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1369年,字九江,
1369年2月,南直盱眙(今江苏盱眙)人,
1369年3月,明朝初期将领,
1369年4月,曹国公李文忠之子,
1370年,年轻时喜读兵书,举止雍容,
1386年,袭爵曹国公,
1388年,深得明太祖的看重,20岁,
1390年,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军,22岁,
1392年,掌管左军都督府,加太子太傅,24岁,
1398年,以备边之名经过开封,30岁,
1398年,负责与西番的茶马互市贸易,
1398年,明太祖病逝,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1398年7月,将周王朱橚全家押回南京,
1399年,李景隆引军攻北平,31岁,
1399年,李景隆大败,率军撤回德州,
1399年,朱棣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会战,
1399年,建文帝赐给他通天犀带,
1399年,黄子澄向朱允炆推荐李景隆,
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
1399年,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
1400年,朱棣进攻大同,李景隆率军出紫荆关前往救援,32岁,
1400年,李景隆大举北伐,
1400年,中央军大败,撤回德州,
1400年,燕军再克德州,李景隆退守济南,
1400年,李景隆兵败还京,
1402年,方孝孺请求诛杀李景隆,34岁,
1402年,被授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左柱国,
1402年,因有“默相事机之功”,
1402年,李景隆和谷王朱橞开金川门降燕,
1404年,周王朱橚揭发李景隆建文年间在府邸收受贿赂之事,36岁,
1404年,明成祖下诏削去勋号,停止朝见,
1404年,明成祖褫夺其爵位,被抄家,
1404年,李景隆曾绝食十日,但却始终未死,
1404年,永乐末年逝世。
朱棣:① 李九江,豢养之子,寡谋而骄矜,色厉而中馁,忌刻而自用,况未尝习兵,见战阵而辄以五十万付之,是自坑之矣。② 李九江志大而无谋,喜专而违众,……数子皆匹夫,徒恃其众耳。
査继佐:若九江果累社稷,废一以兴一,使非太祖家事,陇西坐其孙以不祀,岂岐阳肖子哉?卒之系私室,饥以死,社稷存而徒累其家,何益也?夫王琏直陈治舰,且截北师,燕王原之不杀。而速驾金川,蒲伏密款,他日亲论曹国公,谓包藏祸心,九江即忠泣鬼神,义昭日月,百口不夺,夫谁信之?惜乎金川遽开,使北平无仰攻环壁之劳,燕为饶得耳!
李景隆早年以知兵著称,多次赴湖广、陕西等地训练军队,负责与西番的茶马贸易,曾参与明军北伐。 后率军抓捕周王,协助建文帝削除周藩。
靖难之役时,担任朝廷讨燕大军主帅,多次与燕军展开大战,前后统兵近百万。 燕军渡江后,他主动开门迎降,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朱棣继位后,以公爵受赏,位列靖难诸功臣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