所有妈妈都是这样的,所以你也必须要这样,你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妈妈、一个无所不能的妈妈。”
即使一个爸爸几乎从来不管孩子,但是却很少有人会说他的不是。
也正是因为父亲的缺位,让很多妈妈身陷于一种“丧偶式”育儿的现状中,这让很多妈妈毫无选择,被迫成为一个“超人”。
03
而大众之所以会对爸爸与妈妈有着如此迥然不同的评价体系,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男女平等。
从古至今,男性一直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而女性在今天之所以能处于一个和男性看似平等的地位,却是千辛万苦争取来的。
直到今天,我们的社会中依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男女不平等现象。
比如一个女性如果结婚生子在找工作方面就会有很多限制,我的一个朋友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优秀,曾经就因为在面试时坦言自己在备孕阶段,而被公司从录取名单中除名,但一个男性在面试时坦言自己结婚生子就是加分项。
在关于孩子的养育上也是如此,男性因为自古以来的优越感,总是心安理得地缺席。
这从一开始就是因为人们的固有思维造成的不公平,孩子是两个人的责任,是两个人一起承担的,那么照顾孩子就不应该成为妈妈一个人的责任。
而这样的一种不平等,也是当下社会越来越多女性恐婚恐育的原因。
一个女性在结婚以前,只需要照顾好自己,而她一旦选择步入婚姻,要关注的点就忽然变得多了起来,她要照顾另一半、照顾另一半的父母,甚至在成为母亲以后,还要照顾孩子。
而男性在这些方面很可能会做一个甩手掌柜,让女性去独自面对,而且她们不时可能还要遭到身边人的贬抑。
很多女性不愿意进入婚姻,就是因为一个人更自在,不必受到条条框框的约束。
《自卑与超越》中说:“如果男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天生高于女性,女孩们自然不会喜欢自己未来将要扮演的角色。”
所以每当女性面对结婚、生育的问题时,本能地排斥。
可能当下90后的婚姻生活的确有所改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依旧是当下很多女性正在面临的现状。
04
或许你是孩子,或许你是丈夫,或许你就是一位妈妈,我希望无论处在一个怎样身份的人,都应该明白:每一个女性在成为妈妈前,都是拥有自我的。
她这个人的自我,不应该因为多了“妈妈”这个身份而消失。
她不必忍受那些不应该她承受的指责。
回归到文中开头的那个故事,一个在孩子养育中缺位的爸爸是站在什么立场去指责一个面面俱到的妈妈的?
我永远都记得我妈妈在没有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一个文艺女青年,也有着属于她的青春岁月。
而她因为成为了妈妈,放弃了很多很多。
她是我的妈妈没错,但她更是她自己。
END
作者:芷萱
编辑:向晚
排版:向晚
图片:图源网络,侵权致歉
- 猜你想看 -
省省吧,这种人可别给我投稿
讲真的,我挺讨厌仪式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