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劝一个人,经常说:“时间是治愈伤痛的最好良药,一切都会过去。”
可是,有些事情造成的伤,一辈子都没法过去。
最近重温了豆瓣一部高分“致郁”片《海边的曼彻斯特》。
主人公Lee是一个维修工,修水管、通马桶,什么都做。他完成一项又一项无聊的工作,像个无头无脑的机器人。
他孤独地走路,极少言语,魂不守舍,像个行尸走肉,连接到亲哥哥去世的电话,也没有什么表情。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他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但接着看下去,当Lee过去曾遭遇的痛苦被一层层揭开,他的冷漠反而让人觉得心疼不已。
“我失去了表情,
整个人消失不见”
多年以前,他也曾有体面的工作,有一栋虽小但温馨的公寓,里面住着心爱的妻子和3个孩子。
然而,所有幸福因为一个小小意外毁于一旦。
这天晚上,他和朋友喝嗨了,因为酒喝完要出去买,但他不能开车,只能步行40分钟出去。出门前怕家里的孩子冷,在壁炉添了木材,坏就坏在他忘了盖上防火板。
等买完酒回家,家里已经变成一片火海,妻子下楼求救晕倒被消防员救出,两个孩子永远地留在了里面。
在警察局,他用低沉的语气告诉警察事实,希望能判自己死刑,至少能换良心上的安宁。但警察只是说:“不要担心,忘记盖防火板不是什么重罪。”
他被警察释放了,但他没有释放自己。
那场意外变成一个永久的烙印,深深烙在他的人格,变成一个陈旧的伤疤。他离开了故乡,也开始了新生活,但他知道自己从未真正好过。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人格伤疤”。指的是过往的一些痛苦经历,会给人留下认知、情感、行为,或者生理上的明显改变,而这些改变又会使得这些人即便被治愈,也比从未受创过的人群更容易再次受伤。
他变得木讷,是因为他故意封冻了情感,他得知哥哥的死讯时毫无心理波澜,看到哥哥的尸体也一样,和侄子相处,仍然无动于衷,他处于世界其中又一直超然世外,不是超脱,而是疏离,他放逐自己,把世界关在了门外。
时间是药物,有时它可以治愈伤痛,但有时会让人沉溺其中。人们依赖时间洗刷掉所有记忆,但最终发现只是对逃避成瘾,想忘掉的一切却依然坚固,并且在某个无法预料的时刻轰然袭来。
就像Lee,一直强迫自己遗忘过去的伤痛,可在回去处理哥哥后事时,遇到了前妻。前妻对他道歉,后悔自己当年被悲伤冲昏头脑,说了许多伤害他的话,却忘了他也濒临崩溃。
她非常后悔,想祈求Lee的原谅,而他却只是颤抖着摇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就匆匆逃走。
我们接受的大部分教育,总在说应该勇敢面对人生,面对曾经的挫折和伤痛。但事实上,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和Lee一样,因为遭遇过创痛而留下了人格伤疤,变得脆弱、敏感、痛苦,却对它无能为力:
因为霸凌而变得“内向”并非真的内向,只是失去了对人的信任,不愿与外界接触;
因为被抛弃而变得谨小慎微并非为人谨慎,只是担心自己做错事就会再被丢下;
因为在感情中被辜负而抗拒付出,也并非性格自私,只是不敢不计较后果地投入一段感情……
在这些回避伤害的过程中,外界的信息很容易被我们视为潜在威胁,甚至可能在伤害未实际发生前,就已经感到受伤。
这样的我们,该如何自救?
你的潜意识里,
藏着怎样的人格伤疤?
触碰伤疤,最难的一件事就是“看见”。
“人格伤疤”就像伤口上的一粒细小沙子,已经长进了愈合的肉里,可一碰还是隐隐作痛。
我们的自我保护机制,会引导我们避开这个伤口,久而久之演变成习惯性回避伤害的人格特质。
越怕受伤,越敏感,越容易受伤,然后陷入死循环。
打破负面循环的第一步,需要我们停下来看看自己,内心深处是不是曾经受过伤,没有好好被疗愈?
如果你觉得害怕,不敢触碰伤口,没关系,你可以尝试借助一些心理学工具,让心理学带领你,逐步深入内心,温柔疗愈自己。
为了帮你发现“人格伤疤”,壹心理专业研发团队集体研发出「人格伤疤测试」,将:
从情感分离、个性压制、成就无能等6种适应不良图式出发,剖析你的人格伤疤、潜在的形成原因以及影响;
并为你提供可操作性建议,帮助你学会接受伤疤、与其共存,进而疗愈身心,找回自我的舒适区。
你还有一次优惠选购测评报告解读的机会,如果你:
想根据自己的个人经历,得到个性化的结果分析
内心有困惑与矛盾,希望有专业老师为你深入解答
想要制定属于自己的针对性成长方案
你可以勾选测评报告解读服务,我们为你推荐匹配你的、擅长该领域的优质咨询师,老师会根据你的报告,1对1定位你困惑的点,并为你规划长远应对问题的预案,提供个人定制的提升改善建议。
心理咨询师1V1专业咨询
50分钟线上咨询
(语音或视频可选,隐私保障)
👇进入测试即可勾选解读服务
-人格伤疤测试-
▼
测试题:31题丨测试报告:11页
↑点击 按钮 马上参与测试↑
▌你将获得什么 ▌
「以下展示报告部分内容」
壹心理 · 专业测试 | 倾诉 | 冥想 | 咨询
有心事,别自己一个人扛
来壹心理APP,4000万人在这里
疗愈自己,获得心灵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