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阳冉冉春无极


斜阳冉冉春无极
——周邦彦的几首词
《拜星月慢·夜色催更》
(宋)周邦彦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
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
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相倚,暖日明霞光烂。
水盼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
谁知道、自到瑶台畔。
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
念荒寒、寄宿无人馆。
重门闭、败壁秋虫叹。
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译文
夜色深深,仿佛在催着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尘,让地面没有纤尘。月色幽静,小巷僻坊里一片迷茫。我又见到那竹栏,和灯光明亮的小窗,这是她的庭院。她因我们能见面开心。她的美丽令人惊叹,依偎在我身边,我如同见到了琼枝玉树,如一轮暖日,又如一片绚丽的朝霞。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动人,温柔清雅宛若一株幽兰。这样绝代佳人,人间都少见。
从前,只在画中见过她,对那绝世的美丽早已倾倒,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真能与她相伴。我们互相情意绵绵。无奈人世无常,将我们分开,我心里哪堪孤独。如今我独自一人在荒郊野外,悄悄无息,重门紧关。只有秋虫在声声重复忧伤的歌。无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虽然隔着万水千山,却无法断绝。
赏析
这首词所咏情事,略同《瑞龙吟》,但并非重游旧地,而是神驰旧游。作为一位工于描写女性的词人,在这篇作品中,作者为读者绘制了一幅稀有的动人的画像。
为了要使词中女主人的登场获得预期的应有的效果,词人在艺术构思上是煞费苦心的。他首先画出背景。在一个月色阴沉的晚上,更鼓催来了夜色,露水收尽了街尘,正是在这样一个极其幽美的时刻,他来到了她所居住的地方;阑槛外种着竹子,窗户里闪着灯光,正是在这样一个极优雅的地方,他会见了这位人物。与杜甫《佳人》之写“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用意相同,这里的竹槛、灯窗,也是以景色的清幽来陪衬人物之淡雅的。

先写路途,次写居处,再写会晤,层次分明,步步逼近。下面却忽然用“笑相遇”三字概括提过,对于闻名乍见、倾慕欢乐之情,一概省略。这样,就将以后全力描摹人物之美的地步留了出来。在这里,可以悟出创作上虚实相间的手法。
“似觉”以下四句,是对美人的正面描写,又可以分为几层:第一、二句,乍见其光艳;第三句,细赏其神情;第四句,总赞。写其人之美,不用已为人所习见的“云鬓花颜”、“雪肤花貌”,而用“琼枝玉树”、“暖日明霞”来形容,就不熟滥,不一般化;用两个长排句,四种东西作比,也更有分量。(吴白窒壬云:“‘琼枝’,见沈约《古别离》:‘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玉树’,见杜甫《饮中八仙歌》:‘皎如玉树临风前。’”)上句说像琼枝和玉树互相交映,是写其明洁耀眼;下句说像暖日和明霞的光辉灿烂,是写其神采照人。两句写入室乍见之初,顿时感到光芒四射,眼花缭乱,尤其因为这次见面是在夜间,就使人物与背景之间,色彩的明暗对比更为显著。在用这种侧重光觉的比喻之先,路途中所见的暗淡月色与庭院中所见的隐约灯光的描写,也对之起了一种很好的衬托作用。如果不仔细研究全词的布局,对于这种使我们容易联想到一些优秀的电影导演的艺术处理手段的巧妙构思,是很容易被忽略过去的。两句写其人之美,可谓竭尽全力,而犹嫌不足,于是再加上“水盼兰情”一句。韩琮《春愁》“水盼兰情别来久”,是用字所本。“水盼”,指眼神明媚如流水;“兰情”,指性情幽静像兰花。这句虽也是写其人之美,但已由乍见其容光而转到细赏其神态了。这已是进了一层。但美人之美,是看不够、写不完的,所以再总一句说:“总平生稀见。”这才画完了这幅美人图的最后一笔。
换头一句,从抒情来说,是上片的延伸;从叙事来说,却是更进一步追溯到“笑相遇”以前的旧事。杜甫《咏怀古迹》咏王昭君云:“画图省识春风面。”词句即点化杜诗而成,意思是说:在和其人会面之前,就已经知道她的声名,见过她的画像了。从而也看出了,这次的会晤,乃是渴望已久之事,而终于如愿以偿,欢乐可想。

