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1140年,出生于历城县,
1150年,目睹汉人所受的屈辱与痛苦,
1155年,立下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1161年,参加起义军,反抗金军,22岁,
1162年,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23岁,
1162年,袭击敌营,生擒叛徒,
1163年,被任命为江阴签判,24岁,
1165年,上呈《美芹十论》,但朝廷反应冷淡,26岁,
1172年,担任知府,33岁,
1175年,提点江西刑狱,治理荒政,36岁,
1177年,提点湖北运副使,整顿治安,38岁,
1179年,提点湖南安抚使,40岁,
1180年,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41岁,
1180年,建带湖新居和庄园,
1182年,自号“稼轩居士”,43岁,
1182年10月,受弹劾,官职被罢,
1186年,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47岁,
1188年,其友陈亮拜访,称第二次鹅湖寺之会,49岁,
1190年,又陆续出山两次做官,51岁,
1194年,又被罢官回上饶,动工建新居,55岁,
1196年,带湖庄园失火,举家移居瓢泉,57岁,
1198年,被授予主管冲佑观之职,
1203年,任命为绍兴府知府和浙东安抚使,64岁,
1204年,出知镇江府,获赐金带,65岁,
1205年,登临北固亭,感叹报国无门,66岁,
1205年5月,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207年,临安府赴任,病重卧床不起,上奏请辞,68岁,
1207年10月,十月仙逝,享年六十八岁,
1208年,朝廷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特赠四官,
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
1275年,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忠敏”。
纵观辛弃疾的一生,青少年生活在金国占领区,手持长剑的白衣少年一心想着报国,二十二岁勇冠天下而成名,多地为官却终被贬,人生如梦一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陆游评价其: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刘宰评价其:命世大才,济时远略。挺特中流之砥柱,清明寒露之玉壶。十载倦游,饱看带湖之风月;一麾出镇,迥临越峤之烟霞。上方为克复神州之图,公雅有誓清中原之志。
刘辰翁评价其:自辛稼轩前,用一语如此者,必且掩口。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悲笳万鼓,平生不平事并巵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
脱脱评价其:古之君子,出处不齐,同归于是而已。辛弃疾知大义而归宋。
白寿彝评价其: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可是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然而,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