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的足迹,明朝开国名将,著名军事家!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1326年,出生于钟离,
1333年,和朱元璋是同乡,而且在一条小街上长大,
1346年,身高七尺,举止洒脱,21岁,
1347年,沉稳敏捷,善于谋略,22岁,
1349年,由于饥荒和瘟疫,全家只剩他一人活着,24岁,
1352年,参加郭子兴起义军,获封千户,27岁,
1352年2月,写信邀请朱元璋参加义军,
1353年,随朱元璋进攻大洪山,28岁,
1353年3月,被授为管军总管,
1354年,又随朱元璋攻取和州,29岁,
1355年,随朱元璋平定太平,30岁,
1356年,平定集庆,晋升为统军元帅,31岁,
1357年,以枢密院同佥的身份驻守常州,32岁,
1358年,带伤出阵,奋勇杀敌,攻克平江,33岁,
1362年,汤和与徐达进取无锡,37岁,
1364年,大败张士信敌军,39岁,
1365年,率军讨平江西诸山寨,击杀剧盗姚大胆,40岁,
1366年,讨伐张士诚,攻克太湖水寨于旧馆,41岁,
1367年,攻占延平,擒获陈友定,42岁,
1367年5月,招降方国珍,平定浙东,
1370年,随徐达西征北伐,晋封为信国公,45岁,
1371年,被授以征西将军,46岁,
1373年,镇守北平,修筑通州外城,48岁,
1375年,移镇彰德,修筑城池,50岁,
1375年10月,追击伯颜帖木儿于察罕脑儿,取得大捷,
1376年,伯颜帖木儿乞和,汤和率军返回,51岁,
1377年,加官进爵,愈加恭畏,不自骄盈,52岁,
1378年,巡抚西河州,修缮城郭、营舍,53岁,
1381年,随徐达率军出塞北伐,征讨乃儿不花,56岁,
1382年,诏至四川,治墉濠,饬士马,57岁,
1385年,以征虏将军的身份跟随楚王朱桢征讨叛乱,60岁,
1388年,解官告老,赐第凤阳,63岁,
1389年,诸城终于筑成,汤和返京复命,去向朱元璋辞行,64岁,
1390年,得了急症,不能说话,65岁,
1394年,病情日渐加重,不能站立,69岁,
1395年,病逝,终年七十岁,
1395年5月,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1395年7月,葬于安徽蚌埠曹山南麓,配享于太庙。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农历正月初一,汤和到京师给朱元璋拜年时,得了急症,不能说话,朱元璋亲临探视,关怀备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想见汤和,便命他坐车前往觐见,朱元璋用手抚摸汤和,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也是泪流不已。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汤和墓位于安徽省蚌埠市东郊曹山。
《明史·汤和列传》记载:汤和晚年为人更加恭敬谨慎,入朝所听到关于国事的议论,不敢向外泄露一句。他有妾百余人,生病之后便全部用钱将她们打发走。他在朝廷上所得的赏赐,大多分给了家乡的乡亲们,每当见到布衣时的故交遗老时,汤和总是显得非常高兴。当时许多公、侯等老将都因奸党罪先后伏法,很少有人幸免,而汤和独享老年之福,并以功名而终。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