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也只是刚开始第二年留学,但是夏天刚好回国一趟再出来,就有非常强烈的“第二年比第一年好过多了”的感受。留学第一个学期在高纬度秋冬季,碰上冬令时4点钟天黑的日子,加上留学生活的种种困难,构成了我人生中非常艰难的半年。但一年过去,能感觉到从语言到学术,从人际关系到mental health各方面都感觉自己跨过了好几个台阶。希望一些个人经验出发的小提示会对其它刚出来的姐妹有所帮助。希望大家有个不错的冬天。
1. 保证充足睡眠
现在无论如何我都会努力睡7个小时,睡眠在我日常生活里被置于很高的优先级。刚来的第一个学期为了赶学业和深夜emo,我经常只能睡5个小时左右。但刚开始在第二语言环境生活对大脑的认知负荷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充足的睡眠能够让自己得到必要的休息,让情绪能量和认知能力得到恢复。而现在我宁愿作业做得普通一点,都要及时上床睡觉(楼主是长睡眠选手,自然醒的话一般要睡9h)。科普读物《why we sleep》解释了睡眠对人类的重要性,很易读,我是休闲时翻的,有中译本。
2. 心理咨询
发现自己身边很多中国朋友看therapy的比例远比我想象的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不知道怎么接触这个系统。其实很多美国本科生换了个州生活和学习、远离家人,都会因面临比较大的情绪波动从而去看心理咨询。而留学的友友们面临很大的生活转变,需要一些精神支持的话,这也是一个值得去找心理咨询的理由。
先从学校的counseling center入手会比较简单,学校的counseling一般是免费的,但是治疗也是短期的,而且预约会比较爆满。但是从这里入手可以先接触不同的心理咨询师的风格,让你了解自己对心理咨询师有什么期待(比如接触了好几个不同的人后,我发现我很不喜欢给我灌输“人生有希望”的咨询师,也不喜欢默认世界是异性恋规范的心理咨询师)。
我大概花了两个学期时间,通过这种短期的咨询去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例如我是逐渐一步步了解到,我的分离焦虑比其它人更严重,更加具体化我的精神创伤是在哪个维度(好消息是我目前现在这两方面都得到了比较好的治愈)。于是我再开始寻找长期的心理咨询师,主要就是在一些心理咨询师扎堆的网站,如psychology today,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和心理咨询师,给therapist发邮件,一般可以很快得到回复。你可以请求一个10分钟左右的沟通,沟通一下彼此的期待是什么,判断这是否是一个合适你的心理咨询师。第一次心理咨询一般是intake,是一个彼此了解的过程,然后你再判断是否要和这个人长期相处下去。
至于“西方疗法能不能疗愈东方心灵”,这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作为学社会学的人,我也会忍不住审视心理咨询如何作为一种中产生活的配套模式被嵌入了人类生活。但对于我个人生活而言,我把therapy的功能看得比较简单,就是有人定期给我做个mental体检,有人可以给我full attention而我不用为此感到不安(尽管我知道我的朋友同样努力给到我full attention但我内心压力会很大)。面对我过度分析、时常动用理性去掩盖自己情绪的人际相处模式,我的心理咨询师会完全只在意我的情绪是否得到释放,而不在意事情和人的“对”、“错”。有些时候我状态比较好,没什么需要说的时候,therapist这个位置的保留也依然让我觉得安心,让我知道如果我又掉落低谷还是有人可以帮助我。
关于费用,我们学校的医保比较好。我一次45mins的therapy session也就10-15刀,加上我是biweekly的频率,对我来说还是性价比很高的。
3. 关于语言和交友
楼主是第一次在海外生活,英语只是很普通的级别,就是刚过了资格要求(托福103,口语23)。第一个学期要做助教改学生作业,第二个学期就要开始lead discussion并改作业。这个语言压力对我来说还是很大的,这也是让我最容易感觉到无助和挫败的地方。
(p.s 如果有友邻需要助教经验帖也可以dd一下,我可能有些微小的经验会有所帮助...)