从这以下,才正面写到离情。“谁知道”二句则是这一幕小小悲剧的转折点。“瑶台”是美女所居。《离骚》:“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王逸注:“佚,美也。”但这里却兼用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就暗示了这位姑娘有着如李白所形容的杨玉环那样神仙般美丽风姿,作为上片实写其人之美的补充。云雨习用,而“雨”以“润”来形容,“云”以“温”来形容,则化臭腐为神奇,其人性情之好,爱悦之深,由此两字,都可想见,且与上文“兰情”关合。但这叙述两相爱悦的幸福的句子“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却以“谁知道”领起,以“苦惊风吹散”收束,就全部翻了一个面。惊风吹散了温润的云雨,正如意外的事故拆散了姻缘,通体用比喻说明,处理得极其含蓄而简洁。读到这里,我们才发现,原来在这以上所写,都是追叙。行文变化莫测,与《夜飞鹊》同。
“念荒寒”以下,折入现在。独自寄宿在荒寒的空屋里,关上重重门户,听着坏了的墙壁中秋虫的叫声,这种种凄凉情景,用一“念”字领起,就显得更加沉重。因为无人可语,才只好自思自念,不写人叹,而以虫鸣为叹,似乎虫亦有知,同情自己。如此落墨,意思更深。第三句极力描摹此时此地之哀,正是为了与上片所写彼时彼地之乐作出强烈的.对比。
末以纵使水远山遥,却仍然隔不断一缕相思之情作结,是今昔对比以后题中应有之义,而冠以“怎奈向”三字,就暗示了疑怪、埋怨的意思,使这种相思之情含义更为丰富。
《宋四家词选》评云:“全是追思,却纯用实写。但读前片,几疑是赋也。换头再为加倍跌宕之。他人万万无此力量。”周济此说,很能阐明本词在布局方面的特点。
创作背景
周邦彦词多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内容较为单薄,调子很低沉,正如文学史上所说其情感的基调为漂泊的孤独疲倦和憔悴失意。其词承柳永而多有变化,市井气少而宫廷气多,词风也比柳永更典雅含蓄,且长于铺叙,善于熔铸古人诗句,辞藻华美,音律和谐,具有浑厚、典丽、缜密的特色。此词是其特色的写照。

这是周邦彦的一首离别诗,写的很美的:
《兰陵王·柳》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译文
正午的柳荫直直地落下,雾霭中,丝丝柳枝随风摆动。在古老的隋堤上,曾经多少次看见柳絮飞舞,把匆匆离去的人相送。每次都登上高台向故乡瞭望,杭州远隔山水一重又一重。旅居京城使我厌倦,可有谁知道我心中的隐痛?在这十里长亭的路上,我折下的柳条有上千枝,可总是年复一年地把他人相送。
我趁着闲暇到了郊外,本来是为了寻找旧日的行踪,不料又逢上筵席给朋友饯行。华灯照耀,我举起了酒杯,哀怨的音乐在空中飘动。驿站旁的梨花已经盛开,提醒我寒食节就要到了,人们将把榆柳的薪火取用。我满怀愁绪看着船像箭一样离开,梢公的竹篙插进温暖的水波,频频地朝前撑动。等船上的客人回头相看,驿站远远地抛在后面,端的离开了让人愁烦的京城。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哟,却发现已经是一片蒙胧。
我孤零零地十分凄惨,堆积的愁恨有千万重。送别的河岸迂回曲折,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静。春色一天天浓了,斜阳挂在半空。我不禁想起那次携手,在水榭游玩,月光溶溶。我们一起在露珠盈盈的桥头,听人吹笛到曲终……唉,回忆往事,如同是一场大梦。我暗中不断垂泪。

