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绘画究竟有多强?这么说吧,它有超乎我们想象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它学习的内容范围,是所有网络上已有的信息,无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还是创意不断的当代艺术,都是人工智能学习的目标和对象,我们人类可以绘制出精彩的作品,也是通过不断向这些优秀艺术家学习,在学习这一方面,我们人类就已经输了。
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被设计师和摄影师拿去参加正规的数字艺术比赛,在这种大型赛事上,人工智能制作的图像,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超过了参赛的全部设计师和摄影师。就连艺术类比赛,人工智能制作的图像都获得专家的认可,还能欺骗专家的眼睛,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对人工智能提高警惕。
因为人工智能绘画的高速发展,以及它优秀制作图像能力,许多没有艺术天赋和没有绘画能力的人,凭借一些想法和创意,也可以轻松成为人工智能创作者,一位名叫朱利安·范·迪肯的设计师,就是第一批人工智能创作者,他利用人工智能生成的图像,在短时间里就受到很多人欢迎。
在大多数数字创作者包含数字插画家眼中,人工智能绘画并不是创作,应该被定义为抄袭,受到人们的抵制。而在普通人眼中,他们只注意到这些图像是否有趣,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就像朱利安·范·迪肯一样,他可以在几分钟的时间里,快速制作大量的人工智能作品,而类似的数字作品,交给一位经验丰富的数字艺术家去制作,至少都需要3到5天的时间,这样的效率相差几百倍不止,就目前看来,人类数字艺术家与人工智能绘画相比,很难体现出应有的价值和优势。
朱利安·范·迪肯也感叹人工智能绘画强大的力量,于是,他利用人工智能生成了一组十分有趣的图像,这些图像的原型来自影视作品中的超级英雄,通过文字描述,朱利安·范·迪肯将这些超级英雄从拯救人类的位置拉了下来,将他们变成了一个个普通人,似乎说明了在人工智能面前,即使是超级英雄也十分无力。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朱利安·范·迪肯利用人工智能,将影视作品中的超级英雄以及经典角色变成普通人后,他们都在做什么吧,相信在我们不知情的前提下,很少有人可以从这些图像中看出破绽。
无奈的神奇女侠
疲惫的蝙蝠侠
搬运工雷神
扫大街的海王
沮丧的猫女
看手机的邓布利多
破败的钢铁侠
捡垃圾的蜘蛛侠
上班人花木兰
坐地铁的冰雪女王
茫然无措的美人鱼
犯困的超人
捡垃圾的蝙蝠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