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性率持续上升!上海不少二三刷患者️→见输液室这情景,医生急了!


最近
合胞病毒
引起不少孩子反复发烧、咳嗽
(点击下图回顾↓)

甚至有孩子引发呼吸衰竭
进了PICU

不仅是合胞病毒
这个秋冬季
包括支原体肺炎、新冠、甲流、乙流
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疾病
轮流刷屏
不仅是儿童感染备受关注
(点击图片回顾详情↓)

也有成年人
旅游回来后“中招”的
(点击图片回顾详情↓)

这几天
多条关于“发烧”“呼吸道疾病”的新闻
又再度频频登上热搜




流行高峰期提前到来注意佩戴口罩,接种疫苗!
11月23日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网站发布了
2023年第46周第779期
中国流感监测周报
监测数据显示
↓↓↓
2023年第46周(2023年11月13日-2023年11月19日),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A(H3N2)亚型为主,其次为B(Victoria)系。全国报告205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流行病学首席专家王全意介绍,目前流感处于流行期,较往年有所提前,预示着今年的流行高峰也将早于往年到来。
“感染过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人还有可能感染其他种类,出现混合感染、先后感染,不要放松警惕。”王全意特别提示,在防护呼吸道传染病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多病共防。
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等感染风险较高场所;
乘坐交通工具或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时要科学佩戴口罩;
同时,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尤其要做好防护。
另外,目前流感的主要流行株为甲型H3N2亚型,根据测序分析,该亚型与疫苗匹配程度较好,接种疫苗能够提供较好的保护效果。王全意呼吁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基础病患者的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疫苗,做好防护。

呼吸道传染病高发
上海有所回落
11月23日,记者走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受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秋冬季常见病菌的共同影响,过去的两个月,申城各家儿童专科医院以及综合医院的儿科持续爆棚。
近日以来,虽然就诊数据有所回落,但专家特别提醒,今冬上呼吸道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挂号窗口有序
“二刷三刷”患儿并不少
就诊呈“潮汐式”
门诊诊室前,不乏焦心的父母不时站起身询问情况,但预检台护士告诉记者,近两周以来,白天就诊人数已较之前下降,临近下班、放学的时间,又会出现“潮汐式”的高峰。
23日上午,门急诊办公室副主任邬宇芬在门诊支援,“把全部的患儿接诊完,一看时间,已经下午两点了。”为应对近期的就诊高峰,儿中心开出了近30个诊室,将发热门诊、普通门诊与急诊统筹考虑。
输液患儿仍不少
邬宇芬医生向就诊患儿的家长耐心解释,“肺炎支原体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而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不用太担心,哪怕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肺炎,也并不难治疗,只是肺炎支原体感染产生的免疫力保持时间较短,易感人群容易出现反复感染。”
“二刷”、甚至“三刷”儿科的患儿
近期并不少
这是蒋女士两个月内
第二次带着儿子来就诊了
在“升级版”检验套餐中,蒋女士弄清了这次的“罪魁祸首”:副流感病毒PIV-1。医生表示,近期临床上出现各种病毒的叠加,除了大众比较熟悉的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外,还有腺病毒、鼻病毒等。
“为了提高就诊效率,我们开通了诊前检验的服务,家长通过互联网医院、患者服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就可以预约开单,到院后,也可以在排队就诊期间先做检查,带着报告单问诊。”