注释
兰陵王:词牌名,首见于周邦彦词。一百三十字,分三段。
柳阴直:长堤之柳,排列整齐,其阴影连缀成直线。
烟:薄雾。丝丝弄碧:细长轻柔的柳条随风飞舞,舞弄其嫩绿的姿色。弄:飘拂。
隋堤:汴京附近汴河之堤,隋炀帝时所建,故称。是北宋是来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拂水飘绵:柳枝轻拂水面,柳絮在空中飞扬。
行色:行人出发前的景象、情状。
故国:指故乡。
京华倦客:作者自谓。京华,指京城,作者久客京师,有厌倦之感,故云。
长亭: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供人休息,又是送别的地方。
“应折”句: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
柔条:柳枝。过千尺:极言折柳之多。
旧踪迹:指过去登堤饯别的地方。
又:又逢。酒趁哀弦:饮酒时奏着离别的乐曲。趁:逐,追随。哀弦:哀怨的乐声。

离席:饯别的宴会。
“梨花”句:饯别时正值梨花盛开的寒食时节。唐宋时期朝廷在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百官,故有“榆火”之说。
寒食:清明前一天为寒食。
一箭风快:指正当顺风,船驶如箭。
半篙波暖:指撑船的竹篙没入水中,时令已近暮春,故曰波暖。
迢递:遥远。驿:驿站。
“望人”句:因被送者离汴京南去,回望送行人,故曰天北。
望人:送行人。
凄恻:悲伤。
渐:正当。别浦:送行的水边。萦回:水波回旋。
恨:这里是遗憾的意思。
津堠:渡口附近供瞭望歇宿的守望所。津:渡口。堠:哨所。
岑寂:冷清寂寞。
冉冉:慢慢移动的样子。春无极:春色一望无边。
念:想到。月榭:月光下的亭榭。榭,建在高台上的敞屋。
露桥:布满露珠的桥梁。

