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哥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武侠游戏。
武侠游戏是个很特殊的品类,要说原因倒也简单,因为这玩意是国内特有,老外他根本就没有武侠游戏。
二十多年前,每当我每次在电脑上打开《仙剑奇侠传98柔情版》的文件夹时,我总是会疑惑:这个EXE文件它为啥叫PAL呢?
后来我才明白,那是因为仙剑早期英文名直接被翻译成了“Chinese Paladin”,即中华圣骑士。(也有一种说法,PAL是Pain and Love的缩写,个人认为是纯粹扯淡)
当然,人家现在的译名已经改的文雅一点了,变成了“Sword and Fairy”。
这我就多少能理解一点,为什么小时候玩火纹初代FC的国内D商汉化版本时,游戏里会直接把那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圣骑士”翻译成“侠客”了。
难绷
虽说两者确实在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方面还是有些一致的地方,可你要是把它们直接划等号,那确实还是有点奇怪。我已经可以脑补老外听到“Chinese Paladin”时,脑袋里却是往敌人身上咣咣砸至圣斩的画面了。
说回正题。正如上文所说,我的入门武侠游戏应该算是《仙剑奇侠传》了。
但纵观整个系列,《仙剑奇侠传》到底能不能算是武侠游戏,还得打上个问号。
你说1、2代逍遥、小虎的故事,那还算是有点武侠味。但从3代开始,这个系列的侧重点就逐渐变得不在于“侠”,而在于“仙”了。(当然,这并不是说3代不好,我最喜欢的一作便是3代,甚至通关了七八次)
那如果说“国产三剑”味不够的话,直接拿金庸IP做的武侠游戏,肯定算得上是正统了。
我一直有款很喜欢的“冷门”金庸武侠游戏,它是2002年由智冠发售的单机游戏《天龙八部》(不是2007年的那个网游版)。
当时在我看的《少年电脑报》上,随处可见《天龙八部》的解谜攻略,而游戏评述文章更是将它被描述成了一款“需要大量时间游玩的大部头游戏”,俨然是一副国产3A的派头。
这倒也难怪,毕竟《天龙八部》它可是个开放世界游戏。而且我认为,在《金庸群侠传》《武林群侠传》之后,《侠客风云传》之前的这段时间里,《天龙八部》也算得上是最好的开放世界武侠作品之一了。
地图摘自B站天龙八部攻略
它不仅有着几十种效果各异的经典武学,还将外功、内功的设计分离开,衍生出了许多种搭配的方式。而且,它不仅有着质量出众的主线剧情,在支线、收集品的设计上也毫不含糊。虽然不少任务的触发需要依赖全局的声望值(即善恶度),但游戏也为你提供了快速改变善恶值的办法,让你可以一趟流程体验完游戏的大部分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后来半瓶神仙醋在制作Flash游戏《金庸群侠传2》的时候,也使用了大量《天龙八部》的人物素材,主要还是因为它的出招动画真的很丰富。
是否让你想起了什么
可惜的是,之后的十几年里,伴随着国内MMO潮流的兴起,大部分涌现出来的金庸IP游戏都是网游。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玩家们开始将精力放在了制作《金庸群侠传》的MOD改版上。
而其中最著名的改版,想必应该是《苍龙逐日》了。
它新增了大量队友,并将原本《金庸群侠传》里寻找十二天书的流程大幅强化,不仅扩充了内容,还为大部分线路都加入了正邪两条分歧。而武功的打击范围也都变得更加系统化,一些原版中过于难绷的武功,像玄铁剑法、胡家刀法,都在《苍龙逐日》里终于变得像那么回事了。
当然,它也有一些奇怪的设计,比如把内功全部都改成了外放的AOE招式。
所以以前不咋看金庸的我,经常会这样问熟读武侠小说的舅舅:
“小无相功和玉女素心剑法谁更厉害?”
舅舅一时语塞。
《苍龙逐日》也有一些优秀的衍生版本,比如半即时称号的《苍炎》版
不过在今天,我们已经能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武侠游戏了。
比如河洛的《侠客风云传》系列,或是甲山林的《天命奇御》系列(老实说,《归途》与手游《远征》还是让我对这个系列的续作产生了一丝担忧)。而还未发售的《古龙风云录》和《活侠传》也让我颇为期待。
虽然游戏槽点颇多,但《活侠传》的文案还是值得让人期待
那么你最喜欢哪款武侠游戏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自己的看法。
点击关注游民星空,我们想和你聊聊电子游戏和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