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乌克兰(一)


   《东欧拾零》之十五
     惜别白俄罗斯司机        东欧大国乌克兰     彼切尔洞窟修道院    今天起了个大早,因为要乘坐早7:00的航班飞乌克兰首都基辅。    一向守时的司机早早地就来了。他是个白俄罗斯人,高个子,有涵养、非常敬业,从我们这个团出境的第一天到现在整整9天了都是这个司机为我们开车服务。他每天都提前到,站在大巴前,看到我们拉着行李箱出酒店就赶忙迎上来帮提行李,若男女团友同时出现,他必先帮女的。出国旅游,时间都安排得非常紧,通常都是一天换一个住地,很少有两天住一个酒店的。而行李箱都放在大巴下部,所以司机特别辛苦。第一天,我们见他搬行李时要低头深弯腰探身进车厢排放行李,就上前帮忙,被他微笑着硬生生地把行李抢去,不让我们动手。车上行李堆差不多了,他再把余下的行李提到车门口,然后弯腰钻进车厢,把里边的行李排整齐,再下来把地上的行李一个个排进去。就这样,他每天为我们把行李箱搬上搬下,从不假手我们。再后来,甚至都会认得我们每个人的行李。每到住地,他总是等我们房卡都拿到手后,才跟导游一起去吃饭,饭后马上就去休息。如果路途太远,他都按规定每开两个小时,休息10分钟,保证安全。他每天工作时总是衣冠楚楚,一定是正装整洁打领带,绝对守时守规,虽然语言不通,但总是亲切微笑,离别时团友黄华用“有道翻译”给他写了一段话,以表达我们的敬佩和感激,他给了黄华一个熊抱,因为太突然,大家都没抓拍到,深感遗憾。孟团长和黄华的挚友包海兰一路直唸叨。好在我们几个男同胞纷纷上前拥抱作别,还留下几张珍贵的照片。最后,大家蜂拥而上跟他合影,留下了珍贵的集体照。所有的团友都说,他是我们旅行中遇过的最好的一个司机,一个让人敬重的司机。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白俄罗斯司机在工作  黄 华 摄

               团友黄 华供图

  与受人敬重的司机告别 孟志圣摄

   团友们与司机合影  孟志圣 摄
    告别了华沙,惜别了司机,我们飞赴乌克兰首都基辅。    乌克兰是东欧大国,人口4千多万,国土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面积最大的国家。乌克兰还是欧洲的粮仓,是世界粮食出口第三大国,仅次于美国、巴西。  乌克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油画、芭蕾、舞蹈和音乐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历史上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分分合合几百年,乌克兰曾是俄罗斯的发源地,后来在与波兰的战争中,乌克兰和俄罗斯结成联盟,其后又并入俄罗斯。二战后成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独立。其疆土东连俄罗斯、南接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欧盟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虽然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同属东斯拉夫人,血缘密切。由于历史上乌克兰长期被沙俄及前苏联统治,积怨很深,两国关系十分紧张。

  进入基辅时车上拍的街景 黄 华 摄
    第一天我们在基辅市内游览。出门前听来过基辅的朋友讲,基辅教堂林立,百步之内必有教堂。此话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基辅确实是一座被教堂包围的城市,从飞机上俯瞰,到处是圆球金顶的教堂。


   以上街头随手拍  黄 华 摄


    午饭后,我们先去参观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基辅彼切尔洞窟修道院。



   以上洞窟修道院    孟志圣 摄
    这个修道院曾是东欧宗教和文化中心,安葬着各个时代的名人与著名修道士。修道院内的洞窟始建于1051年,经历代不断修建而成。洞窟深达数千米,由二条洞穴组成,洞穴两壁各向里挖出高1米、长2米、深0.5米的浅穴,最早作为修道室,后来安葬各个时代的名人和著名修道士。早先只有11位对教堂有贡献的教士尸体被保存在洞穴内。由于洞穴内特殊的气候环境,这些尸体自然风干成木乃伊。木乃伊被认为是奇迹,是神的力量的体现,修道院因此声名远播。1240年蒙古入侵期间,洞窟教堂曾作为基辅市民的避难所。18世纪,沙皇在此囚禁政治犯。苏俄十月革命前,俄国及东欧国家的东正教教徒纷纷来此朝拜,许多知名人士在洞窟教堂隐居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后来修道院还把历代名人志士一百多人的尸体也保存在洞窟内,时间长了也都变成了木乃伊。如今,这个洞窟修道院已变成旅游打卡地。女士进入洞穴要围上修道院提供的长裙和头巾。

  女团友进入修道时换装 孟志圣 撮​



   以上修道院内景  孟志圣 摄
   洞穴里烛光昏暗,神圣又神秘,信徒们将脸贴在木乃伊玻璃棺木上祷告。虔诚得让你不敢打扰。(这里不让摄影)
   我们出来时还碰到一个虔诚的教徒,穿着一袭修道院的黑色的长袍,胸前挂一条带十字架项链,右手捧着手机,左手抓拢长袍的下襟,一边垂首专注地看着手机,一边向着修道院碎步前行,口中唸唸有词,似在学习。那神态让我想起藏民们匍匐前往拉萨朝拜布达拉宫的情景。只是,这里的教徒已经接受了当代文明。

    大凡真有信仰的人,不管信的是什么宗教,其虔诚之心态如出一辙。          2019年5月28日
         2022年4月修改
点文末右下角“在看“可以发表评论。点赞、  转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生命就像一把卷尺,谁都想尽量把它拉长。跟着我去旅游吧!​行走天下看世界,能走多远生命就有多长。
下周五预告:
 《东欧拾零》之十六
   难忘的乌克兰(二)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