作品赏析
很多年前就读过这首词,也写过关于此词的文章。然而好的诗词,无论过去多少岁月,增长了多少年龄和阅历,总能从其中读出不同的韵味和感慨,而这感慨韵味中,又含着一份当年的味道。
人生路上,见过的人会忘,看过的风景会忘,唯读过的诗词,不断在耳畔回荡,重重复复,直至记忆尤深,朗朗上口。如青山碧海,永远在此,只待有缘人来靠近。
过去我一直在想,这首词美在哪里,做为一首长调,为什么能够如此引人痴迷?直到今时,方才明白。它美在音律感,美在内容的协调,看似慢斯条理,轻柔委婉,实则情意绵绵,深情款款。犹如山丘,连绵起伏,跌跌宕宕。
这得益于周邦彦的职业,他是词人,更是专业的音乐家,任大晟举,专为皇帝编排声乐,深得徽宗赏识。他的音乐知名度在宋朝,不亚于唐代著名音律大师李龟年。
音乐家填词,自然与一般词人不同,他们更注重音律的和谐。这也让他们的词在除去意境后,多了一份音律感,读来起伏有致,余音回荡。
只要细细地将此词读上几遍,就会感觉心中似有一份离愁徐徐舒展。仿佛独自一人走在长长的石堤旁,岸边柳丝垂满,树影婆娑,在送你离去。登临望故国,不见故乡山水,客居京华的时日,有谁知道我心中的隐忧?长亭路上,年去岁来,折的柳条不下上千枝,却总是将他人相送。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这里是词人回忆。离别之际,往事历历,浮上心头。“华灯照耀,我举起酒杯,哀怨的音乐在空中飘动。驿站旁的梨花已经盛开,提醒着我寒食节就要到了,人们将把榆柳的薪火取用。我满怀愁绪看着船像箭一样离开,梢公的竹篙插进温暖的水波,频频地朝前撑动。等船上的客人回头相看,驿站远远地抛在后面,端的离开了让人愁烦的京城。他想要再看一眼天北的我,却发现已经是一片蒙胧。我孤零零地十分凄惨,堆积的愁恨有千万重。送别的河岸迂回曲折,渡口的土堡一片寂静。春色一天天浓了,斜阳挂在半空。”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此两句是整首词最动人之处,也是词人伤心之处。他想起了曾经和爱人同游的场景。他们携手,在水榭游玩,月光溶溶。一起在露珠盈盈的桥头,听人吹笛到曲终。可回过头来,终究是往事如烟,大梦一场,于是,他忍不住暗中不断垂泪。可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整首词,从头至尾,们只看了主人公独自一人,踽踽独行,依依不舍的孤零身影。但贯穿词中的又不是那种生离死别的悲痛,而是一份柔和的,淡淡的伤感,似有还无,似浅实深。这也是周邦彦的高明之处,他能将音律的和谐,在词中用得如此完美,真可谓神来之笔。
读这首词,要一边吟诵,一边回想,才能深刻体会到那份离别之美。就好像独自一人背着包,拉着行李,走进车站,走上站台,汽笛声鸣,眼看就要开动,可送你的人,迟迟未来。于是,你依依不舍地转过头,登上列车,坐于车窗前,回想起往昔岁月。
那时候,她陪你走很远的山路来到镇上的车站,陪你在熙熙攘攘的车站内久久等待,突然间汽笛声响起,那两只原本分开的手紧紧地牵在一起,两双深情的眼眸望了又望,眸中水花连连,碧波万倾,诉不尽的相思别苦。最后还是车站的检票员强行把你们分开,催着你们离去。列车开动,双手紧贴车窗,彼此挥动,渐行渐远,渐渐消散。心里默念,君啊郎啊,此一去,又是二三年!
这就是离别的车站,也是周邦彦词中的愁绪,它没有喷薄而出,只是让人隐隐作痛,难舍难分。
读这首词,就适合在这样寂静无人的深夜,挑一首略微忧伤的曲子,打开记忆的阀门,任思绪摇曳,缓缓流淌……

在人类社会中,“爱情”是个永恒的话题。
从《诗经》中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古诗十九首》里的“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从唐诗里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到宋词中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或直白,或真挚,或婉转,或幽怨,写尽了爱情的酸甜苦辣,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男女的共鸣。

《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作者周邦彦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词人,有人尊他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甚至推他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
也有人对他持否定态度,认为他具有“封建士大夫的卑劣意识”,其词意趣品格低下。
好评也好,差评也罢,不可否认的是他对词的发展,尤其是婉约词,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精通音律的他,促进了词体声律模式的规范化,还创作了不少新词调,例如《花犯》、《瑞龙吟》等等。
此外,他在柳永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推进了长调的谋篇布局,铺叙手法,对后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所以说,不管他作品内容如何,至少他确实推动了词的发展。
而后人之所以贬低周邦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的内容多写男女相思情爱,离愁别恨,题材狭窄,格调不高。
也有一部分人是受了笔记小说的影响,对他产生了一些误解。
就比如这首《少年游》,根据南宋文人张端义的《贵耳集》记载:
道君也就是宋徽宗带着一颗江南新进的橙子到名妓李师师家,当时周邦彦正与李师师谈笑,听闻皇帝来了,就赶紧躲到床下。
后来他将宋徽宗和李师师相处的场景写成一首词,也就是这首《少年游》。

