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明7)元朝改革失败原因:指望统治阶级革自己的命,不如信母猪会上树


为了方便理解元朝后期的经济结构,我找出关于西藏解放前的资料:
17世纪时候西藏,30.9%土地为封建地方政府占有,29.6%为贵族占有,39.5%为寺院和上层僧侣占有。宗教上层和寺庙势力庞大,既是西藏的主要政治统治者,也是最大的农奴主之一,拥有众多的政治、经济特权,支配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占西藏人口90%左右的“差巴”(领种份地,向农奴主支差役的人)、“堆穷”(意为冒烟的小户)是农奴,他们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靠耕种份地维持生计。估计朱元璋们的日子也就这样。
发展到后期,元朝很多贵族都笃信密宗,经济状况也跟解放前的西藏十分类似。
一、元顺帝治国的逻辑闭环
1340年,20岁的元顺帝终于掌权了,随后他将26岁的脱脱任命为中书省右丞,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看到了之前的皇帝和大臣们就像田里的麦子,每隔三五年就被收割一茬,这两个年轻人决定使用汉法来治国。
一些蒙古的顽固派也想阻挡,但当时政府财政也快破产,地方上也不断有人起事,改革已经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
元顺帝在同年开设宣文阁,招收了以理学名家苏天爵为首的汉法派士大夫,并以之为改革的策源地。
元顺帝和脱脱做的第一件大事即实行科举,在当次考试录取了七十八人为官,其中既有蒙古人和色目人,也有汉人。
当然,南人作为元朝实际上的四等人,在科举上不可能平等。蒙古人和回回们考中后分配的都是中央的御史之类前途远大的官员,汉族考中了大多是担任下级官吏或者充当教职,比如刘伯温就被分配到浙江搞教育去了。但即便如此,好歹汉人中优秀者也可以入仕了。
元顺帝和脱脱还开设了国子监,即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收拢天下地主和贵族家孩子来学习汉文化。元顺帝将国子学和科举紧密联系,给了国子学的学生优惠政策。
为了推广汉学,元顺帝不仅招揽天下名儒给自己和太子传道受业解惑,还鼓励满朝文物一起学那些东西,为了让蒙古人看懂之乎者也,他让人把《资治通鉴》、《贞观政要》等经典翻译过来给蒙古猛汉们读。
任何一个正统王朝,成立后头一件大事就是修史。因为修史可以控制历史的解释权,用一本名叫《1984》的反动书刊里的话来解释:“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
比如司马家的晋朝建立后,马上让陈寿写了三国志,宋朝建立后让欧阳修修了唐书,明朝成立后朱元璋马上让宋濂修了元史。
元朝虽然很早就说过要修史书,但直到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这里才又开始干这件事。看来之前元朝的皇帝和权臣们都在忙着杀自己人,没空推动这个事,更对汉文化毫无在意。
修史有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就和《三国志》里魏蜀吴三国,宋、辽、金,究竟谁是正统?元朝廷里各个民族人都有,争得喋喋不休。
元顺帝说这还不简单:宋史里就以宋为正统,辽史里就以辽为正统,金史里就以金为正统....,于是,不同于《三国志》,元朝修了《宋史》、《辽史》和《金史》三本。
在元顺帝和脱脱的带动下,元朝上下掀起了学习汉文化,总结历史教训,走向新征程的伟大高潮。
用汉文化对满朝文武洗脑后,元顺帝觉得大家应该都是君子了。然后他就开始制定法律,让这些君子们遵纪守法。
蒙古猛汉们之前的统治一直是粗枝大叶,就忽必烈在刚进中原时以金的满族猛汉们瞎编的《泰和律》为蓝本弄出来本法律书,后来两个短命皇帝又攒出来巩固特权的律法,之后几十年没修订过。元顺帝找了一帮文化人搞出来《至正条格》,用来完善法令,缓和阶级和民族对立。
元顺帝认为,官场不总是君子,肯定有不合格的,聪明的元顺帝采取了三条措施来预防:
1、巡查工作常态化,即建立纪律部门巡行监察地方官员机制,肃政廉访司官“岁以八月终出巡,次年四月中还司”。
2、官员考核机制明确化, 定下了“户口增、田野辟、词讼简、盗贼息、赋役均、常平仓得 法”六条标准。
3、中央对地方的抽查规模化。派遣钦差大臣巡游四方。
通过汉文化学习提高了官员素质,通过科举引入了新鲜血液,通过定律法来进行了法制建设,再打掉个别官场蠹虫,整个逻辑实现闭环了。perfect,完美!
