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色
关注我们
今天文章来自过稿作者芷萱,一起来看看吧!
“小曦,我们见一面吧。”
电话那头的声音依旧那么温和,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他的声音中透着几分疲惫。
犹豫片刻,我还是应了一声“好”。
过了这么多年,无论我外表看起来多么强悍,在面对他时还是会心软,甚至是怜爱。
曾在网上看到过这种说法:对一个人产生爱情并不可怕,但如果对一个男人产生怜爱,那这一辈子就再也逃不掉了。
在听到这段言论时我们已经分开很久了,因此也无法证实这段话的正确性。
我与他大学相识,毕业后开始异地恋,而后因工作的调动得以重聚,对此我们很是珍惜,并且火速同居——没想到这却成了我们“末日恋情”的导火索。
短暂的甜蜜过后,我们各自陷入了忙碌当中,我赶去上班时他还在睡梦当中,我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他却已经离开一段时间了。
因为工作时间不同步,所以我们交流的方式很特别,每天把想说的话写在便签上贴在床头。
最初的我们每天都有无数的话题,就算不说话也不会感到尴尬,床头的便签上写满无数的甜言蜜语。
慢慢的便签上话语也逐渐简短;到后来变成了彻底取消便签,即使面对面也无话可说。
在外人看来,我们好像幸福的不行。但实际呢,不过是同床异梦罢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感情的裂痕是一点一点产生的,情绪爆发却是在一瞬间。
我们的分手原因说来可笑,只是因为他擦地的时候忘记擦沙发底下了。
但就是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发了一场爆发式的争吵。
争吵逃不过翻旧账,曾经的回忆成了我们伤害彼此的武器。
情侣在吵架的时候大都情绪上头,恨不得说出这世间最恶毒的诅咒,我们也是如此。
争吵后的第二天,我们都冷静了下来,坐在沙发上聊了聊以后。
聊过后的结果就是:一起吃个散伙饭,然后和平分手。
吃完了这顿饭,我们举起了酒杯。从前说“祝我们”,如今却变成了“祝你我”。
与朋友说到这件事,她说了一句:“他是你的白月光,我知道的,对于白月光的杀伤力,我也是知道的。”
对于他这次的回归,朋友甚至还期待着久别重逢、旧情复燃的戏码。
对此我只是低头喝茶,并未接话,但我知道我们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了。
“白月光的杀伤力有多大?”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着与常人完全不同的看法。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所谓的“白月光”,他深深地藏在心底,成为最柔软的部分。
但是我并不认为“白月光”具有所谓的杀伤力,更不存在什么“前任一哭,现任必输”等荒谬的言论。
“白月光”注定是属于过去的,只是因为“得不到”和“已失去”。
生命里那些从未得到的事物会给人的大脑产生留白空间,进而产生一种缺憾美。
《诗经•关雎》中有这样两句:“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由此可见,得不到永远是最好的。
另外一种莫过于拥有过,但是已失去,徒留回忆。
苏轼在妻子王弗去世后写下无数的悼亡诗,最为人熟知的应该是那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字里行间深情无限。
凡是“得不到”和“已失去”的,都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深的遗憾。
所以呀,“白月光”的本质就是遗憾,有时候怀念的并非记忆中的那个人,而是当时的自己。
面对“ 白月光有杀伤力”的这个言论时,人们往往会产生错觉,会把曾经的遗憾误解成心动,所以会有“破镜重圆”“旧情复燃”等戏码。
但是回忆与曾经是没有任何力量的,人的眼睛长在前面,生来就是要向前看的。
已经碎掉的镜子无论怎样修复都会存在裂痕,曾经爱过的人、残留的旧情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复燃。
人生就像一列火车,而“白月光”只是中途下车的乘客,我们要释怀人生中的相遇与离别。
人生这条路很长,如果总是活在过去,频频回首,那么除了痛苦一无所获。
“白月光”是对过往的怀念与遗憾,而“白月光”的美好之处可能不是那个人,而是当时那个当时为爱奋不顾身的自己。
“白月光”是用来怀念的,但是不要让这种怀念影响自己以后的人生。
还是要向前看,要坚定不移、满怀期待地往前走。
相信我,总会有比白月光更好的人来爱你。
END
作者:芷萱
编辑:向晚
首发:沐向晚
图片:图源网络,侵权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