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绩一:清面对吊打地球的西方诸强,没有让我们变成印第安人。明弘治五年,白皮【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1492),当时北美洲有番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以及大约2000~5000万印第安人。今天,美国人口达到3.3亿,仍比清朝人口少1个亿,而美国印第安人口为253万,相比于500年前的数量,他们已经被灭绝了。
明朝实行分封制,晚明7000万人口养100万头朱,李自成率众百万横行。清总结明亡教训,坚决实行秦的郡县制(元时改名为行省制),像秦始皇一样把宗室圈禁于京城,赐美名而无实权。雍正冒着地主大臣阶层的反对,铁腕推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化纳粮】,终结了几千年来的丁税(人头税),极大的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直接导致了乾隆年间的人口爆炸。以下是清代人口增长的历程: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人口约9069万;
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达到1.4亿;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人口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人口突破4亿,比今天美国人口还多1亿,比晚明新增3亿人口。2010年人口普查满人1100万,说明清新增的3亿人口中95%是汉人。
试想,如果清沿袭明朝分封制,像明养朱那样养爱新觉罗,同时学明不思变革,沿袭几千年的丁税,人口爆炸就不会发生,顶多有1亿人口(唐朝300年人口始终没有超过隋代)。那么我们就无法承受死伤3500万人的“强邻蔑德”战争,我们就会成为印第安人第二。
【功绩二:清坚持“大一统、君臣父子、外儒内法”这些历经千年洗礼的汉文化,坚持用大脑控制手脚,拒绝让手脚左右大脑,即自上而下的权力集中模式。清临终交给民代1100万平疆域和4.36亿人口。让我们没有像奥斯曼那样分崩离析,缩水变成土耳其。
【功绩三:清始终让最有能力的人掌握军力,比如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最终是直隶总督袁世凯,从而避免了汉亡三分天下、晋亡五胡十六国、唐亡五代十国的长期大分裂。清退位后天下始终是有主的,这是我们的幸运,一个生病的有头人,胜过健康的断头鬼,清在《退位诏》中拟定了民代的名号、正体和总理人,实现了汉文化的【正朔相传】。
【功绩四、坚守汉文化的主体地位,采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没有听从高知(如鲁迅)彻底废除汉字、废除儒学的建议。没有让我们变成文化断根的朝鲜和越南。
【功绩五、清否决了李鸿章提出的“放弃西域,节省财政”的提议,支持左宗棠打败阿古柏,收复了西域。
【功绩六、清重用汉臣曾国藩平息了洪秀全版李自成,明末李自成率众百万横行,华北为墟,京城不守,崇祯自缢,外敌入关的情景没有再次出现。曾国藩是汉文化“大一统、君臣父子、外儒内法”最坚定的信徒和实践者。由于他信仰坚定,故能屡败屡战,对待秩序破坏者洪秀全等人,目标始终是挫骨扬灰。相比于晚明曾活捉李自成,但在剿抚之间摇摆不定。李自成被打剩十八骑窜逃山中,崇祯却调走洪承畴、孙传庭,让李死灰复燃。
【功绩七、清重用汉臣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人,通过洋务运动和操练新兵,创办了我们第一批工厂、兵工长、铁甲舰队和新式陆军。另外,清是对待汉臣最好的朝代。清存在300年间,除了三藩之乱吴三桂等和年羹尧,几乎没重要汉臣不得善终的。对比一下明朝,【洪武四大案】血流成河,永乐批量清理洪武忠臣,锦衣卫和东西厂,晚明戚继光、袁崇焕等人的悲惨结局,清对汉臣可谓是仁至义尽了。

明朝实行分封制,晚明7000万人口养100万头朱,李自成率众百万横行。清总结明亡教训,坚决实行秦的郡县制(元时改名为行省制),像秦始皇一样把宗室圈禁于京城,赐美名而无实权。雍正冒着地主大臣阶层的反对,铁腕推行【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化纳粮】,终结了几千年来的丁税(人头税),极大的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直接导致了乾隆年间的人口爆炸。以下是清代人口增长的历程:
顺治十八年(1661年),人口约9069万;
乾隆六年(1741年),人口达到1.4亿;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人口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人口突破4亿,比今天美国人口还多1亿,比晚明新增3亿人口。2010年人口普查满人1100万,说明清新增的3亿人口中95%是汉人。
试想,如果清沿袭明朝分封制,像明养朱那样养爱新觉罗,同时学明不思变革,沿袭几千年的丁税,人口爆炸就不会发生,顶多有1亿人口(唐朝300年人口始终没有超过隋代)。那么我们就无法承受死伤3500万人的“强邻蔑德”战争,我们就会成为印第安人第二。
【功绩二:清坚持“大一统、君臣父子、外儒内法”这些历经千年洗礼的汉文化,坚持用大脑控制手脚,拒绝让手脚左右大脑,即自上而下的权力集中模式。清临终交给民代1100万平疆域和4.36亿人口。让我们没有像奥斯曼那样分崩离析,缩水变成土耳其。
【功绩三:清始终让最有能力的人掌握军力,比如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最终是直隶总督袁世凯,从而避免了汉亡三分天下、晋亡五胡十六国、唐亡五代十国的长期大分裂。清退位后天下始终是有主的,这是我们的幸运,一个生病的有头人,胜过健康的断头鬼,清在《退位诏》中拟定了民代的名号、正体和总理人,实现了汉文化的【正朔相传】。
【功绩四、坚守汉文化的主体地位,采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没有听从高知(如鲁迅)彻底废除汉字、废除儒学的建议。没有让我们变成文化断根的朝鲜和越南。
【功绩五、清否决了李鸿章提出的“放弃西域,节省财政”的提议,支持左宗棠打败阿古柏,收复了西域。
【功绩六、清重用汉臣曾国藩平息了洪秀全版李自成,明末李自成率众百万横行,华北为墟,京城不守,崇祯自缢,外敌入关的情景没有再次出现。曾国藩是汉文化“大一统、君臣父子、外儒内法”最坚定的信徒和实践者。由于他信仰坚定,故能屡败屡战,对待秩序破坏者洪秀全等人,目标始终是挫骨扬灰。相比于晚明曾活捉李自成,但在剿抚之间摇摆不定。李自成被打剩十八骑窜逃山中,崇祯却调走洪承畴、孙传庭,让李死灰复燃。
【功绩七、清重用汉臣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人,通过洋务运动和操练新兵,创办了我们第一批工厂、兵工长、铁甲舰队和新式陆军。另外,清是对待汉臣最好的朝代。清存在300年间,除了三藩之乱吴三桂等和年羹尧,几乎没重要汉臣不得善终的。对比一下明朝,【洪武四大案】血流成河,永乐批量清理洪武忠臣,锦衣卫和东西厂,晚明戚继光、袁崇焕等人的悲惨结局,清对汉臣可谓是仁至义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