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南部,面积达到了120万平方公里,位居中国省区第二。西藏还是印度河、雅鲁藏布江、怒江等亚洲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西藏自古以来是羌族和藏族的活动地区,曾经在唐朝时期建立了强大吐蕃王国(618年—842年),在唐朝末期陷入了分裂。那么,西藏是什么时候被纳入到中国的版图的呢?
一,吐蕃和唐朝:从对抗走向和平
藏族,是羌族(广义)的一支。大约在5000年前,古羌人进入了青藏边缘一带,之后发生了分裂。进入渭河流域的发明了种植业,演变成为了农耕民族,也就是华夏族;在甘青一带继续游牧的为羌族;而深入西藏地区的,后来演变成为了藏族(藏族这个名称在明清才出现,以前称为羌或者吐蕃)。藏族的语言和汉族语言有许多相似的地方,都属于汉藏语系。这些都说明了藏族、羌族、汉族是同宗同源的民族。
吐蕃国建立之前,西藏还处于史前部族时代,各个氏族各个位置,互不相统。6世纪,西藏山南地区的雅隆部不断强大起来,扩展到了拉萨河流域。松赞干布上台后,相继兼并了苏毗、羊同、白兰、党项、附国、嘉良夷等部族,统一了整个青藏高原,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吐蕃王朝和唐朝之间有和亲,也有战争。吐蕃是唐朝西部的大患,从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开始,唐朝的西域四镇、河西走廊、首都长安、西川地区都时时刻刻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吐蕃的骑兵可以随时在唐朝内地劫掠,而唐朝军队无法进入青藏地区。安史之乱后,吐蕃发展到了顶峰,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区,并将南诏国臣服。763年,吐蕃军队一度攻陷长安,多亏回鹘军队支援和重用郭子仪才得以收复。790年,吐蕃占领了整个西域地区,根据藏文文献记载,吐蕃的疆域甚至向南到达了恒河地区,成为了当时亚洲数一数二的强国。
吐蕃前期地图
吐蕃占领了西域地区,填补了唐朝退出西域后的势力真空期,使得一直觊觎西域的阿拉伯帝国无法进入西域,对保卫中国领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不过由于吐蕃在这个时期四面出击,战争不断,最终严重削弱的自己的实力。9世纪时期,吐蕃南败于南诏,东败于唐朝,西域受到阿拉伯帝国的攻击,开始走向衰落。因此,吐蕃开始转变和唐朝的对峙关系。821年,吐蕃和唐朝先后在长安和逻些(拉萨)进行了会盟,并且在拉萨建立了唐蕃会盟碑。吐蕃和唐朝的会盟结束了两国200年的对抗局面,进入了和平时代。
唐蕃会盟碑
840年后,吐蕃王朝就土崩瓦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混战,主要分为了四个小王国,分别是拉萨王系、阿里王系、亚泽王系、雅隆觉阿王系,除了雅隆觉阿王系位于青海地区以外,其他三个王系都位于西藏地区。
二,佛教传播和臣服蒙古
吐蕃民族是一个能征善战的游牧民族,在前期的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可是吐蕃王朝瓦解之后,吐蕃民族就显得温和了许多,越来越崇尚和平,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信仰。
吐蕃王国建立以来,佛教就开始有规模地传播,在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影响下,吐蕃的王室开始信仰佛教。松赞干布曾派遣大臣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此后的赤松德赞和赤祖德赞都大规模支持佛教的传播,他们和松赞干布并称为“祖孙三王”。
布达拉宫
吐蕃王朝灭亡的几十年间,吐蕃的佛教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朗达玛期间(842—978),吐蕃掀起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被称为“黑暗时代”。可朗达玛灭佛100多年后,佛教再次从不同的方向传入了吐蕃地区,并不断融合而形成了喇嘛教(藏传佛教)。在蒙古人进入西藏之前,吐蕃基本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制度。在佛教的影响下,人们放弃乐尚武之风,由凶悍渐变为温和,所向无敌的战斗精神也逐日减退。
藏传佛教
13世纪,蒙古汗国崛起了草原。1239年,窝端率领蒙古军进入了吐蕃地区,四分五裂的吐蕃势力土崩瓦解,纷纷投降蒙古。1247年,吐蕃宗教首领萨迦·班智签订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该协议规定了吐蕃隶属于蒙古汗国。
八思巴和忽必烈
1271年,忽必烈宣布继承为中国皇帝,建立了元朝。而吐蕃地区也归属于元朝的宣政院来管辖,并在西藏清查民户、设置驿站、征收赋税、驻扎军队、任命官员,统一历法和刑法。元朝在西藏设立了乌思藏宣慰司,下设13个万户府和若干个千户所。这些措施正式标志着西藏在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蒙古人在政治上征服了西藏,然而在信仰上又被西藏的佛教征服。此后,蒙古人也大多数改信藏传佛教,蒙古和西藏的关系变得密切起来。
三,从名义上册封到驻藏大臣
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并继承了元朝的大部分疆域。而朱元璋也宣布继承元朝对西藏地区的主权要求。明朝基本继承了元朝时期在西藏的宣慰司设置,并且在西藏大规模分封僧官,并要求西藏地区缴纳贡赋。在明朝时期还开通了内地通往西藏的驿站。不过要注意的是,明朝对西藏的控制仅仅是名义上的,在实际上并没有有效控制,明朝并未派遣一兵一官驻扎西藏地区。
不管是元朝还是明朝,对西藏地区的控制都是采取的土司制度,也就是册封的形式。在西藏的内部还有大大小小的地方地权,他们名义上接受中央的册封,是元明的地方长官,但同时又是地方的独立小王国。从元朝到明朝,西藏地区出现过萨迦、帕竹(1208—)、仁蚌巴(—1565)和藏巴汗(1565—1642)等王朝。1613年,藏巴汗王朝发生了内乱,噶玛噶建立了噶玛王国统治全西藏,取缔达赖和班禅封号。此时,达赖和班禅请求青海的和硕特王国进藏。1642年,和硕特王国统一青藏,成为了较大的蒙古族国家。
清朝初期地图
和硕特王国因为是卫拉特蒙古人建立的,因而在名义上隶属于清朝(皇太极在1635年征服了漠南蒙古,成为了蒙古的大汗)。1646,和硕特王国向清朝顺治皇帝称臣,清廷赐以甲胄弓矢,命其统辖诸部。之后,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入见,接受了顺治的册封;1713年,康熙正式确定了班禅喇嘛的名号,1709年康熙帝派临时大臣赫寿赴拉萨监理硕特汗国的政务。因此在名义上,青藏高原地区很早就已经隶属于了清朝。
清朝初期,西北的准噶尔汗国崛起,成为了清朝的劲敌。准噶尔汗国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不断进攻蒙古和青藏地区,葛尔丹的野心是要建立一个横跨欧亚的草原帝国。1717年,准噶尔汗国对和硕特汗国发动了袭击,灭和硕特汗国。1721年,康熙随后派遣大军攻入青藏高原,驱逐了准噶尔的势力,史称“驱准保藏”。随后康熙在西藏驻扎4000军队(后减为1000)。1728年,清朝又平定五噶伦内乱,正式在西藏设置了驻藏大臣。驻藏大臣总揽了西藏地方人事、行政、财政、军事、司法、外交等一切重要政事权力,这标志着西藏正式纳入了清朝的版图。
驻藏大臣衙门
欢迎关注公众号:文史北斗。本人喜欢历史,文化,文学,诗词等,自从毕业以来一直在阅读,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多有创作。我创立了的“文史北斗”,主要在于深度解读历史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欢迎你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