近7成感染
为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
邬宇芬医生介绍,从10月开始,医院特别对支原体RNA阳性检出率进行了统计:10月从20%、30%,曾一度增加至约50%。“不过,从11月中旬开始,也就是上周起,肺炎支原体感染已经有了下降趋势,目前的支原体RNA阳性率占约30%。”
而与此同时,流感从上周起迎来了增长趋势,目前甲流病毒阳性率约占40%,“检验科与发热门诊、门急诊每周进行动态调整,会根据就诊的普遍情况优先开具检查项目。”
究竟为何今年的呼吸道感染病例
如此之多?
医生解释,主要有几大原因,“病毒的流行都有‘大小年’之分,比如流感病毒、合胞病毒一般都是天冷之后才会出现高峰,但今年3月、4月的时候,已经流行过一次,这样一年出现两个流行季的情况比较罕见。”其次,随着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往像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等并不会特意检查,如今也有了一定的检出率。“另外,前几年大家的防护意识比较好,体内的病毒抗体也少了。”
门诊压力大,输液、住院的压力同样不小。据悉,儿中心近期以来最高峰的日输液量达到约1500人次,目前回落了三分之一。
当然,病毒并非只对孩子产生影响,在连轴转、高负荷的工作中,也有一部分医护人员感染、发烧,“对于已经生病的同事,医院尽量保证其休息,同时为在岗员工准备了VC泡腾片、营养加餐、润喉糖等,提供尽可能的帮助和关爱。”
医护人员连轴转为患儿治疗
在专家看来
生病后,及时治疗和充分休息
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在病房、输液室都看见不少孩子还在写功课,也有不少家长在就诊时表达了焦虑,怕持续的病程会影响读书。”邬宇芬坦言,“学习不急于一时,让孩子无后顾之忧先把身体养好更重要。”
为此,她向家长们提出建议:“以肺炎支原体为例,75%酒精、含氯消毒液都可即刻杀死病毒,在家中还是应做好清洁消毒;同时,告诉孩子在人员密集场所要戴口罩、勤洗手,如果家中已经出现人员感染,应适当隔离,尤其对老、小等重点人群做好保护。”
最后她特别提到,近期网上出现不少“这一轮肺炎中孩子得了白肺”的声音,其实是一种误解。根据临床数据,无论是肺炎支原体肺炎、流感病毒感染等,患儿预后都比较好,近期重症率并未上升,也无因此死亡的病例,家长无需过度恐慌。
儿童专科医院就诊量激增国家卫健委回应
“究竟孩子出现哪些情况
一定要去医院就医?”
“孩子发烧需要静脉注射吗”
……
针对近期家长担心的
儿童呼吸道疾病感染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
也给出了解答
(滑动滚轴查看↓↓↓)
孩子出现哪些情况一定要去医院就医?
根据专家建议,孩子出现超高热或持续发热超过三天、频繁咳嗽影响正常生活、精神状态不好甚至出现嗜睡、呼吸频率增快或呼吸困难、频繁呕吐、皮疹、头痛或抽搐等,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流感还是支原体,家长如何判断?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一科主任医师秦强介绍,支原体肺炎高峰发病年龄一般是五岁以上或学龄期的儿童。一旦感染以后会出现明显的高热,伴有刺激性的干咳,医生查体往往听不到典型的干啰音、湿啰音等呼吸道的体征,如果这类孩子发热超过5天以上,经过前期治疗效果不好,拍胸片时会发现肺部有一块病变。
目前主要流行的流感病毒感染,早期症状是突然的高热,往往伴有全身的症状。一些年龄较大的儿童会说头痛或肌肉关节酸痛,年龄小的孩子可能不太会表达,通常表现是精神状态跟以往不一样。小婴儿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不好好吃奶、甚至少动等。
细菌感染初期没什么特别特征,但体温会有一个缓慢的上升过程。感染到一定程度,体温很难控制,一般的退热药难以降到正常,细菌感染是一种消耗性疾病。
另外,腺病毒、鼻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毒,也是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病原体,这些病毒感染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以观察病情变化和对症治疗为主。
孩子发烧需要静脉注射吗?
病毒感染的病程一般为3-5天,这类病毒性感染的疾病绝大部分不需要静脉输液。
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赵成松介绍,“家长们一定要注意,不是所有的呼吸道感染的孩子都需要输液,比如,流感通过药物治疗即可,且治理流感的药物是非常可及的。家长可以去家附近有儿科资质的社区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就医,不需要太过焦虑。”
儿科专家:互联网医疗更便利
赵成松表示,互联网诊疗是对线下医疗的很好补充,尤其是晚间,上班族可以利用下班后的时间陪孩子在线上问诊,可以大大提高就诊效率。赵成松说,“比如,孩子如果吃药可见好转,已经在就近医院做过检查、化验的,想继续开一些儿童医院的自制药剂,这些都是可以通过互联网医院就诊的。不建议家长一发烧就来儿童医院和儿研所,呼吸道病菌易在人员集中密闭的环境中产生交叉感染,越是人员集中且密闭的空间,越容易交叉感染。”
来源:新华社、北京青年报、中国国家流感中心网站、上观新闻(作者:黄杨子)、东方网等
编辑:李丽洁  (新闻坊)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