皇帝、名妓、大臣,剪不断理还乱的三角恋情为这首词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不过也有人对这段记载提出质疑,比如王国维就认为此事纯属虚构。
但不管真相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这确实是一首描写男女之情的作品,清人陈廷焯在《云韶集》评价道“秀艳。情急而语甚婉约,妙绝古今”。
先来看上半阕,开头两句“并刀如水,吴盐胜雪”,运用了比喻和对偶的手法,宛如电影的两个特写镜头。
“并刀”指的是产自并州(山西一带)的刀,一向以锋利著称,杜甫有诗云“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
需要注意的是“并”的读音,是平声,而不是去声。
在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第四场的大浪淘沙这个环节中,就曾考查过它的读音。
当时百人团有36人答错,一旁的点评嘉宾康震老师见了直摇头,“这成绩不咋地”。
说实话这道题不算难,只是很多人被惯性思维给影响了。
“吴盐”是指吴地(江苏南部,浙江北部一带)出产的盐,是出了名的精细雪白,正如李白诗中所言“吴盐如花皎白雪”。
而“水”和“雪”都是透明纯净之物,词人以这两者比喻刀和盐,淡化了闺房中的脂粉气息,营造了一种相对清新明净的氛围。
而在这样的背景中,女主人公登场了,“纤手破新橙”,她伸出纤纤玉手,轻轻剥开新鲜的橙子。

词人并没有直接描写女子的外貌神情,只是截取了“破新橙”这样一个特写镜头,一位美丽而温柔的女子形象便如浮雕般呈现在读者眼前。
一个“破”字让整个画面变得灵动,富有情趣,不可等闲视之。
接着的“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是正面描写闺房的环境和男女相处的情景。
室内层层帷幕,一片温暖,兽形的香炉中燃着沉水香,轻烟缭绕。
幽静而温馨的闺房中,一对男女相对而坐。
女子剥完橙子后,正调弄着手中的笙,而男子在做什么呢?
词人没有明言,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这三句虽无一“爱”字,却充满了柔情蜜意,可见词人是造境的高手。
而且如此温馨的画面也为下半阕写留别埋下了伏笔。
如果说上半阕是从男子的视觉角度进行描写,那么下半阕则是以女子的口吻,将男女情感描写得婉转缠绵,细腻逼真。
换头三句“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虽然省略了主宾,但是不难看出,是女子问男子:“已是三更时分,你要到哪里去呢?”
古代的“三更”大概就是现在的夜间23点到凌晨一点。
从上阕的“相对坐调笙”到这里的“已是三更时分”,显然是有一段时间跳跃的。
但是作者过渡得很是自然,不着痕迹,以“低声问”三字引领下半阕,女子所有的语言,情感,皆由此而来。
最后结尾三句“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将女子的挽留之意描写得缠绵而生动。

最为人称道的还属“马滑霜浓”这一景语,将寒风凛冽,夜深霜浓,冷寂空旷的室外环境刻画得淋漓尽致。
与上阕的“锦幄初温,兽烟不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女子的殷勤挽留之意尽在不言中。
整首词是在女子的询问和期待中结束的,至于后续如何发展,留给读者去想象了。
曾有人评价周邦彦的词“摹写物态,曲尽其妙”,从这首《少年游》便可窥一二。
全词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细节,“破新橙”、“调笙”、“低声问”,生动细腻地展现了男女间的浓浓情意。
无论是室内环境,还是两人的意态,都描写得恰到好处,肉麻却不低俗,缠绵却无脂粉气息。
正如清人周济在《宋四家词选》中所言“此亦本色佳制也”。

作者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

作者简介
高山大海,石家庄人,大专文化,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主要作品:《美丽的回忆》、《羽高家书》、《笑对人生》、《足行山河》、《梦歌畅吟》、《龟舟搏楫》等多部散文集、诗词集、随笔集及科普书籍。曾在报刊社做过摄影记者、编辑、副主编。
30多年来,先后在全国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及摄影图片,文种有:散文、随笔、杂文,诗歌等。有数篇诗词、散文及摄影作品在全国性大赛上获奖,其中:十余篇荣获一等奖;近百幅摄影图片被作为杂志封面刊用。
高山大海,微信号:Gaoyj01。
https://baike.so.com/doc/1663786-1758902.html
信箱:gaodajun01@163.com
欢迎各位诗朋书友添加我的微信,以文会友,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