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01
这两天因为备考事业编的事情,我焦虑到了极点。
距离考试还剩一个月不到,我每天晚饭后郑重其事地坐在书桌前看书,却完全看不进去。
当我看不进去书想刷会手机时,却发现手机都没办法安心地玩。
因为心里有个声音在狠狠谴责这个行为,让我陷入到了一种不好好备考和对我妈的愧疚中。
特别深的愧疚,愧疚的想哭那种。看书也不是,玩手机也不是,于是我陷入了焦虑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为什么会有对我妈的愧疚?因为事业编考试是她让我报的。
而我即使不喜欢事业编也答应她报名的理由也很清奇,那就是为了让她闭嘴。
我不知道为什么妈妈那一辈那么认可公务员、事业编这种铁饭碗。
就在一个月前,我妈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事业编考试报名的消息,每天定时给我打电话,来劝我报名。
而且每天都有不同的理由。
“考上事业编,福利待遇好,总比你现在一误工就没钱挣得多。”
“等你考上了,还特别好找对象。”
“考上了之后,不用上班,也能拿钱。”
……
即使我反复表达不喜欢、不想报,她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不说到我报名誓不罢休。
让大人闭嘴的最好方式就是答应。
于是我答应了,还让我妈掏了报名费。在我报了名之后,终于六根清净,我妈为了让我好好备考,再也没有打电话来烦我。
其实我也本可以不准备,但是本着对考试负责的态度,我还是买了备考资料,打算看一看。
最近我是想好好写文章的,但是我妈强行将“事业编”送过来横插一脚,这样一来,我想做的事和我妈想让我做的事像两个小人一样开始在脑子中打架。
当我想写写文的时候,事业编站出来说:“不行,你要备考”。
当我想备考的时候,写作站出来又说:“你最想干的事不是写文章吗?”
两种声音在我脑子中极限拉扯,于是便出现了开头的那种焦虑感。
02
隔天晚上,我和室友小安一起坐在客厅泡脚,聊天说起了这个事情。
她笑着说:“其实我也焦虑过,不过和你的诱因不一样,我是被我妈催婚催的。”
小安这么一说,我回想起了好像她妈妈隔三五天就会和小安通话,原来是来催婚的。那算起来,她妈貌似已经催了一年了。
我看着笑得无比灿烂的小安,心里想的是:被催了一年,还能这么开心?
小安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她说:“其实我和你有过一样的想法,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一个男朋友,无论对方是谁,这样就能让我妈闭嘴。”
但直到我读到那句话:“我们终其一生,都要为自己负责”。
“我忽然意识到这是我的人生,所以我有选择什么时候结婚的权利,只有不随随便便结婚,才是对我自己负责。”
“所以随我妈怎么说,我还是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
晚上,我躺在床上反复思考小安的话。
究竟怎样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呢?我好像无法否认选择父母基于经验提供给我们的路是一种不负责。
因为如果我们选择听父母的话,人生可能会顺利很多。这的确也是一种为自己负责的方式,但是我并不认可。
我要的负责是和小安一样的,那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来,仅凭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当下我到底应该做什么。
我很清楚,当下我最需要的是多读书,提高写作能力,而不是听妈妈的话,去考事业编。
搞清楚我究竟想干什么后,顿时觉得轻松了不少。我来到书桌前,收了所有的备考书,然后打开电脑开始码字。
03
在码字的过程中,我的思绪时不时会飘到一个问题上:真的是无法好好准备事业编让我焦虑吗?
我想这个原因可能只在其中占了一小部分。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已经26岁,却无法真正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
我明明想继续好好写作,却无法义正言辞的拒绝妈妈提出的要求。
人生的方向盘不知不觉被我交到了别人的手中,与无心准备考试相比,这种失控的感觉更令人焦虑。
关于未来几年究竟应该怎么过,我有自己的安排,写作、做号和考研。
但我的这些安排很大可能不会得到父母的理解。
可是不被理解,就要选择听话吗?
当然不。父母说的话可以作为建议,没必要完全听,决定权还是要握在自己手里的。
其实我们越长大越发现自己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背道而驰。
但是由于有那层关系在,太多人无法心安理得地去拒绝父母提出的那些所谓“为你好”的要求。
无论是事业编,还是催婚,都是父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提出的要求。
而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地听父母的话,而是认真地问问自己:“这是自己想要的吗”,如果不是,就要好好地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盘。
还是那句话:“我们终其一生,都要为自己负责。”
以上,共勉。
-END-
作者:向晚
编辑:向晚
首发:沐向晚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致歉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