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的足迹,励精图治,改革明朝!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1377年12月,出生于应天府,
1378年,被视为嫡长孙,
1385年,从小聪明好学,极其孝顺,
1387年,温文儒雅,即长皆以宽大著称,
1390年,朱标生病,朱允炆昼夜照顾,
1392年,被立为皇太孙,
1396年,参考《礼经》及历朝刑法,修改《大明律》,20岁,
1398年,朱元璋驾崩,死前密命遗诏朱允炆继位,22岁,
1399年,定次年为建文元年,23岁,
1399年7月,实行削藩政策,
1399年8月,燕王朱棣起兵反叛,
1399年8月,朱棣发动“靖难之役”,
1399年12月,建文朝廷节节败退,
1400年,缺乏谋略,致使主力不断被歼,24岁,
1401年,燕军攻入真定,朱允炆一败涂地,25岁,
1402年,皇后自焚而死,朱允炆不知所踪,
1402年7月,朱棣登基为帝,
1403年7月,朱允炆至今下落不明。
史书评价:惠帝天资仁厚。践阼之初,亲贤好学,召用方孝孺等。典章制度,锐意复古。尝因病晏朝,尹昌隆进谏,即深自引咎,宣其疏于中外。又除军卫单丁,减苏、松重赋,皆惠民之大者。乃革命而后,纪年复称洪武,嗣是子孙臣庶以纪载为嫌,草野传疑,不无讹谬。更越圣朝,得经论定,尊名壹惠,君德用彰,懿哉
朱允炆即位后,崇尚儒家仁政之说,一改朱元璋严政苛刑,“专欲以仁政化民”。改定律例,力纠洪武年间冤案、错案,使其统治期间的囚犯较之洪武年间减少2/3。免除各地拖欠租税,赈灾济民。令官府为民间卖子为奴者赎身。限制僧道占田数量,余田均与平民。建文帝采取的这些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的安定产生了积极作用,一时政通人和。
据说,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也有称是陕西城固观音崖)一带。诚心向佛,终了一生,著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