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和恐惧


孤独和恐惧
一位大学老师,他说他们学校专门有一栋单身老人楼,楼内大部分的老年人都独居,他们中间,有的孩子出国了,有的孩子在外地工作。
有一个老人,老伴早年去世,儿子也移民美国多年,不久前,老人因心脏病突发死在家中,邻居发现时已是一个星期以后了。老人生前是大学教授,家庭条件优越,没想到晚年却面临孤老终身的命运。
为什么这么多老年人宁愿自己独居,也不愿意住进养老院?

这主要与下面的三个原因有关:
一是住进了养老院,等于离开多年熟悉的成长环境,对生活缺少了掌控感
中国有句俗话叫叶落归根,年龄大的人,很多人都希望晚年能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有老朋友,有年轻时的记忆,生活多年的家就是自己老了以后的根。
如果住在养老院,由陌生人照顾,与一群陌生的老年人一起,这会让他们从心理上难以接受,对生活失去了掌控感。
上面这位大学教授就秉持这样的想法,哪怕老伴去世,儿子出国,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
二是认为老人住进养老院,就代表儿女不孝
如果说年轻时人们在一起,喜欢比较的是事业或金钱,老年后,人们比较最多的是谁家儿女孝顺。大多数人习惯性认为,被送进养老院的老人,儿女都不孝顺,这对于好面子的老年人来说,实在难以接受。

73岁的赵老太,退休前曾是一名国企干部,前两年因高血压引发脑溢血,行动不便,唯一的儿子又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她,便想送她去一家知名的养老院。
可赵女士坚决不同意,她不愿意让周围人用同情和怜恤的眼光看她,心高气傲半辈子的赵女士,哪怕在家中与儿子有摩擦,也不愿意住进养老院。
三是担心住进养老院后,被儿女抛弃
儿女是父母一辈子的牵挂,尤其人在年龄增大后,更希望有儿女们能经常陪在身边。
在养老院,经常看到许多老年人,得知儿女要来看望他们时,如同过节般的感觉开心。有些老年人,好久见不到儿女,谎称自己得了重病,就希望儿女能来看自己一眼。
他们抗拒养老院,不是因为环境,而是认为住进养老院后,可能会遭到儿女的抛弃。
未来老年人会越来越多,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养儿防老的想法已经完全不现实。如果父母与儿女能互相体谅,多替对方着想,不但能减轻儿女压力,老年人也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邻居一位老人,70岁时住进养老院,据说是她自己主动要求去的
退休前她老伴就去世了,退休后的她住在独生女儿家,每天帮助做家务。女儿有孩子后又帮助带孩子,一家人相处和睦。老人69岁那年,因洗澡时摔伤了腿,行动不便,女儿请假照顾了两周,又去上班了。
老人考虑自己住在女儿家中,不但帮助了他们,还拖累他们,就对女儿说:“养老院有专门护工,与老年人在一起,我生活也不会感到孤单”。
女儿想到自己上班时,家中母亲确实无人照看,便同意了母亲的要求。
老人住进养老院后,女儿每天打一个电话,跟老人在电话上聊半小时。
周末时,女儿女婿带上孩子,一家三口,买上老人喜欢吃的东西去看望老人,在养老院里陪她散步聊天。老人过生日时,他们买了一个大蛋糕和其他礼物,和其他老人一起给母亲过生日,羡煞了周围许多老人。
这真是一对明智又善解人意的母女,老人体恤儿女,主动提出退出女儿的生活,给她减压。儿女体谅母亲晚年生活不便,百忙之中陪伴关心老人,给她精神上带来慰藉。
要我说,这是两代人最佳的相处模式,儿女没有养老压力,专注于工作,老人得到养老院照顾的同时,又经常能得到女儿的关心和陪伴。
 

如何让老人愿意走进养老院,又能幸福地度过晚年?
要从两个方面做好。
首先,养老院不但要考虑老人安全,更要考虑到老年人内心的需要。
养老院从硬件设施的配备上,给老人提供最贴心的呵护,在养老服务人员的选择上,选择有爱心,更专业的人去照顾。
比起老年人的安全问题,更重要的,要了解老年人内心的真正需求,尽可能满足他们,才可能让更多老年人愿意住进养老院。
其次,儿女们要经常来陪伴和看望老人。
年轻人压力大,工作忙碌,有时还需要照顾家中未成年的孩子,常常让他们难以分身。
但不管怎样,父母养育了你,将你从一个婴儿抚养成一个有独立担当的成年人,现在他们年龄大了,再忙,也应经常抽出时间去看望老人。儿女的到来是对父母最好的慰藉,是治疗老年抑郁症的良药。
许多老年人之所以不愿意走进养老院,是因为缺少安全感。如果养老机构能真正从生活上关心老人,满足他们的需求。儿女们常常惦记老人,经常去看望他们,相信为儿女付出大半辈子的老人,为了儿女的幸福,也会愿意住进养老院,去度过自己的晚年生活。
 

