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挖出“李世民叔叔”墓,墓中1071个字,揭秘唐太宗一家,一段秘密往事


1973年,陕西三原挖出一座李神通墓,墓里摆了一座神秘石龟,掀开龟壳下面竟刻了1071个字,揭示了唐太宗李世民家族千年前一段秘密过往。

 7月的一天,咸阳市三原县的村民李长有正在地里浇地,中午妻子过来给他送饭,两人边吃边聊,不知不觉时间过了很久。 可不知为何这块地还没浇到头,李长有拿起铁锹向地里走去,刚走到没几步,他就发现不远处一大块地消失了。 他跑近一看,自己家的地竟然陷了下去,地下赫然出现一个黑黑的深洞,他连忙喊来妻子拿来绳子,李长有系上绳子就跳到了洞里。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看不见尽头的走道,走道的两侧是石壁,上面好像还雕刻着图案,李长有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墓道。 洞里此时充满了水,李长有站在洞里不太敢挪步,他一边让妻子去把电闸关了,一边试探着往里走。 出于对未知的恐惧,他走了没几步就沿着绳子的方向退了回去,他爬回地面,刚好妻子也拉闸回来,两人一合计,赶紧将此事报告给了村里。 

很快当地文物局就派来了一支考古队,专家们立刻将坍塌的区域附近进行封锁,随后展开了抢救性发掘。 他们抽干了墓道里的水后,又对洞口进行扩大,当墓道出现在考古队员面前时,众人满脸震惊。 因为墓道两侧的壁画美轮美奂,有狩猎图、出行图、仪卫图等,充满了唐代生活文化气息。 一路走来,考古队员一共发现了5个天井,专家推测,这必定是个位高权重之人的墓葬,但到底会是谁呢?考古队员们十分好奇。 走到墓道的尽头,竟然是一道开着的石门,考古队员顿时心中凉了半截,这座古墓很有可能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 否则,这墓室的门怎么会是开着的,一行人看着恢弘大气的石门,叹了口气走了进去,刚一进去,专家们就迎面看到一个巨大的石龟。 众人来到石龟面前,虽然上面布满了灰尘,但是上面凹凸不平,灰尘好像掩盖着什么东西。 考古队员将灰尘拂去,龟背上16个大字让众人惊叹不已,上面镌刻着:大唐故司空公上柱国淮安靖王墓志铭!

 淮安靖王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李寿,字神通,此墓的主人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也就是李世民的叔叔。 公元617年,李神通得知堂兄李渊晋阳起兵,他跟随平阳公主割据鄠县响应。 唐朝建立后,他被授右翊卫大将军、淮安郡王,出任山东道安抚大使,攻伐夏王窦建德,但却兵败被俘,逃脱回朝。 虽然吃了败仗,李渊依旧重用他,之后他随军平定刘黑闼和徐圆朗,拜左武卫大将军。 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李神通素来与李世民关系友善,事发之前曾与李世民夜饮,并护送李世民返回府邸。 627年,李世民命李神通担任开府仪同三司,赐封食邑五百户,630年,李神通在长安去世,时年五十四岁,朝廷追赠他为司空,谥号靖。 怀揣着激动的心情,专家们试图寻找墓志铭的所在之处,之前出土的墓志铭大多以方形石刻为主,而李神通的龟形墓志铭,着实让考古队员们摸不到头脑。

经过一番探索后,他们发现石龟的龟壳是可以活动的,专家们小心翼翼开启龟甲,只见铭文共31行,共1071个字。在这篇墓志铭中描写到,李神通少年时就才华横溢,并且文武双全,长大后随明主李渊打天下,并助李渊夺得天下。 明明才干平庸却说他文武双全,明明在聊城和黎阳都打了败仗,却说他降服了宇文化及与窦建德。
明明在河北被刘黑闼杀得大败而归,却说他刘黑闼剿灭刘黑闼,平定河北叛乱。 古代人在写墓志铭时,都会对死者进行美化和歌功颂德,但都会以基本事实为依据。
最多也就是添油加醋一点,不可能无中生有,蓄意瞎编,但李寿的这篇墓志铭却突破了这个底线。

 但是回想到李神通效力李家两任君王,自己不但没有受到牵连,反而深受其用,死后还能被如此厚葬,此人肯定还是有一定“神通”的。 但他的神通绝不在于领兵打仗之上,而是跟对人,站对队伍,由此可见选择大于努力,时事造就英雄。
到顶部