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黑白照片是古董般的存在,想要得到一张照片,几乎不用耗费吹灰之力。但是在五十年前,甚至一百年前,人们想要拥有一张照片,却是十分奢侈的事儿,彩色的更是一种奢望。
由于彩色照片成本较高,对于寻常百姓家来说,大都会选择拍一张黑白照片来留念。在中国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照片还大都是黑白的,直到七八十年代,彩色照片才在普罗大众大众之中流行,因为珍贵,所以很多人家都会选择拍摄一些全家福,镶在墙上,或者收进相册里来留作纪念。
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黑白照片的年代,但是相信每个人都在自家的抽屉里、箱子里见到过家中长辈拍摄珍藏的黑白照片。神奇的是,虽然年代久远,但这些照片看起来十分的真实、温馨,让人在心底泛起暖暖的感动。
在小绛看来,老照片之所以能让人感动,是因为那个年代的人对待一张照片的态度,因为得来不易,所以更加的真诚、重视。并且,在那个没有美颜和修图的年代,照片中的面孔是那么的真实,美得让人感动。
在之前,小绛就跟大家分享过一组中国上世纪的老照片,引发了很多人的集体怀旧。就在前段时间,国外一家网站也发起了一项老照片的征集活动,很多外国网友纷纷晒出了自己家里珍藏的老照片,展示了过去五十年到一百年间,他们的长辈日常生活的样子。
一幅照片就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小绛从中精选了一些分享给大家,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下,在外国网友的老照片中,藏有怎样的感动吧。
我的祖父母拍摄的肖像照片,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初。
芝加哥交通局的第一位女巴士司机正在工作中,拍摄于1974 年。
我的曾曾祖母,简直是完美女神的样子,拍摄于1890年。
穿婚纱的我妈妈,拍摄于1951年。
一群抗议禁止女孩穿休闲裤的规定的高中生,拍摄于1940年。
两个好朋友 ,拍摄于1920年。
一位父亲向他的小女儿炫耀他的技能,拍摄于1940年。
穿裙子的非洲姐妹,拍摄于1950年。
我的曾祖母,她看起来太酷了,拍摄于1900年。
我曾祖父穷得买不起西装,所以他不得不在纸板剪纸前摆姿势,拍摄于1930年。
我的祖父、曾祖父、曾曾祖父和曾曾曾祖母,约拍摄于1918年。
20世纪40年代,在海上生活了14个月后,一名水手第一次抱起了他的孩子。
这是我奶奶多萝西,她是上世纪50年代的一名服装设计师。
光着脚的男孩是我的爷爷,他那时穷得买不起一双鞋,拍摄于1930年。
几个摩登女郎在海滩上听收音机,大约拍摄于19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