农村老人不愿去养老院,主要被这4个原因阻拦,现实又无奈
由于经济水平、工作机会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了农村寻求发展,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了年迈的父母。对于留守在家的老人来说,内心的情感无处寄托,自己的生活无人照顾,晚年生活并不能算得上很幸福。有些子女忙于工作,无暇探望,所以建议父母可以去养老院养老,至少日常在生活上能相对轻松一点,但他们的父母却拒绝了这一想法。
明明去养老院大家都能更轻松,为何老人固执己见的就是不想去呢?
在我看来,以下这些原因是阻拦他们的主要问题。
第一,价格问题
虽然现在环境好、服务好的养老院越来越多,但价格却一直不降,想在养老院养老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对于多数农村老人来说,一辈子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也本身就并没有很丰厚,孩子成家时再支出一笔,自己真的是没剩多少,更何况自己每个月到手的养老金又不多,刚刚能够日常的基本生活。所以说除非靠子女接济,去养老院养老对他们来说并不可靠。

第二,传统观念影响
一些农村地区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在大家的印象当中,晚年生活自然是靠“养儿防老”,如果去了养老院,那就意味着自己被抛弃了,不仅心里不舒服,还会被街坊邻居们看了笑话,所以很多人为了面子,坚决不去养老院养老。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要叶落归根,自己老了以后,自然是要在自己的老窝养老,所以既不想搬去城里和子女一起住,更不愿意去养老院生活。
第三, 日常生活枯燥
的确有很多养老院日常的活动非常丰富,平时会组织老人们一起看看电影、唱唱歌或者做一些有趣的游戏等等,但是通常服务比较好的养老院价格也很高。大多数便宜一些的养老院,主要是保障老人的日常生活,所以一些休闲娱乐的活动比较少,大家日常除了正常的吃饭、休息外,大多数时间都在晒晒太阳、聊聊天,短时间内还好,日子久了就会感到越来越枯燥,甚至觉得还不如在家干干活。
第四,氛围消沉
住在养老院,身边都是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大的人,整个院子也是暮气沉沉,没有活力。特别是有时身边的朋友们会逐渐离开,这给老人的内心会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消极的情绪同样是会传染的,长时间被这样的氛围所影响,老人很容易变得沉默、害怕,久而久之会变得失眠、厌食、自闭、抑郁,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心理都是很大的负担,老人很容易因此而生病。
总而言之,想要去养老院养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老人而言可以算得上是一次挑战。不过无论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养老,最重要的还是子女对于老人的精神关照,常回家看看远远比让他们去养老院养老温暖更多。
 

1、老人在养老院里实际上就是一个被管制的对象,根本就不是被服务、被照顾的对象
一个人的自我选择权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权力之一。
那些去养老院的老人,几点起床,几点进餐,吃什么,几点睡觉,什么时候洗澡都要按照养老院的规章制度来,任何违反安全、健康的行为都是不被允许的。
你别妄想着养老院会给每个老人准备他们各自喜欢吃的食物,或者你今天想晚点吃饭,晚点洗澡睡觉等。自我选择权可以说几乎少的可怜,完全失去了自由和隐私。
民营养老院的规模一般都很有限,而养老院为了防止老人出现意外,特别是老人比较容易摔倒,所以一般都会限制老人的活动范围。
大部分老人从进入养老院的第一天开始,他们就失去了独立出入的自由,除非老人的子女陪同,不然养老院的门卫管理是很严格的。
其实,养老院换种说法,就像封闭式学校、监狱一样,集体性是高于个体性的。个人是要被规范、被管理的,在这种生活环境下,活着就真的只能是活着了。
老人在自己家住了一辈子,老了的时候却要像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一样,去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和一群完全陌生的人一起去适应陌生的集体生活,遵守一大堆的规章制度,看护工的脸色过日子。
用一句养老院里老人的话来说就是“自己花钱来劳改”,何必呢?
 