二、缘木求鱼的政治改革
一套组合拳下来,元顺帝得到了汉族地主们的交口称赞。宋濂回忆起那个时代,说是“天光 下临,衣被万物,声教所及,罔闻朔南,呜呼盛哉!”
但元顺帝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为啥?
因为他其实只是被那帮地主阶级的儒家分子忽悠瘸了。蒙古那套治理国家不行,但儒家那套也不行啊。
儒家的核心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把父子关系放大到君臣上,人民叫子民,君王叫君父,因为儿子服从父亲是无条件的,从而在法理上为政策树立合法性。
这套东西,在王朝初期还能用一用,但王朝末期谁见过这套东西管用?每个王朝末期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没地吃不饱饭,谁还信你那套君父?
而掌握儒家解释权的那些理论权威们,不就是地主呢?让地主自己反自己么?
灭亡元朝的朱元璋们都是被地主兼并后形成的失地农民,元顺帝却想依靠地主去挽救因土地兼并而岌岌可危的王朝,这不就是一个笑话么?
元朝朝廷其实向农村收的税并不多,不到土地收入的5%。但地主给农民收的地租却很高,占农民50%的收入,再加上其他的费用,农民所剩无几,于是一有个天灾人祸,朱元璋们就要全家死光光。
因为“四海无闲田”,所以土地是稀缺资源,农民不缺。于是只能“农夫犹饿死”。
在儒家的忽悠下,元顺帝也会搞一些减税,但好处全落到地主手里,朱元璋陈友谅们还是照样饿死。
另外,元朝皇帝每年还要给宗教势力赏赐很多土地和钱给自己祈福,并通过宗教来麻痹底层群众。
三、元朝的货币政策:印钞票,印钞票,印钞票!
1344年,脱脱辞去相位,官方原因是身体不好,但之后几年脱脱过得很惨。他父亲被流放到甘肃,他也随行。之后他父亲又被流放到西域,然后又被调回甘肃,很快就被折腾死了。
其实元顺帝是个下手很狠的人,不然他如何成为元朝坐皇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37年间,仅仅一品以上的官员就杀死了500多名。有威胁的人他下手从不犹豫。
1345年,改革进行了五年。元顺帝受到满朝上下的交口称赞,说那个时代是“千载一时”,号称有骨气的儒家们把元顺帝夸成了一朵花。
同年,元顺帝派钦差巡查四方,收到的反馈是天下大治,即使有个别贪腐分子,也只是疥癣之疾。
没想到这时一个江西儒生给他上书了本民间“诗集”,记录了民间关于巡查钦差的歌谣,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我摘录一二:
1、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
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奉使即钦差)
2、九重丹诏颁恩至,万两黄金奉使回。
3、官吏黑漆皮灯笼,奉使来时添三重。
这个上书,还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钦差与地方官僚上下勾结、贪赃枉法的种种劣。
元顺帝顾不上震惊,他还碰到一个更大的困难:没钱了!给王爷们的那些赏赐甚至都要拿银钞糊弄了。
不得已,他召回了脱脱,想办法搞钱,于是脱脱复相。
跟宋朝用交子一样,元朝也自己印钱。最开始元朝银钞是有准备金的,持有银钞可以找政府兑换等值银子。
但没有约束的政府花钱没止境,这些压箱底的储备银也被花出去了。
元政府的一大开销是战争。类似纳粹,一个习惯了战争好处的政府会不停发动战争。有了战争,皇帝不仅可以借此掌握更多社会资源,而且打赢了可以抢劫分钱。就算失败了,死的大多数也是从南宋、金等战败国收编的军人,这些人都是怀念前朝的社会不安定分子。
