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几千元的油烟机依然外溢,3项迷惑性很强的参数,还要骗多久?


压根买不到好用的油烟机。
不止有一个粉丝对我说过这句话。若是放在其它家电上,我一定会说:那是你没买对。但油烟机是个例外,因为想要“买对”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商家、测评、选购攻略都会告诉你,油烟机上有三个关键参数:风量、最大静压值、风压。在击碎这个“谣言”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它们的含义。

风量:理想状态下油烟机的吸力(风力);
最大静压值:油烟机达到最大风量时的排烟力;
风压:标准状态下(风量7m³/min)时油烟机的排烟力。
这样看似乎大家说的都没错:风量越大油烟机的吸力越大;风压、静压越大油烟机的排烟力越大。同时提高三个参数,油烟机吸得进来、排得出去,除油烟效果就会很好。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先看「风量」:实际使用中并不总是“理想状态”,公共烟道里面也有压力,会导致油烟机排风不顺畅。类比一下来看——
电风扇,从背后吸,向前吹。把正前方堵住,不让它吹了,它背后的吸力也会变小。油烟机也是一样,排不走了,也就吸不进去了。
此外,风轮脏污、油烟机附近空间过小、油烟机烟管内压力过大(烟管弯折)等原因,都会导致油烟机的实际风量降低。

「最大静压值」的迷惑性就更强了,它指的是油烟机达到最大风量时的排烟力。但我们刚刚说了,油烟机是很难达到最大风量的。
或者再换句话说:风量大的油烟机,它的最大静压值一定大。就像电风扇,出风量和进风量一定成正比。这是“风”导致的,并不能反映油烟机的排烟力度。
所以我认为唯一有参考价值的参数,是「风压」。它是给所有油烟机都规定了一个标准值(风量7m³/min),在这个标准下测试其出风力度。

这样的对比才有意义,才能真实反映一台油烟机的吸力。可以这样选:
总楼层数越高、所在楼层数越低的用户,所需要的风压值就越大。我刚刚看了不少油烟机相关的选购攻略,发现说法不一,有说一楼所需风压大的,有说顶楼所需风压大的。
直到我找到了一篇专业论文▽

好,现在我们知道了:一楼所需的风压最大——建议选100Pa左右的油烟机;顶楼、无公共烟道的用户所需风压最小,选400Pa以下的油烟机就够了。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又产生了一个疑问:集成灶,用过的人都说“颠覆认知”,因为排烟效果实在是太好了。但看一看它的参数,却很低很低:
我前些天刚刚去集成灶门店里体验过,排烟效果明显好过传统油烟机,风量却只有不到20m³/min,风压只有不到400Pa。这说明「参数」不是排烟效果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门店售货员告诉我,之所以参数不到排烟效果却很好,主要是因为三点:
第一下排烟的方式更符合油烟运动规律(热油向上运动,凉油向下运动);
第二集成灶的吸烟口距离燃气灶更近,不给油烟扩散的机会;
第三这台集成灶做了风轮防油等设计balabala(对自己家的产品一顿夸)。
第三点暂且不提,先说前两点——对于传统油烟机来说,做不到下排烟。但我们可以把烟管的走向变一变:

安装时让油烟机一端的烟管装高一点,让软管从烟机到公共烟道这一段倾斜向下,可以提高排烟效果。都说油烟机是“三分买七分装”,这一点点小改变,对油烟机的使用效果会有很大提升。
油烟机的吸烟口高度,则和两种因素有关:
①款式,侧吸式比顶吸式的吸烟口更低。但有些侧吸式的吸烟口在顶部,这种就不要买。
②安装高度,不同油烟机的安装高度要求也不同,建议选尽量低的(最低只有不到40cm)。

最后说一下油烟机的设计:
前面说了,风轮脏污等原因,也会导致油烟机的风量变小。这就是很多油烟机“刚买的时候挺好用,越用越难用”的原因——怎么避免这个问题呢?
首先要对电机做好密封,不能让电机接触到油烟;
其次要对风轮做好自洁设计,比如在风轮表面做一层不粘锅的涂层,防止沾油;
最后还要注意油烟机的「油烟分离率」,让油和烟在风轮处分开,把油留在油盒里。这样不仅能减少脏污粘连,还能降低排烟难度。

选购方法总结
1.参数方面只需要关注「风压」,楼层越低所需风压越高。
2.「最佳安装高度」越低越好,吸烟口距离台面越近越好。
3.油烟机表面需要做防油污,也即不粘锅涂层(特氟龙)。
4.安装很关键,烟机到烟道之间的管道最好一路倾斜向下。
小渊丨文
自摄+网络(侵删)丨图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