先抛个鼓励大家的结果就是:你会慢慢进步的,你真的会。楼主目前经常会出现在一些只有我一个人不是native speaker的英语场合,能讲能听能交朋友;室友是美国人,一起生活没有障碍关系也挺好;虽然还是偶尔磕磕绊绊,但是给美国本科生做助教带讨论课已经没什么问题了。希望大家不要给自己压力,慢慢会好的。
我对于语言练习的一个经验是:找你可以无压力放心说话的人去说,积累“对方一定能听懂”的正反馈(上面提到的心理咨询师也是)。
例子1: 我刚来的时候,在学校international student service center申请了local conversation partner。学校给我安排了一对本地夫妻,他们在中国生活了10余年,儿媳是中国人,grandkids是中外混血。这给我一个安心的地方是:他们肯定碰过更多比我英语不好的人,而且他们肯定体会过语言不通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所以我可以放心地和他们说话,吐槽学校,表达我的culture shock。我和这对夫妻里的奶奶后面成为了朋友,即便这个“conversation partner”的期限已经过了,我也会经常和他们见面,一起做饭。奶奶考虑到我的状态比较isolated,带我去一些家庭聚会,把我介绍给了更多她觉得靠谱的年轻人交朋友。这些朋友们我们还是会经常见面,因为大家会聚在一起每周唱唱歌聊聊天什么的。他们是一群喜欢服务社区的年轻人,非常包容开放(我后来也是在这里认识的我的室友),擅长营造轻松、温馨的氛围感,所以我知道我在这里讲英语即便不好也没有关系。一年下来就好很多了。
例子2: 我导师在我生活里也是这样一个角色。(谢谢我导)一开始我和他讲学术,英语都讲得乱七八糟,但他就是能听懂。私底下见面时他其实不在意我英语讲成什么样,只在意我学术怎么做,他知道我是有想法的,就会给我非常多的鼓励和肯定。前两天我和他说我想申请独立开一门课,他会说你想去就去如果需要的话给我写推荐信,而不会因为我英语不够native而拦住我。
例子3: 还有其它非中国的国际留学生,大家母语都不是英语,但又只能用英语交流,因此都能体会这个交流的困难,普遍会比较耐心。相对来说,其实很多中国留学生的语言水平比我好的话,很容易invalid我的感受,ta们已经走过了语言困难期,无法共鸣语言障碍如何在日常生活使我积累挫败(哪怕ta们不是故意的)。对此我的建议是,如果你难受的话,其实可以离这样的人远一点,即便ta们不是故意的,但是ta们未免有些不体贴了。
关于楼主融入社区的历程,这样的机会确实是比较少见的,楼主确实非常幸运。我联想到一些可能类似的场合可能是:1.教堂(楼主是无神论者所以这可能不是很适合我);2. 本地志愿服务活动;3.你自己的兴趣团体。
例子4: 兴趣团体这一点,例如楼主一直都想参与研究生工会的运作,于是楼主挺积极参与工会里国际生的组织的,这能给我一种“我并不边缘”的感受,也能认识很多志同道合、可以体谅支持你的朋友。而且在兴趣团体里,关键并非语言水平,而是大家一起行动/做事,虽然我语言没法完全像native speaker一样,但是楼主行动力和知识都在线,所以还是能感觉到组织里其它人的赞赏和重视。这也会给我许多安慰。
例子5: 我有了解到很多人练习英语口语的方式是使用dating app,听说对挺多人都有用,或许值得一试。但楼主自己并不使用dating app因此不大清楚,欢迎其它补充。相关个人经历里,我的一些朋友会约我date,如果我意识到自己只想和对方练英语而完全不想发展浪漫关系,我一般也会拒绝date。我还是更习惯把关系建立在“我真的想和这个人做朋友”而非“工具化对方”上,我觉得这种真诚对方是能感受到的。
4. 内向人如何在外向文化社会中生存
啊再给自己放个坑。这一点楼主目前偶尔还是会挣扎,但是活得比之前稍微好了一些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