几十年间,元朝打越南打了三次,全败;打日本两次,全败;跨海去打印度尼西亚,也败;后来打了缅甸,赢了,建立了个缅中行省。但缅甸那地方太穷,没几天这个行省又撤销了,恢复了部落自治。打仗非常花钱,比如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忽必烈为了应付草原上海都等王爷的叛乱,花了50万锭白银,大概相当于中原王朝10年的收入。
元政府印了大量的银钞,它不让民间交易用贵金属,只准兑换自己的银钞,从而搜刮钱财。由于印钞过多,导致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元钞飞速贬值)
面临这个问题,脱脱能有什么办法呢?他的知识体系无非是孔夫子两千年前提出的那套东西和草原肌肉猛汉们的生存智慧,但孔子当年也没见过钞票啊。
别说脱脱是“再世诸葛”了,就算真正的诸葛亮来了,加上什么萧何、伊尹、姜子牙、张九龄、张居正等历史上一堆贤相给脱脱打下手,碰到这问题也无解。
要解决脱脱的困难,还需要经过600年经济学理论发展,直到英吉利岛夷凯恩斯发明货币需求理论,才能应付一二。
但脱脱只能硬着头皮,赶鸭子上架。
政府没钱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无非开源头+节流。节流需要节约开支,本来元政府就没合法性,你敢减少给底下的地方实力派的赏赐,第二天人家就敢政变。能节流的只能是节自己了,皇帝也如脱脱所愿,把自己的绸鞋子换成了布鞋,但敢缩减皇帝身边妃子的开支第二天枕头风就开始吹了。节流这条路行不通。
那就只有开源。地方官都是蒙古人,忙着喝酒,指望这些酒蒙子提高行政效率发展地方经济是不可能的。你要敢多收税,通过地方政府一运作,有钱人是不用多交钱的,税收最终会落到社会底层身上,然后就有人开始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摆在脱脱面前的只剩下一条路:接着印钱啊!
于是脱脱变着花样开始引钱,将自己所有聪明智慧用在将新一代纸钞设计的更美观大方上,印制了新一代“至正宝钞”来代替之前皇帝发行的宝钞。
可就算新一代钞票设计的再漂亮,社会上钞票多了也会通货膨胀,超发货币的本质只是元政府借此来掠夺社会财富。没过多久,整个社会的经济就崩溃了,货币大幅度贬值,农民们原来100块钱可以买1头牛,现在只能买一个鸡蛋。

(700年后,津巴布韦的货币政策也这么玩)
元政府至此失去了所有民意。
历史给元顺帝留了10年时间,1351年,明教和白莲教双教头目韩山童发动高喊“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在安徽阜阳发动起义。
四、想说的话
之前知乎有人问,如果转生到崇祯身上,如何才能扭转败局?一个获赞很多的回答建议,马上逃出京城,参加农民起义。
崇祯依附的那个贵族和地主的阶级已经烂了。李自成要打进来了,崇祯为了筹措军费对满朝文武进行募捐,结果一个个哭起了穷来,都穿着打着补丁的官袍,就差提溜着一只破碗上街了。满打满算筹了20万两白银,按照当时的粮价跟现在对比,折合2亿人民币。
之后李自成打进来,从这些人手里搜刮了7000万两白银。折合700亿人民币。
明末的问题可以解决,但绝不是崇祯所在的那个集团可以解决。
元顺帝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但绝不是那个分四等人、头等蒙古人每天忙着喝酒和杀蒙古自己人的集团可以解决。
元顺帝意识到以少数蒙古人凌驾百倍人口的汉人上绝不可行,因此他希望能吸纳汉族的地主精英进入政权。可问题是,最后反的却是汉族底层。蒙古人因为数量少,对汉族底层压迫并不严重,压迫汉族底层严重的正是这些地主精英。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元朝把人分为四等,并没有明文记载,但实践中司法、科举等是如此执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