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战争中,火炮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远程攻击武器,因为火炮的射程和精准度,可以对敌人造成很大的伤害,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就是被火炮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但那时候,我们的军事力量还很弱小,别说是火炮了,就算枪支,也都是残次品,火炮这样的重型武器,我们根本就制造不出来。
其实我们是第一个研制出火药的国家,甚至在元代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研究火炮了,只不过我们的祖先并没有在这方面走得太远,因此自从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国家就萌生了复兴祖先技艺的念头,当我们的工业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国家就着手研发更多更先进的火炮了。
不过,在海湾战争之后,很多军事学者都认为,很多传统的武器都需要加快淘汰。尤其是大口径的火炮,因为大口径的火炮体积大,精度低,在现代战争中会成为累赘,所以,大口径的火炮的研发计划被推迟了。
大口径火炮的研制计划已经停滞了几十年了,直到最近几年才重新开始被提上了日程,这一点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如今的高精度武器多得是,大口径火炮又有什么用?其实这门大口径火炮的重新启动,就是为了应对未来的巷战,而这也是解放军目前最弱的一环,如果“亚洲第一炮”或已重启再造,那么它的威力将会达到什么程度?
“重启”这个词,其实是指我们在八六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研发这种火炮的想法,后来又联合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的军火公司,准备研发出二和二十一世纪战争需要的203毫米火炮,并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牵引式火炮,代号为FGT-203。
这种203 mm火炮的设计规格是炮管直径的45倍,炮弹种类繁多,质量从85公斤到101公斤不等,按照我们现在常用的公斤算法,也就是一百七十斤到二百斤左右,超过了一个成年人的体重,而超过二百斤的炮弹则是世界上同类型火炮中最大的一种,所以这种火炮也被称为“亚洲第一炮”。
它的射速是每分钟三发,使用常规榴弹的时候,最远射程为四十公里,增程后可以达到五十公里,落在地面上引爆后,可以对周围四十米范围内的任何生物造成伤害,覆盖范围达到三千五百平米,是一种非常可怕的武器。
然而因为重量的关系,FGT-203型牵引炮的机动能力并不强,特别是在战场上,很容易被集火,更别提运输会遇到的问题了。也正是因为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我国才会放弃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良的想法,将目光投向了小型的火炮上。
事实上,因为当时技术还不够成熟的原因,FGT-203 mm的牵引炮在试验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即便是研究小组想尽办法,也没有可能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再加上FGT-203 mm的牵引炮在战争中所能起到的作用并不大,所以才会被淘汰。虽然火炮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它依然是我国军工产业的骄傲。
那么,为何最近又传出203 mm火炮将会卷土重来的消息呢?原因很简单,第一,203火炮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和操控灵活性,炮弹的发射速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甚至在射程、精准击打能力,以及破坏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完全可以投入使用了。
而且这些大口径火炮还能解决我们四十到八十公里外火力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这种火炮的使用价值又出现了。
随着203 mm的火炮重新启动,高精度瞄准系统和自动装填系统也被安装到了国产大口径火炮上,因此在战斗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这门203 mm的火炮,采用了自动导引技术,可以精确命中距离之内的目标,而且这门大炮的重量也达到了200斤,相当于一名成年男子的重量,配合上自动上膛系统,可以保证它的连续射击。越是沉重的炮弹,里面所装的弹药就越是庞大,造成的杀伤力也是极其恐怖的。
小至坦克、大到房屋,一炮就能将其轰成碎片,足见其杀伤力有多大,配合着战术威慑力,国产的203 mm火炮最大射程可达四百里,足以笼罩一座小城,支援巷战可谓是恰到好处。
如此大口径的火炮,再加上400里的射程,并且还拥有极强的战术威力,使这门国产的203mm火炮被誉为亚洲第一炮。
当然这个排名只不过是火炮的排名,如果抛开火炮不说,我国的电磁炮领域也是名列前茅的,在亚洲都没有可以匹配的对手,这也体现了中国现在的军事力量,以及科研能力。
随着国产火炮的开发,203毫米口径火炮,以其超长的射程和强大的杀伤力,将会成为未来的主力,这对中国陆军在关键战斗中的战斗力,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实对于武器来说,并不存在过时这个说法,只能说在特定的环境下,有些武器适合,有些武器不适合,这样的军事战争思维,才能更好地应对现如今这种变化多端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