2、70多岁的李奶奶的身子骨一直都很硬朗,从退休开始就一直在照顾自己老伴,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拖地,生活过的很规律
后来,老伴离她而去了,她在外地工作的孩子们不放心她一个人生活,就把她送进了当地一家养老院。
李奶奶住进养老院后就彻底闲下来了,不用再洗衣做饭了,甚至饭菜都有护工给她送到房间里,吃完也不用洗碗。
慢慢地,李奶奶开始整天都不肯离开自己的房间,就等着护工给她送三餐。
再后来,李奶奶开始认不得人,记不得事,眼神也开始渐渐呆滞了,直到在浑浑噩噩中离世。
人老了,生活若没了奔头,也就慢慢的没了活下去的念想了。
 

3、养老院里有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老人好不容易在里面有了熟悉的老友,可能没多久就要面对这个老友离世的问题。之后重新再认识新的朋友,再接受他们离开的事实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说自己只要活够60岁、70岁就够了,当真正面对死亡的时候,绝大部分人的心态都会变,变得不那么想死了。
频繁的有人进来、离开,这对老人的身心是一种很大的折磨。
再说送老人去养老院养老的,大多是子女不方便或者不愿意照顾老人。老人住进养老院以后,刚开始可能会比较频繁的去探望,但是时间一久,就很少甚至不探望了。这对老人的身心健康也非常不利。
有位朋友家的老人两年前送去了养老院,据他说,养老院给他唯一的感觉就是:静,太安静了。
每当他去探望老人时,从踏入养老院的大门开始,就会不由自主的放轻脚步和呼吸。养老院里设施齐全,可是他却经常看到十几个老人坐成一排,有的打瞌睡,有的盯着一处发呆,没有人说话,只听得见电视的声音。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她们会缓慢地转过头,齐刷刷地用眼睛看着你,眼神呆滞,毫无生机。
发呆,是他们的常态。
有统计资料显示,在家养老的老人中有百分之八十七没有明显的抑郁症;而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中,中度以上抑郁症状人数高达百分之七十五。不夸张的说,在外面能活十年的老人,在养老院里可能活不过五年。
 
结语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每当说起养老院时,不会是让人摇头叹息的无奈之举,而是能让所有老年人过上幸福完满的晚年生活的乐园。
 

附:为什么老人不愿意去养老院?
老人之所以不愿意进养老院,其主要原因是住进去后感到强烈的“孤独”和“恐惧”,老人们辛辛苦苦一辈子,含辛茹苦的把儿女拉扯大,到老了,他们需要的是儿女的陪伴,每天和儿女生活在一起,一同分享他们的苦乐,看着后代茁壮的成长,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他们需要的是快乐居家养老,泛家庭文化,养老院的服务在好,跟快乐居家养老的泛家庭文化落差太大。
问过一位老人同样的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他说:在养老院感觉好象被儿女抛弃一样,他还说:只有无儿无女的人才会进养老院。
其实,这种强烈的孤独和恐惧感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病房式管理
哪怕在非常高档的养老院,也是房间与房间紧挨着犹如格子般,与医院里的病房并无多大区别。老人住进去后,感觉就像住在病房里,产生已被这个社会所遗弃,只是一个需要“被照顾的病人”的情绪,更何况整天面对一群“白大褂”,再健康的人也会对自己身体、心理的健康产生怀疑。
封闭的环境
一般养老院是禁止老人随便外出的,外人也不得随便入内,基本与外部的社区生活所隔离。老人们每天面对一群了无生气在里面“等死”的人,忧虑和恐惧感日益滋长,有人形容在传统养老院里的老人就像是一群被关在监狱里的犯人,在恐惧和无助中等待死神的最后判决!

生活没有乐趣
虽然传统养老院也提供一些活动和休闲娱乐的设施供老人消遣,但老人原有的一些生活习惯和爱好往往以“不健康”之名被人为取消。试想一辈子的兴趣爱好突然被取消了,生活的乐趣从何而来?
得不到想要的服务
传统养老院的服务理念往往是从管理方便、不承担责任和风险的角度出发来为老人提供服务,但很少真正去了解老人到底需要什么。
鉴于以上几点,老人们对传统养老院是有很大抗性的。
因为,这样的养老院,实际上是一座座“老人监狱”。
人,一旦失去了自由,还有快乐可言吗?
孤独感和恐惧感又怎会不产生呢?


 
作者简历
高山大海,石家庄人,大专文化,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198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
主要作品:《美丽的回忆》、《羽高家书》、《笑对人生》、《足行山河》、《梦歌畅吟》、《龟舟搏楫》等多部散文集、诗词集、随笔集及科普书籍。曾在报刊社做过摄影记者、编辑、副主编。
30多年来,先后在全国数十家报刊上发表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及摄影图片,文种有:散文、随笔、杂文,诗歌等。有数篇诗词、散文及摄影作品在全国性大赛上获奖,其中有十余篇荣获一等奖,有近百幅摄影图片被作为杂志封面刊用。
高山大海,微信号:Gaoyj01。
欢迎各位诗朋书友添加我的微信,以文会友,大家一起学习和成长。
https://baike.so.com/doc/1663786-1758902.html
信箱:gaodajun01@163.com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