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诚的足迹,元朝末年江浙地区割据势力!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1321年7月,出生于白驹场,
1331年,操舟运盐,树立威信,
1353年1月,身体健壮,仗义疏财,33岁,
1353年2月,常受盐警欺压,发动“十八条扁担起义”,
1353年3月,盐丁推举张士诚为首,攻下泰州,
1354年3月,废除苛捐杂税,颁布《州县务农桑令》,34岁,
1354年4月,知府李齐招降了张士诚,
1354年5月,张士诚叛逃,杀行省参政赵琏,
1354年6月,攻取了兴化,
1354年7月,杀死李齐,占据高邮,自称“诚王”,
1354年8月,元朝太师脱脱率兵南下攻高邮,
1355年1月,迁都平江,与朱元璋谈判失败,35岁,
1355年2月,攻陷湖州,
1356年,开办弘文馆,广徕四方文士,36岁,
1356年2月,鼓励农桑,铸造“天佑通宝”,
1357年,投降元朝,受封太尉,37岁,
1358年,说服达识帖睦迩联合攻打杨完者,38岁,
1363年,遣吕珍出击大败红巾军刘福通,43岁,
1363年,占据杭州,自封吴王,
1364年,张士诚逼迫达识帖睦迩自鸩,44岁,
1366年,朱元璋用计谋削弱张士诚,46岁,
1366年9月,坐失良机,困守平江,
1367年7月,突围失败,兵败被俘,47岁,
1367年12月,死于金陵,葬于斜塘镇。
他领导的起义军纵横江浙一带,建立了革命政权,控制了中国东南最富庶的地区,切断了元朝漕粮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上沉重的打击了元朝统治者。
毫无疑问,早期的张士诚是对元作战的盖世功臣。当第一阶段反元大起义进入低潮的时候。百万元军已经打破了红巾军长江防线恢复了南北元军的联系。作为非红军系统的张军的顽强抵抗导致脱脱率领的百万元军主力崩溃。从此开始了各路反元义军的第二次高潮。施耐庵、罗贯中都曾效力张士诚。红巾军起义同时又有张士诚,他所领导的反元斗争,牵制了元朝的军力,壮大了红巾军的声势。 
明史:士诚为人,外迟重寡言,似有器量,而实无远图。
俞国鉴:十庙钟山黯夕阳,一龛犹自祀张王。
杨维祯:兵不嗜杀,一也;闻善言则拜,二也;俭于自奉,三也;厚给利禄而奸贪必诛,四也。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